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哲学 | 论阿兰·巴迪欧艺术哲学的当代启示


阿兰·巴迪欧( Alain Badiou1937~)

法国著名哲学家,自卢克莱修以来极具唯物主义精神的哲学家之一,也是目前在世的极具影响力的激进知识分子之一。其代表作有《主体理论》、《存在与事件》、《元政治学概述》、《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哲学宣言》、《非美学手册》、《柏拉图的理想国》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真理危机;阿兰·巴迪欧;当代启示;非美学

一、解构vs重构

自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之后,特别是其主体性哲学进行现代以来最为彻底的批判与拆解,可谓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思想。故而不少学者,如沈语冰认为:“后现代主义有着一个鲜明的共通点,即思想资源皆导源于尼采。尼采开始了今天人们所说的后现代主义话语。尼采的这一转折带有根本性。”自此一切“神圣”皆可被打破,乃至戏谑,使得20世纪整个哲学都烙上了“克服形而上学”的印记,其中“解构”乃后现代主义的经典范式。一切的“主体”都面临着被解剖的危险,“物”与“艺术品”也无法分清,特别是艺术与哲学的边缘,在不断地相互争辩与冲击中,变得日益模糊,以至于人们会不解的问,是哲学剥夺了艺术还是艺术终结了哲学。

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阿瑟·邓托(Arthur Danto又译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中认为:“当人们已经懂得什么是艺术以及什么是艺术的意义的时候,艺术的历史舞台也就完结了,艺术家已经为哲学铺了路,而任务最终必须转移到哲学家手中的时刻到了。”而阿多诺则试图从“非同一性思维”或“否定的辩证法”等思路中厘出“艺术自主”及其“对抗性的统一”思想。即艺术是“是它和它所不是之物的关系而被定义”、“既从实际的艺术作品,又从事实出发。艺术只有通过它的与社会变动着的否定关系,才能被人理解。”这些看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笔者个人更欣赏阿兰·巴迪欧的艺术思想,对这个问题的应答。

其哲学更具“构建”的性质,正如艾士薇所言:“确切的说,巴迪欧是一位后现代之后的哲学家,他实现了对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超越,但与此同时又汲取了这两种哲学的精髓,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审视当今世界的事件,以及漂浮在空中的零星碎片,思考着宇宙的未来。”

笔者认为,关于巴迪欧的艺术思想,需要整观其哲学思想,而不能孤立、单纯的从其对艺术的阐释上去分析。巴迪欧呼吁分别重建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并认为重建哲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解缝”,其中“解除哲学与艺术(诗)的缝合”被其视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思想任务。传统西方哲学认为艺术是哲学反思的对象或客体,艺术中的真理需要哲学思辨来揭示,这是巴迪欧明确反对的。他认为艺术具有独立性,是作为第四种真理生产程序之一而存在。

巴迪欧对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的阐释方式颇具新意,与前贤有着诸多的不同,但是很明显也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巴迪欧的观点不能误解为是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当中阐释的“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与发生”的论点。

海氏认为,艺术作品与器具一样,都是被生产出来的,而“真理”是“自行设置入作品”。这就好比说艺术作品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空间,等待着真理导入。而巴迪欧使用的是“配置”。那么什么是“配置”呢,其认为:“一个配置不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形式,不是艺术史的一个‘客观’阶段,不是一种艺术,也不是某种‘技术’机制。它是一个可识别的序列,由事件引发,由作品潜在无限的情节构成,并且,在它所涉及的艺术的严格的内在性中,存在着一种意义,即它所产生的这种艺术的真理、一个真理——艺术。”

笔者认为,要清楚的理解其观点,需弄明白巴迪欧的哲学中,最具创新性的理论思想之一,即他新的真理观与主体观(第三种主体观)。巴迪欧反对主客观的艺术真理观,并认为艺术真理就是艺术主体对艺术构型中事件的忠诚的结果。正如其在《第二哲学宣言》中写道:“真理只能在事件之中开创。”

在此,又需要弄清楚,何为“艺术主体”,何为“事件”。巴迪欧的“艺术主体”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让我们从相反的方向来探讨及排除几个不可能的他所认为的“主体”定义。其在《存在与事件》中,明确表示,他所认为的“主体不是一个结论——它也不是一个源头。它是程序的局部身份,超出了情境的配置”,并认为“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此外“主体总是根据一定的逻辑,无论是生产还是反生产的,将身体效应形式化来的表现自身”。

1966《Concetto spaziale, Attese》 © Fondazione Lucio Fontana, 

Milano / by SIAE / Adagp, Paris 2014

由此可知巴迪欧将主体视为一个变动的形态,是主体化与主体进程的统一。这便是其所要重构的东西,因为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主体性被迫走向终结的时代’”。而艺术真理就是艺术主体对艺术构型中事件的忠诚的结果。故而迫切需要给予其自主性、完整性与独立性。

