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宗鹤先生

中国女留学生被男友打死,为什么女性摆脱家暴往往困难重重? ︱ 一篇文章读懂“我们离家暴有多远?”

2017-02-09陈宗鹤先生1评

文︱陈宗鹤先生

编辑︱陈宗鹤先生

今天又一则新闻刷爆了网络。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英国被其男友殴打致死,该案于近日首度开庭。被杀害的女留学生名叫毕西西(音),24岁,出生于南京,15岁就被家里送到牛津当地读书,通晓四国语言。

生前她正在卡迪夫的一所大学攻读国际贸易。后来与犯罪嫌疑人英国男生约旦·马修斯坠入情网。马修斯是一名酒吧服务生,更是一个空手道黑带练习者。两人同居后,鉴于毕西西经济条件充裕,一个人担负起了所有房租,还给马修斯买了一部车。

但法庭审理发现,马修斯对毕西西有很强的占有欲,他不仅叫毕西西逃课,还经常殴打毕西西。案发当日马修斯看到毕西西手机上的一条来自约会网站的短信,就对毕西西大打出手。英国检方刘易斯说:死者多处受重伤,甚至还有从前没有恢复好的伤痕,据报道马修斯在最后暴打毕西西时动用了诸如铁棍一样的凶器。

民间更有传言,毕西西是中国一家知名香肠品牌前总裁的女儿,其父亲身家上百亿元,却在中年痛失爱女,不禁令人唏嘘。

《每日邮报》报道毕习习与凶手马修斯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女生被家暴后不肯早早脱离险境呢?其实这不仅仅只是肢体上的接触与伤害,更多的是家暴中可怕的心理现象。说到底家庭暴力其实是家庭中权力和控制的极端表现形式。

(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家庭暴力是什么?家暴一般粗分为身体暴力和性暴力两种,在这两大分类下又细分为以下八种:

本段部分内容摘自网友“骆伟倩”,出处知乎且已获作者授权

1. Intimidation (恐吓、威胁)

这种家暴方式不局限于言语的威胁,还包括通过眼神、动作、手势威胁受害者,用砸东西、毁坏受害者的物品、伤害宠物、展示武器等方式让受害者感到恐惧。

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制造恐惧,一般是家庭暴力开始的预兆和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受害者一般不敢也不愿意告诉别人。一是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这已经进入了家庭暴力的范畴,二是大多数受害者此时依然认为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可以私下调和解决。

在美国,有的家暴丈夫甚至会用枪抵在儿子的头上来恐吓妻子,从而控制她。在外人看来恐吓威胁或许并不十分可怕,但与其他的暴力形式一同发生时,很容易达到控制受害者的目的。

2. Using emotional abuse (精神虐待)

这种暴力的形式会不断告诉受害者她没任何价值,除了这个家以外没有人会容忍她。施暴者会告诉她被打是她自己的错,通过骂脏话和羞辱她来降低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告诉她别人都觉得她不正常,如果没有他照顾她养她别人都看不起她,她在这个社会中也根本活不下去。

当一个你曾经深爱并非常信任的人开始不断告诉你这些都是你的错的时候,受害者很难把自己抽离出来问一句“他说的是真的吗?”也很难不陷入自责自怨自我贬低的过程中,以为只要自己做的很好一些,就可以得到施暴者的赞赏,而被羞辱责备只是因为她做得还不够好。

3. Isolation (孤立)

家庭暴力中很常见的一个模式是,受害者很少和亲人、朋友或同事(如果她们还有工作的话)联系,更不会向别人寻求帮助。

孤立典型的开始就是他表现得占有欲很强不喜欢受害者与任何人联系。这一暴力形式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并且施暴者常用吃醋来正当化他的行为。从一开始不喜欢她与陌生男人说话,发展到不喜欢她和朋友们出去玩,最后发展到甚至不准她与她的父母亲人说太多。受害者开始时还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太爱她所致,直到深陷暴力时才意识到,她被孤立是斩断了她向外界求助的最后一道绳索。

在孤立了受害人之后,控制就开始了。曾有一名受暴者的前夫把她“关”在家中8年之久。他不给她房子的钥匙,所以当他出门的时候,她是不可以离开家的,因为她没办法锁门(家暴受害者不离开并不都是因为害怕报复,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已经深陷暴力的怪圈,又受自己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家暴的受害者);不准她学会开车,所以她去任何地方,见任何人,都必须在他的陪同下进行。慢慢的,她就失去了自己所有与外界的联系。

4. Minimizing, denying and blaming (对暴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否认 / 反过来指责)

“要是你不惹我的话,我怎么会打你?”

