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儒释道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

浅析儒释道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

 
 

大唐煎茶茶道


 

什么是茶道?


道普识的讲是事物的本质、本源和规律。茶是作为物质而存在的, 但在任何物质生活之中都有一定的思想, 一定的精神,一定的道理, 所谓物以载道。茶道, 就是人在与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尤其是饮茶品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审美情趣、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精神状态以及心理感受。


 


抛开物质的一面谈 “道” 只是空谈, 同样没有精神的贯通茶道就没有灵魂。明代张源在其著的 《茶录》 中讲到: “茶道, 造时精, 藏时燥, 泡时洁, 精、 燥、 洁, 茶道尽矣。”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茶道既是物质的是精神的双重属性。


就品饮来说, 茶道就包括了技、 艺、 精神等内容。这也是茶道与茶艺之区别所在。茶艺侧重于 “艺” , 即艺茶之术, 是茶道的外在形式和物质基础, 是有形的, 可观的。如茶艺表演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主角的茶, 还是茶具、 茶艺师表演技艺以及音乐等辅助工具的运用,无不为了使观赏者和品茶者的视觉、 听觉、 嗅觉和味觉活跃起来, 进而产生一种审美享受。


 
 
 
 


茶道所侧重的是在技和艺的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内容, 是无形的和不可观的。同样的道理在庄子的寓言 《庖丁解牛》中有形象的阐释: 庖丁在解牛之后, 每每 “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 表现出自我满足之感。达到这样的境界, 根本之点就在于: 其 “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 , 也就是说, 他已从具体的 “技” 提升到 “道” 的层面。任何事物, 它的精神都是附着在物质之上的, 或者说是蕴含在物质之中, 对于茶而言, 同样是先有茶这一物质, 而后逐渐形成包括艺茶之术在内的茶道。


 



 

中国茶道之源及饮茶形式之变


中国的茶道自唐始,最早的关于饮茶之道的论述见于茶圣陆羽所著 《茶经》 ,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包括了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等内容, 分别阐述了茶的产地, 采茶、制茶的工具, 制茶的工艺, 煮茶饮茶的器具和方法, 茶人茶事,唐代茶区,煮茶器具可省略的情形以及用白绢所绘之图。

陆羽第一次把茶的实用性、 科学性、 艺术性统一在一起,尤其将普通的茶事提升到艺能的高度,是当之无愧的茶道的开创者。


 
 
 
 


在 《茶经 · 一之源》 中他还提出: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苦热渴、 凝闷、 脑疼、 目涩、 四肢烦、 百节不舒聊四五啜,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强调饮茶之人的品德和饮茶对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唐代封演的 《封氏闻见记》 中评价说: “楚人陆鸿渐为 《茶论》 ,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灸茶之法, 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封演文中提到的 “茶道” , 实际上是指当时饮茶的社会风尚。陆羽 《茶经》 的问世, 大大提高了茶的地位, 提高了人们对茶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促进了茶的普及, 推动了以后茶文化的发展。


 

继陆羽之后, 后世有关茶的著述出现很多, 茶人、 茶诗也蔚为大观, 其中不乏对茶道的见解。如唐末的茶学家刘贞亮在其 《茶十德》 中对茶道精神的表述: “以茶散郁气, 以茶驱睡气, 以茶养生气, 以茶除病气, 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 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 以茶可雅志。”将饮茶从物质的层面提高到了恭敬、 有礼、 仁爱、 自省、 精行的道德修养层面。宋徽宗赵佶著有 《大观茶论》 , 对茶道精神有这样的阐述: “至若茶之为物, 擅瓯闽之秀气, 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 致清导和, 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淡闲洁, 韵高致静, 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将茶对人的情性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 “致清、 导和、 韵高、 致静” 。

 