二、反美学vs非美学

西方在18世纪后期,特别是自波德莱尔之后,文学艺术界,便出现了一种“反美学”的思想。对此艾士薇分析认为“反美学”在西方理论界,主要呈现为两种形态:第一种主要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以波德莱尔为代表的现代派反美学,他们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美”,将各种以往与“美”无缘的特殊生活形态纳入创作,诸如丑陋、怪诞、荒谬等,审丑是对传统美学的第一次反动。第二种则是具有后现代性质的反美学,它具有跨学科性,提倡大众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政治与语言显得异常敏感,反对任何形式的话语特权。逐渐导致了美学学科界限的淡化甚至消失。 

此外反美学在文学艺术批评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几乎“侵袭”了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各个领域,除了前面提到的波德莱尔之外,还有福斯特、鲍德里亚、朗西埃等都有这种美学思想。这看上去是学科的发展,因为它容纳了更多元的思想,但是当“反美学”成为了一种“解构”工具之后,便使得美学失去了其独立性,因为“一切皆可”,即是“一切皆无”,最终只会导致美学的瓦解与颠覆。这也即是后现代主义的美学危机,对此巴迪欧提出了自己的“非美学”来加以“拯救”。

AAA,AAA,1978,Courtesy of the Marina Abramovi aechive and LIMA,Amsterdam

对于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首先必须明确,其跟“反美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巴迪欧把“非美学”(inaesthetics,国内有些学者译为“内美学”,其实是不正确的理解)传统美学三种方案(教诲式、浪漫式与古典式)之后的第四种美学,其在自己的《非美学手册》这一本书中,经过严密的论证,认为传统美学三种方案中,真理都无法同时具有他所认为的“内在性”与“独特性”,如图1所示

图1:阿兰·巴迪欧四种美学方案表格

通过对“非美学”的特征分析,我们看到哲学与艺术的一种新型关系的建立,即如前文所述的,艺术不是作为哲学的对象而存在的,艺术是独立的,具有独立于哲学的主体性。

此外,艺术与艺术的真理,也同样具有一样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正如其言:“艺术与它所展现的真理具有完全相同的外延。” 这一观点是有别于传统的古典哲学的,也与后来的解构主义、相对主义不同。之前哲学家普遍认为,艺术是因,真理是果,艺术在前,真理在后。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柏拉图),真理是内在于艺术的(黑格尔),真理置入了艺术品(海德格尔),作品演说真理(德勒兹),而“非美学”认为真理是被艺术所生产出来的,因此,这种“独特性”中也就融入了“内在性”。艺术所表现的不再是真理表象,而真理本身就是艺术的产物,相对于艺术,真理既是内在的又是独特的。

也就是说,在巴迪欧看来,真理不是作品,作品是局部的行为,是真理的不同点。正如其总结的一样:“艺术作品是艺术真理的主体点。”艺术具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不是成为某一个学说或某一个哲学家阐释自我理论的实证工具,如此才能保有艺术的真理特性。

在巴迪欧看来,让真相呈现的四种程序,分别是科学、艺术、政治与爱,但是他却把哲学排除在外,他认为哲学并不直接提出真理,而是圈定真理的场地(un lieu),是对四种不同的真理产生程序的事后运算与操作。

此外,非美学,并不是对美学的反对,而是对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中通常所认为有贯穿其中的美学的哲学的反思与批判。

因为在巴迪欧的艺术哲学思想中,艺术中的美学,其实是一种假象,是一种人为的预设,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绝对大写的一”,我们要做的乃是将艺术归还给艺术,因为艺术仅仅依靠自己就可以延异出真相。特别是在艺术创作的那一刻,哲学不必,也无需在场,更无需一个绝对贯穿其中的美学。美学与哲学都是事后的阐释性操作罢了,这种理解与他的事件哲学,强调忠实于事件、艺术本身的逻辑是如出一辙的。正如学者蓝江所指出的,在巴迪欧的艺术思想中,“我们所看到的艺术概念,是一个彻底被事件的真相所洞穿的艺术。” 

非美学,也是以艺术的形式,抵达事件真相的一种途径。它是再现性的,而不是直接呈现,而艺术作品只不过是整个事件中真理涌现所持存的“痕迹”(他自己称之为“原初陈述”)罢了,它本身也是转眼即逝的。

但是它的短暂性,并不会将其真相的潜能瓦解,反而是进入真相的一种渠道,我们可以沿着痕迹追溯、过渡到真相的城堡,从而打开真相的潜能,而这恰恰又是美学与哲学的“事功”了,它本身与作品无关。

作品不仅不能阐释真相,反而是将原有的认知与结构无效化的机制媒介,它只是探照真理之深渊的洞口与微光罢了,也即黑夜中前行的微弱希望而已,是没有先知指导下的盲目探索乃至想象,它是诗性的存在与言说,而不是逻辑的呈现与演绎。

但是这种言说,不是要阐释清楚,而是提供一种机制潜能,它更多的乃是指向非语言的描述,因为在巴迪欧看来,真正的艺术,是无限的,语言也是阐释不清楚的,也无需语言来评析,它本身无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它是它自身存在的存在,我们去“观看”即可,这也是他突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一种渠道,也可以说是用艺术来反其语言哲学的一种理论策略。

