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路:那些文人的矜持与傲慢呀

前天,逛了南阳武侯祠,看了几幅对联,有些感慨。


我喜欢逛寺庙,像武侯祠这样的景点,比起寺庙,更有一个好处——它像一场大聚会,像盖茨比的派对,许多人都来了——说的不是游客,是题下匾联的人。每一处匾,一幅联,都有一重心机,一款曲衷。


秋雨丝丝,细如花针,仰面甚至能望见,雪花一样飘坠。没有多少游客。环伺的匾联,森森密布,却不喧嚣,每人只是简短两句话,几个字,里面的滋味,却是复杂隐晦的。


有个叫顾嘉蘅的人,曾经来过。他是道光年间进士。百度百科说,他的主要成就是“五任南阳知府”。这有点嘲弄了。就像介绍曾国藩,说他的成就是宅子很大、儿孙满堂。当然,曾国藩是大人物,而顾嘉蘅,虽然在当时当地,是个人物,但在历史长河中,终归一朵小浪花。浪花虽小,情感也是细腻复杂的。


在地方当一把手,有时候也很孤独。——背景跟别人不同,见地跟别人相异,别人是不太理解你的。欧阳修跑到滁州当太守,天天喝酒,前呼后拥,却说别人不懂他的快乐。文人心中的追求与怅触,未必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只好寄寓在诗文之中。于是顾嘉蘅来到卧龙岗,跟曾经待在这里的诸葛老兄聊聊。


顾嘉蘅最有名的对联,比他自己的名气大多了: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实在很无奈——他在武侯祠留下六幅对联,这幅水平是垫底的,却流传最广。就像今天十万加的文章。这不是他的初衷,但这就是生活。


道光丁未(1847)年,顾嘉蘅刚到南阳不久,秋日吉旦,他来到武侯祠,提笔蘸墨,写下一幅对联: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甫,可有遗音?


他说:诸葛孔明老兄啊,秋天了,我来这里看望你,你老兄年轻时,在这儿抱膝安居,能想到后来官做到那么大吗?你老兄晚年在成都种下桑树的时候,怕觉得这不是自己当初想要的生活吧?唉,老兄你当年在这卧龙岗上,唱一曲梁甫吟,没人跟你长歌相和吧?好了,不说了,我要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吧。


同样在这个秋天,顾嘉蘅又来了。这天他也许喝了点酒,有点桀骜不驯的意思了,他说: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敢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孤忠。


诸葛老兄,你是全才呀,打仗你在行,治国理政,你照样在行,他陈寿算什么人物,敢来臧否你?司马光虽然学问大,但他怎么能把曹魏当正统呢?不过,说白了,成王败寇,哪有什么正统不正统。朱熹力争蜀汉正统,也就是为表明老兄你的孤忠吧!


仍然是这个秋天,顾嘉蘅再次来了:


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江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

斯人超凤雏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这里绕了一大圈,说了很多装模作样的话,什么丹江西抱呀,白水东环呀,那都是幌子。真正想抒发的,不过最后一句:“何如亲见使君来”。


莘野币交,说的是伊尹,伊尹出身不好,父母都是奴隶,伊尹未出道时,在有莘国的田野上耕种,商汤三番五次请人送来玉帛马皮,与他结交。渭滨车载,说的是姜子牙,在渭水钓鱼,被周文王碰见,用豪车把他接走了。


顾嘉蘅说,莘野币交、渭滨车载,哪里比得上老兄你,亲眼看见使君来到自己门口!


读书人期冀被怎样地看重,就从这里流露出来了。一生的荣光,一切值得托付的因由,不过是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亲见使君来。


然而,顾嘉蘅并没有在仕途上走很远,他为宦的顶点,就是南阳知府。


光绪十四年,顾嘉蘅已经不在这里了,退休回了老家,三年之后,就去世了。这一年,有个山阴布衣,叫单家驹的,来到南阳卧龙岗,写下一幅对联:


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写完这二十个字,他落款道:“光绪十四年岁在戊子七月既望山阴布衣单家驹敬撰并书。”


落款有两个亮点,一是“布衣”,一是“敬撰”。


他说:诸葛老兄,布衣做到你这地步,不容易呀,有几个平头老百姓能名垂宇宙?就因为你老兄在这儿躬耕过,这里山川都生色了!


这位单先生,联中说“布衣有几”,又在落款中特地表明自己是布衣,是很有意思的。他说“敬撰”,然而这恭敬中,未必没有一丝傲气的。


单先生要流露自己不以布衣为意,不以陋室为碍。然而,难道他就不向往宇宙垂名、山川声色吗?


难道顾大人就不向往“莘野币交,渭滨车载”吗?


唉,读书人呀。读书人的矜持与傲慢呀。


许多年后,是中华民国二十一(1932)年,有个叫刘振华的军阀来了,留下一幅很豪迈的对联: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尼山,是孔子。邹峄,是孟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论语》的话,意思是,用我,老子就出来干,不用,老子就深藏功与名。“五百年必生名士”,是用《孟子》的话,原话叫,“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是说,从孔子孟子往后,到现在,是该出大才的时候了。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也是用《孟子》,原话叫,“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然而刘振华自己,却是个军阀,也是杀过不少人,搞过各种帮派斗争的。难道他杀的人里,没有一个无辜的吗?难道他的所作所为中,没有一件不义的吗?话往大了说,容易;人往好了做,却难。像顾嘉蘅,最终也是官场斗争,被免掉的。倒不如单家驹做个布衣,洒脱自在了。


所有对联里,最让我触动的,是1872年,贝邱刘世勣留下的一幅。那是仲春时节,刘世勣时任南阳县令:


孙曹固一世雄也,何以吴宫魏殿转眼邱虚,怎若此茅屋半间,遥与磻溪而千古;

将相其先生志乎,讵知羽扇纶巾终身军旅,剩这些松涛满径,如闻梁父之长吟。


孙权曹操,也算是一世的英雄了,但你看那吴宫魏殿,转眼成了丘墟,而这陇上躬耕的半间茅屋,却与姜太公垂钓的磻溪遥遥相望,千古之下,还有人记得。出将入相,难道是先生的志趣吗?然而先生终其一世,还是在羽扇纶巾中,消磨了戎马生涯,只剩下满径的松涛,随风拂地,宛如当年梁甫的长吟。


好一个“将相其先生志乎”!如同“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说起来,都不把功名放在眼里,然而,很多东西,也说不清到底是不稀罕,还是得不到。也许是因为得不到,才不稀罕吧。也许是嘴上说不在乎,心里却念念不忘吧。


说“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却还是杀了不少人。说“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却不能不感慨“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唉,读书人呀。读书人的矜持与傲慢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乡县衙对联 南阳府衙对联 武侯祠对联 武侯祠对联
中华名胜对联·河南(8)南阳
河南南阳武侯祠导游词,导游词大全(3)
南阳民间传说之顾嘉蘅巧对对联
河南南阳武侯祠
曹芙嘉演唱一首《矜持》深入人心,令人陶醉不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