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边喊降价,右边要盈利,滴滴要做个艰难的决定
  1.    在滴滴和网约车崛起的这几年,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的“打车难”问题再次现世。特别是最近春运期间,不仅是网约车溢价现象明显,甚至滴滴还被爆出出租车也加入了“加价接单”模式,该模式下的平台派单机制也不断被质疑。  

 

  腾讯科技报道的用户反馈

  这一举措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反弹。相信不少人已经看过最近在网上被各种转载的《致滴滴,一个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这篇文章。按照有用户对媒体爆料的说法,点开软件,等上10分钟都无人接单,一路从4元加到20元,旁边停着原来状态是停运的出租车才愿意接单。

  24日上海市交通委针对加价问题约谈了滴滴,要求整改。滴滴也同意将“建议加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同时在上海市场下线“乘客自愿给予调度费”功能。

  曾经依靠低价出行横扫市场的滴滴,在自身盈利需求和网约车新政、竞争对手等多重压力下,该走向何方?

  想要盈利的滴滴,在褪去出行革命者的光环

  一直以来,滴滴都在消费者群体中树立强化自身出行革命者的形象,加上长期以来和竞争对手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出的补贴政策,确实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廉价出行的便利,滴滴这个出行市场的闯入者在消费者端的形象十分正面。但往日的光环正在随着滴滴加速寻求盈利和网约车新政带来的影响快速褪去。

  生意不是慈善。补贴战过去之后,就到了收获市场份额带来的利润的时候。滴滴和快的合并,并成功收购Uber之后,它在网约车市场形成了绝对的垄断地位。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去年三季度,滴滴出行专车的活跃用户覆盖率占比达96.7%,订单量市场份额达到94.6%。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滴滴承受的盈利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去年3月份,滴滴开启新一轮融资时,自媒体号“开八”就曾经爆料过,根据相关投资机构的一般性预计,滴滴2016年的净收入约为10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预计亏损37.29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6%。同时该投资机构预计,在一般情况下,滴滴将于2018年实现盈利。也就是说,滴滴要在1年内从亏损30多亿到实现正向盈利。

  亏损收窄和变现盈利,是投资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这在新政没有落地之前,以滴滴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这个目标可能并不是很难。大家可以看到,滴滴一直以来都在通过阶段性的减少补贴并提价,加入加价模块,以及推出滴滴传媒广告以及汽车金融等业务来开源节流。2016年的上半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是新政之后,一切已经大不一样。

  新政之后,滴滴平台符合条件的网约车司机和车辆断崖式减少。以C2C为主要模式的滴滴快车业务,在严苛的新政要求下,几乎失去生存空间。很快消费者就发现,滴滴不仅价格不美好了,体验也在变差。下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经常出现调价2、3倍的情况。到了春节期间,打车难、贵的问题重新出现。

  车辆资源的大规模减少加上春运期间的出行需求剧增,供需不平衡带来价格上涨和体验变差,是不能避免的问题。

  可以说,滴滴在过去做的越成功,现在面临的转型困难就越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程维在对外演讲时,已经开始讲述滴滴的新故事——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运营商。

  网约车市场B2C模式迎来超车机会

  补贴战将以快车业务为主的滴滴贴上了廉价出行的标签。

  这一定位在市场拓展期间,为滴滴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而在补贴期过去,加上市场监管趋严,可用车辆减少的情况下,以滴滴为代表的廉价网约车服务的价格回归和提高是必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引发的阵痛,对于滴滴来说,是不断挑战其原有在消费者心中打下的定位,削弱原本塑造的便捷出行的品牌形象,褪去光环的过程。而原本在滴滴和Uber的压力之下,走和廉价出行、出租车出行具有差异化定位的B2C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政对B2C的网约车模式,像是神州专车等企业来说算得上是一个利好。一方面,新政对B2C模式的车辆资源,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像是神州专车,从开始的定位就高于一般的出租车出行,在车辆资源上,比C2C模式准入门槛要高。神州专车的车辆就基本上都能达到新政对于车辆的要求。只是对于司机本地户籍的规定上,会增加相应的人工成本。在滴滴大规模车辆下线之际,正是它迎来拓展市场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B2C网约车企业的品牌也迎来了逆袭的时候。新政之后,对于网约车,行政规定需要和目前已有的出租车市场做出区分。网约车重回中高端的定位。而对于滴滴来说,低价出行阶段已经定位的品牌形象要在段时间内进行调整落地是不可能的。而一直以来就在走中高端路线的神州专车、易到等企业,在滴滴缺少价格和补贴优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服务,配合品牌主动出击,建立口碑。

  在新的网约车环境里,滴滴显然无法依靠曾经的补贴战术和大规模车辆资源的打法来征服市场和消费者。不管是重新讲故事还是进入更多的泛交通领域来寻找机会,滴滴最终依托的还是提供高质量、便捷的服务。如何平衡涨价和盈利需求以及消费者的体验,这是一门艺术。

  显然,在滴滴摸索这门艺术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们已经磨拳霍霍准备好出击了。2017年的网约车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变数,神州专车们有很大可能能够弯道超车。


如何关注

①复制“ityubin”,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尖上的出行:后打车时代,智能出行服务还能怎么玩?
滴滴玩不转了深陷亏损泥淖!
2018, 网约车的生死劫难之年! 混战八雄争霸, 谁将大一统?
汽车36人|吉利总裁刘金良:车企不参与出行,眼是瞎的
全线接入私家车 网约车平台们要搞事?
比当年的腾讯更可怕:滴滴将横扫租车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