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一个探索世界的孤独者
userphoto

2023.09.09 河南

关注

也的新书

Information

 也好书评 

Today's specials

这也不错

Recommend

书评·第1期 -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上市后获得了读者非常多的好评,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3分(实时更新:现在是9.2)。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翻开这本书,我们也收到了来自网络和周围朋友的各种反馈。或是读完书后兴致勃勃的一条留言,或是被某些片段感动时随手的一个标记……我们因每一个“想读”而喜悦,为每一个“在读”而期待,也由每一个“读过”后真情流露的话语而欣慰。

今天分享一篇让编辑部印象深刻的书评,来自豆瓣读者“晓贾”。晓贾是一名人文地理学专业在读的学生,他是通过什么感受到人文地理学的魅力,又是如何看待这位学科开创者的?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面对下沉的世界,不知道怎么安抚焦灼的内心,那就看真诚的文字吧,相信你我能从中汲取力量。

...

《我是谁?》|书评分享
探索世界的孤独者

段义孚先生的自传《WHO AM I?An Autobiography of Emotion,Mind,and Spirit》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8。有一次我想找来看看,无奈国内买不到,也全无中译本。 上半年去广东参加地研联换届会,茶话的间隙,上海一家出版社在宣传新书。分发的小册子上刚好有段先生的这本。前不久,得知已然发售,便买回来翻阅。


倘若只看标题,这本书确实不像一本地理学读物(实际也不是)。中译名叫《我是谁?关于情感、思想和精神的自传》。似乎有点像心理学,或者哲学。我最先注意到的是这本书的封面,上面写着几条对段的解读:(1)出身名门的华裔学者;(2)文化上的异乡人;(3)洪堡式的感情生活;(4)荒原中的“无根之人”;(5)地理学界的“小王子”;(6)古希腊式的世界主义者这几条解读,很有味道!在我这个擅长联想的视角里,尤其如此。出身名门使我产生猎奇之心,异乡人和“无根之人”顿觉飘零之感,洪堡式的感情生活——我对此全然不知,心有好奇。而荒原、小王子、世界主义者,多少有些熟悉。(黑塞的《荒原狼》、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都还蛮喜欢)。 

段义孚成长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外交官。这让童年时期的他能频繁接触到世界性的事件和人物。与自己家庭关系颇深的三个人:段祺瑞、汪精卫和周恩来,可谓是20世纪的风云人物。他童年时还在中国,早年读到的很多故事都让其渴慕美好、真实、良善的事物。可是让人难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的了解越发深刻,失望和幻灭反而越积越高。用段的话说,社会现实里夹杂着太多的欲求,与其说是弱肉强食的,不如说是百无聊赖、索然无味、终虚所望的。 

段义孚一生没有结婚。在这样的视角下,他谈爱情、友谊、孤独,以及死亡。他在同事与恋人的微妙平衡中定义友谊。惺惺相惜的恋人,会盯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世界。过度倾向于共同的兴趣和利益,两个人则更像同事。而朋友,则在志同道合和惺惺相惜上保持某种平衡。 他写友谊,却不单单写欢乐和满足。他也写沉默和压抑,写恐惧和不安,写黑暗和鬼魅。我不清楚死亡的意象何以在青年时就纠缠上他?是因为颠沛流离,几经生死吗?或者飘泊异乡,无法融入社会?不过我确实也曾在别人(并不是老人)那里听过对于死亡的恐惧。个体间的人生命题是不同步的,有些相差甚远,可见一斑。

少年时期的段义孚与家人

段义孚是一个敏感的,偏女性化特征的男性。害羞、不爱交际、古怪的追求、压抑的社交需要,这是段义孚对自己的解读。这样的性格确实更易陷入孤独,甚至被孤立。注意力需要投放到某处,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便转向大自然、山水植物。

可是,令人唏嘘的是连植物都形成群体,都有社会性,它们之间也歧视,包容和排斥。那该怎么办呢?于是只好再往群体外退,索性退到沙漠,冰山,退到无机环境里。在书桌上,无机的玻璃篆刻成一个苹果,当傍晚时分的阳光照在上面,它就会变成一个光球,五彩缤纷,绚烂夺目。开始醉心于它的美丽,一次次地想到:上帝创造的一切并非都是激情和斗争,并非都是为了最终的朽坏或腐烂。精神于是在这里生根。 

段义孚的眼中,沙漠是有着非凡的魅力的。不仅仅是因为它清晰的轮廓和方向感,还在于它的荒芜,它的空缺,能让人把性爱、死亡这些元素从生命中暂时抹除。相反,热带雨林有令人感到窒息的生长、繁衍和挣扎,腐烂的气息逼人心魄,它带着辛辣的性欲渗进意识里。热带雨林何以让人逼近死亡呢?段义孚的回答是,死亡,意味着个体的消亡,再次融入没有差异的整体之中。热带雨林凭着过剩的生命力拒绝个体的存有。在那一团生命里,没有植物、动物或个人是独立存在、显眼夺目的。但在沙漠里,每个生命都与别的生命有着空间上的分离,个体也能因其自身而感到自豪起来。 