Joseph Boys “how to explain painting to a dead rabbit” 

1965, the behavioral performance, the Shimei Gallery in Dusseldorf, Germany

三、结论与启示

巴迪欧对于艺术哲学的阐述,是一个庞大的语言体系,以上只是笔者认为重要的部分。此外其著名的“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同样值得关注。巴迪欧这一系列的命题是为了回答“怎样不做一个形式主义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认为:“当代艺术的重大问题是怎样才能避免做一个浪漫主义者。这个问题很重要,谈起来也很难。更准确地说,是怎么样才能避免做一个形式主义的浪漫主义者。这就像把浪漫主义和形式主义混杂在一起。一方面是对新形式的绝对渴望,总是需要新的形式。现代性就是对新形式的无限渴望。而另一方面呢,迷恋身体,迷恋限定性,迷恋性,暴力,死亡。在这两个方面之间有一种相互矛盾的紧张感,就像是形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一个合题,这就是当代艺术的主流。” 

笔者认为这十五个命题中,第一至第二个命题,以及第九至第十五个命题,尤其值得当下借鉴。他在第一个命题中说道:“艺术不是一场崇高的降落,从无限下降到身体和性欲的有限的不幸,而是通过物质减法的有限手段生产无穷无尽的主体级数群。”这一条命题被巴迪欧认为是对现有矛盾的颠覆性命题,他所谓的“减法”简单的说就是劝解大家不要沉迷于形式的新奇,不要沉迷于有限性,迷恋暴力,身体,痛苦,迷恋性和死亡,应该去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令人“惊奇事物”,如同“像黑夜伏兵一样令人惊讶,像星星般崇高肃穆。”

第九至第十五个命题,乃是对“帝国艺术”的批评。那么,何为帝国艺术呢,巴迪欧认为:“帝国艺术是如今可见的一切之名。” 包括之前他极力反对的“形式主义与浪漫主义”等等。

帝国艺术的弊端就在于其认为“一切皆可能”,也即“一切皆不可能”,它带着一切可能性,也就是带着一切不可能性被封闭了,而艺术创造性也就被封闭了。所以巴迪欧提倡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而不是实现一种新的可能性,因为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是可以被预见的,而真正的艺术创造是带有原创的,是不可能被预见的。用哲学家阿甘本的思想来阐释,就是创造一种新的“思想潜能”,潜能,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去做的能力,它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不去做的能力。这也是巴迪欧的最后一个命题,即“为了那些帝国业已承认其存在之物,为了使它们变得可见而添砖加瓦地发明各种形式和方法,还不如什么也不做。” 

可见巴迪欧对“可能性”的理解,在结构上也是一种“非潜能”,“非潜能”不是单一的潜能的缺乏,更重要的是指破除对潜能的束缚,从而解除被地域、环境、潮流、被系统、制度,监视、塑造、挟持、逼迫、僵化的可能性。

这对于当代艺术是极具启示意义的,太多的艺术家流于表面的形式,追求没有思想内容的花样翻新,沉湎于各种主义,诸如浪漫主义、形式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而失去了自我,也就是失去了“有所不为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对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完全是盲目的、昏迷的,从而丧失了抵抗的能力,也即丧失了创造的自由与艺术的自由。这种自由要远丰富于帝国视域下的民主自由,是在民主定义的自由之外,创造一种新的自由。由此,他说我们可以:“创造一种艺术的新形式,世界的一个新视野,我们的一个新世界。而且,这个新的视野并不是纯粹观念性的,不是意识形态的,也不完全是政治的,这个新的视野有它特有的形态,由此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可能性,为新形态的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知识。” 

总之,作为思想家的巴迪欧,在艺术哲学上的建树是不容忽视的,他是对海德格尔的艺术观的一种追问,他没有停留在海氏所认为的艺术是一种充溢、一种赠予,一种归乡之路的老路上,而是大胆地踽踽前行,他比海德格尔更迷茫、更无望,也更惊心动魄。或者说,他强调的是一种主体性的“飞蛾扑火”精神。

此外,他那带有“重构性”的哲学思想,为我们对于诸如艺术、哲学、真理,以及艺术作品、艺术自由等的定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带来了全新的思考,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其“非美学”以及呼吁保全艺术的独立性思想,在解构主义、相对主义、比较主义盛行,而瓦解艺术权威,失去艺术标准的今天,特别是对80年代以来,被后现代主义冲击、打散、曲解,而变得纷繁复杂的中国当代艺术,显示出锐利的智慧光芒。因为他有益于我们找到新的方向,即无需屈从于当下“帝国艺术”的挟持,更不必反抗“消费艺术”的浮华,从而获得“做”与“不做”的自由、自在、自为、自信。

作者: 裴满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艺理论研究 | 谭成:事件真理与文学批评:阿兰·巴迪欧读贝克特(上)
新书推荐|巴迪欧:《真理的内在性:存在与事件3》
阿兰·巴迪欧的“事件哲学”
巴迪欧 | 人的七个变量
爱的本体论
《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阿兰·巴迪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