我国的饮茶自周朝始,历史上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茶的认识程度的提高, 制茶、 饮茶的方法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制茶从最初的自然干燥 (汉代以前 ) 到团茶、 饼茶 (宋以前) 再到蒸青、 炒青散茶 (宋末明初) 直至绿茶、 黄茶、 黑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六大茶类的完善 (清代) , 使得饮茶法也发生了由煮茶、 烹茶 (煎茶 ) 、 点茶而最终到泡茶的变化。从茶道的开创、 茶道之论和制茶、 饮茶方式的变化中,显示了作为实用饮品的茶同时也承载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 贯穿着人们不断求新、 求真、 求美的思想和创造力。


 

茶性与茶道


领悟茶道的内涵的首先要建立在对茶性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茶性可以概括为净、 静、 敬三字。



茶树生于山区, 生长的环境空气清新, 多云雾,吸天地日月之精华, 成大自然之精灵, 人们饮用之茶实为茶叶之嫩芽, 犹如初生之婴儿, 非一 “净” 字不足以描摹其本质。好茶需要好水的辅助, 没有水, 茶的使命无法完成, 历来茶学家们都强调水对于茶的重要性, 认为茶性必发于水, 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 茶亦十分矣, 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 茶亦八分矣。明代许次纾 《茶疏》 说: “精茗蕴香, 借水而发, 无水不可与论其茶也。”茶浸于水, 水的清、 洁、 柔、 甘将茶之味、 之形、 之韵、 之神完美地展现, 水之净与茶之净浑然天成。

 



静是饮茶对环境的要求。许次纾 《茶疏》 中写道: “宾朋杂沓, 只堪交错就筹, 乍会泛交, 仅须常品酬醉。惟素心同调, 彼此畅适, 清言雄辩, 脱略形骸, 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他强调了饮茶的环境与饮酒不同, 人不能多而且一起饮茶的须是情投意合之人。欧阳修在他的诗中也提到了饮茶之境: “泉甘器洁天色好, 坐中拣择客亦佳。” ( 《尝新茶呈圣俞》 ) 林语堂这样谈饮茶之境: “茶有一种本性, 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在婴孩啼哭的时候喝茶,或与高谈阔论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阴天或雨天摘采茶叶一样的糟糕。” ( 《谈茶与友谊》 ) 古代文人不论在自然环境饮茶还是寺院中的清静之饮, 都追求一个 “静” 的氛围, 茶馆这种专门饮茶的场所, 它的环境布局也是突出静雅和美的,因为茶性本清净, 只有在静的环境中才能放松心绪, 静心品味生活与思考人生, 也才能充分领略茶之美好.

 

 

 

从古至今, 无论庙堂还是江湖, 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无论佳节还是平常时日, 在中国的待客之礼中最具普遍性的就是敬茶,这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和礼俗。在国人意识中, 茶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饮品, 还代表着珍贵和高尚的物质, 饮茶的方式, 是一种礼法和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 谦和礼让, 情谊的交流尽在一杯茶中。


品茶悟道, 由茶而及人, 茶道有三: 一心净, 二心静, 三心敬。


心净即心地纯净, 心无杂念。儒家主张治世首先要修身, 所以如 “君子坦荡荡” 、 “不以恶小而为之” 、 “慎独” 等等这样的信条成为衡量人道德操守的标杆。而心净则是修身之本。 心静即内心平和, 冷静理性。 茶与酒最大的不同在于,酒使人醉而茶让人清醒。


 


历来佛门参禅, 道教修炼都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主要原因就在于参禅、 修炼皆是修心, 修心关键在去除浮躁而达静,饮茶则能导致入静。静是一种力量, 一种智慧。心敬即存感恩之心, 待人真诚友善, 处事公平公正, 人与人彼此之间互敬互爱。敬是礼, 更是德, 是内外兼具的修养。如欧阳修 《双井茶》 诗云: “岂知君子有常德, 至宝不随时易变。”“茶道” 与茶性是一致和贯通的, 是内心和谐之道, 为人处世之道, 自我完善之道。


 
 
 



 