段义孚写过一本《恋地情结》,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段笔下的“地方”,是带着色彩的。这个色彩,以联想和共情尤为突出。他说“一个地方带来光环的记忆不一定来自当事者本人的、独一无二的过去。它可以牵连出其他时间和地点、为其他人所知的奇妙时刻。”在无眠的夜晚,看着天窗洒下的月光,找到宁静——几乎和睡眠一样的宁静。下雨的时候,雨点敲打窗玻璃,母亲在哄孩子入睡。这些关于地方的感觉,在人类世界是如此地相通,几乎在任何情境下被察觉。




提一个问题: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是否可以不需要亲密对象?或者替代品呢?养一只猫或者一只狗?段的回答是:既然放弃了真实的亲密关系——这个能带来最大风险和回报的东西,为什么还去退而求其次呢?没有软玉温香可以揽入怀中,所以将就着去摸摸狗?那么自尊心又将放在何处呢?再者,这难道不算伤害狗的感情吗?岂有此理!
 
段义孚笔下的孤独,更显凄凉。段与友人哈里斯一家野外考察,那位旧时的亲密好友(那时未结婚,彼时已结婚),毫无缘由地从后来传来一声鸣笛,超车到他的前面。距离越拉越大,不久,眼前便只剩下扬起的尘土。到最后,尘土也看不见,便陷入一片孤独的阴影里……“我觉得这一切很荒诞,我到底是在做什么呢?开车追一个坐在轿车里的年轻家庭?可是我又有什么理由呢?”

相似的还有另一件小事。有一次半夜,段义孚独自在内布拉斯加州疏落的景观里开车。在不宽的高速公路上,前面还有一辆车与其同行。段对自己的驾驶技术信心不足,尤其是在黑夜里。所以,自然感激前面那辆车的尾灯,一直给予引导。然而不久后,前行的车礼貌地转弯分别,这是令人遗憾的。往后的路,就只剩下独自一人了,只剩下自己的车前灯来引路了。这灯光只能照亮很短的一段路,而这路,在更远之处,则被吞没在了重重的黑暗里…… 

孤独啊,孤独啊,到处都是孤独。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段义孚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生活在校园里。他对偏见、天赋、平等也做了一番讨论。大学校园孕育着五花八门的思想,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在此开展。人们就少数族裔、女性主义、同性恋展开讨论。诚然,一些偏见的摒弃正在成为可能,但是另外的偏见则显得更加根深蒂固。比如,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去喜爱生机活力,厌恶软弱无力;喜爱勇往直前,厌恶胆小怕事;喜爱聪明伶俐,厌恶愚笨无知;喜爱美丽高洁,厌恶丑陋粗俗。这些不均衡的对子,附加着精神和道德上的价值。这难道不也是偏见吗?生机和活力多少带些先天的缘故,勇往直前可能出于愚蠢和无知,善良的人并不一定聪明伶俐,美丽高洁跟遗传和出身多有关系。
 
后天的不平等尚且可以争取,如果这些差异是与生俱来的,那该怎么办呢?生理上的不平等,怎么来争取呢?就外貌而言,那些长得漂亮伶俐的孩子们每天都能得到更多的微笑、点头和赞许。他们不仅得到了天赐的馈赠,还得到了社会的馈赠。而相反,丑陋的外貌不仅是一种负担,还会给人一种邪恶的印象。这简直太不公平了,但却又是命中注定的。除了外貌以外,人们的天资上也同样不平等。就学业而言,有一些从来不缺席的学生,认真听课,努力完成每次作业,但到最后只能拿个及格成绩。他们一定纳闷:“我要怎么做才能得优秀呢?”可是这该怎么办呢?对他们说实话是很残忍的,比方说:“你应该投胎到更聪明的父母家里。”聪明学生的天资都超过了平庸学生付出的最大努力。对于这样的不平等,又该怎么办呢?起点的不平等,愈发造就更大的不平等。就像耶稣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再来谈谈美与丑,我们对此的态度是一贯的吗?对于丑的东西,我们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厌恶。丑陋的房屋和街道总会散发出死亡的气息,所以我们才想清除它们,或重建、美化它们。但是,倘若人类本身也变成了环境里的丑陋事物呢?我们又将如何改善自己?是否有必要改善自己?是否应该以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姿态把时间和资源都花在我们视为外表的东西上面?别人的外貌有时会令我感到愉快,有时却会让我感到难受。这样一种态度的差异,难道不带着一种不平等的色彩吗?
……

行文至此,顿感疲惫。还是停笔为好,妙处还有很多,仅以此文为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您面对的是黑暗
鸟鸟聊外貌偏见,太真实了
书单太多,这一个就够了!BBC评出100年来最伟大儿童读物|合璧儿
甚至波伏瓦某次信中提到了一晚上十次
年轻人,会不会成功,看他的眉毛就知道了
书评家应该是怎样的人:《书评研究》读书笔记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