儒释道思想对中国茶道的影响



中国茶道从内容上来讲,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的结果。中国茶道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 茶道精神历经一千多年, 儒、 释、 道各家思想文化成为中国茶道内涵之源。

中和之道是中华文化和传统思想的精髓, 《易经》 强调 “中和”的思想, 在儒学和道学中都得到了极力推崇。儒学崇尚 “中庸” 之道, 更是 “中和” 思想的具体衍化。 《礼记 · 中庸》 曰: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中和是中国人认识世界和人生的智慧, 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茶的平和之性, 使人亲而不乱, 嗜而敬之的特点与中和思想是一致和贯通的。


陆羽在创制茶道时, 形式和内容上也注重了和谐统一。他煮茶用的风炉形如古鼎,运用了 “坎” 、 “离” 、 “巽” 三个卦象 ( 《茶经 · 四之器》 ) , 其设计思想便是以 《易经》 为主导, 取水、 火、 风互相调和而达于化境之意。


 
 


佛教一贯近茶, “禅茶一味” , 就体现了饮茶与参禅有着相通的境界和感受。禅与茶都强调主体感受, 饮茶须平心静气, 参禅须怀一颗平常心, 心境宁静才能自悟禅机。茶性与禅性的完美契合, 这是佛教禅宗对茶的一大贡献。佛教禅宗修行, 讲究体验和顿悟, 其理想境界是力求把宗教的哲学与思想融化到日常生活中一事一行中, 从细微处去体味禅音,故有唐代从念禅师 “吃茶去” 之偈。


 

道家哲学的核心, 体现在其对自然的崇尚, 主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 强调 “道” 是世界的本原,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老子》 ) ,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 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茶道中的体现就是人品与茶品的和谐统一, 茶的淡然宁静与人品操守的淡泊、 谦虚、 恭敬等等相互契合。道教则重视以茶养生和辅助修炼, 关于饮茶成仙的传说故事有很多, 《茶经》中提到的茶人很多都是道教人物。


明代皇族, 道士朱权在 《茶谱?序》 中说: “茶之为物, 可以助诗性而顿色, 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 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 “乃与客清谈款话, 探玄虚而参造化, 轻心神而除尘表。”道出饮茶之真趣。可以说中国茶道从形式到内容都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濡养, 因而也才独具中国魅力。


 
 
 
 
 
 
 


其实,我们从茶道创始人陆羽的个人经历也可以看出儒释道思想在其身上的折射。陆羽自幼被智积禅师收养授以佛法(智积禅师可以说是陆羽的启蒙恩师),后来又跟诗僧皎然结为忘年之交(皎然是陆羽著茶经的支持者和资助人),所以说陆羽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陆羽因不爱佛学爱儒学而与他的启蒙恩师智积禅师分道扬镳,在太守李齐物的资助下完成了对儒学思想的系统学习,这一点从陆羽的诗作及朋友圈(文人墨客)可以得到佐证,后来还被封为太子文学,但始终没有赴任。陆羽时期虽说经历了安史之乱,但那个时代的文人多以入世为主,希望能够有一番作为。然而陆羽却选择寄情于山水之中,醉心于自己的茶学事业,要知道,在当时茶学是很冷门的,稍微有“志向”的人都不屑为之。


隆鼎祥禅茶体验



陆羽之所以这样,恐怕与他所接受的道家思想有很大关系,那么陆羽从哪里接受道家的思想,这个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断:陆羽的朋友圈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女道士叫李季兰;唐代是佛教与道教交相辉映的一个时代,陆羽虽然不醉心于修仙炼丹,但接受一些道家思想也在所难免,陆羽再设计风炉的过程中就运用了道家的思想。正所谓“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


 


《陆文学自传》中描写到陆羽“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也学就是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及理想与现实的背离在陆羽身上的最好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猫七 | ​以茶为经——浅析国学的茶文化与儒释道
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人的茶道精神里,藏着儒释道的思想精华
茶文化与道家的联系
5, 茶经
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