“我只是轻轻碰了你一下,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我根本没有打你,你只是自己摔伤了,不要乱说话。”

这种暴力形式有两大后果,一是让受害者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大惊小怪;二是被指责的受害者以为只要自己做得更好,自己的伴侣就不会生气了。

这样的施暴者是我最看不起的一种。曾有位美国的亚裔女生,家人都在美国,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正在攻读MBA。每次她的施暴者对她实施暴力时,她都知道要打电话给警察报案。但是每次警察来的时候,她前夫就反咬一口,或者趁她没来得及打电话报警,他抢先报警,跟警察说他被她打了或者说她威胁他,然后就变成了'she says one thing, and he says another'。

如果不是她后来偷偷录下了他事后炫耀自己有多聪明,外人很难判断他们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5. Using children (利用孩子)

受害者很多时候不离开或者离不开都是因为考虑孩子。当家庭中男性在经济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时,他的“你离开我,我就让你再也见不到孩子”的威胁是很有分量的。

更可悲的是,即便有时候受害者带着孩子离开了施暴者,如果施暴者是孩子的生夫,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在孩子18岁之前拥有对孩子的探视权的。那么施暴人就还会以探视为借口,继续骚扰受害人。虽然如果受害者有针对施暴人的限制令,在探视孩子过程中,父母双方不需见面,但是施暴人依然会以“对于探视权不满意”不断逼着受害者重回法庭去争论。

6. Using male privilege (使用男性特权)

施暴者会表现得好像自己是主人,而受害人是他的仆人,并且用“我是男人,而你是女人,所以你就应该XXX”来正当化他的行为。

其实反过来亦然,特别是在精神暴力和情感虐待上,女性有时也会说:“我是女人,而你是男人,所以你就应该无条件让着我”,更严重一些可能会说“你XX样还是不是男人?”

7. Using economic abuse (通过经济不平等来进行的虐待)

先告诉她“我以后会一直养着你,你就不要去工作了”,并让她为了想要钱而求他,以降低她的自尊心,并让她觉得自己离不开他。很多时候,家暴和贫穷是互为恶性循环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当受害者本来就因为文化水平限制而只能做最基础的工作时,因为“家暴而没法去上班 - 没去上班而被开除 - 被开除后更加没法离开遭受暴力的环境”,就这样不断地恶化循环下去。

8. Coercion and threats (威胁和强迫)

这个跟精神虐待相关,但这一暴力形式又是精神虐待的升级。施暴者在精神虐待时,至少还给虐待裹上了一层糖衣,但这时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比如说通过威胁伤害她的家人和孩子来迫使她放弃起诉,通过威胁举报她非法居留美国境内来逼迫她卖淫或做其他一些非法的事情。

曾经有个受害者迟迟不敢离开施暴者就是因为施暴者告诉她,他的头部曾经受过重伤,即便他杀了她,也会因为有精神疾病而免于起诉。在这一暴力形势下,所有裹在暴力外面的糖衣都已经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最原始赤裸的暴力控制和威胁。

显然,毕习习的男友就是利用第3点“孤立”、第4点“反向指责”和第6点“男性特权”一步步让自己对她的暴力发酵膨胀。

(二)

回到中国,在这个男尊女卑习俗还没有彻底消失的社会,世人对于家暴的解读甚至法律的保护都薄弱的可怕

这里便要提到上过央视今日说法的国内著名家暴案例:董珊珊案。

2008年12月15日,农历十一月十八,25岁的北京姑娘董珊珊特意挑选这个日子,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一个高大健壮的男子,他既有出众的外表,又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这个男人就是王光宇。

在和王光宇恋爱时董珊珊这样兴奋地告诉她母亲张秀芬:“妈!以后不管出去干什么,我有一种这个男人能保护我的感觉,最起码我受欺负的时候,他肯定会替我打倒一片。”董珊珊一家都觉得,有这样的乘龙快婿,女儿的幸福生活就此开始。然而,董珊珊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曾经说要保护自己的男人最后会把拳头对向自己。

2009年3月28日,结婚不到半年的董珊珊突然失踪。3月30日,王光宇在家附近的建国门派出所报案。4月4日,董珊珊跑回娘家跟张秀芬哭诉她这几天是出去躲王光宇的:“他老拿我出气,经常殴打我。不许我报警,不许告诉家人同事,不许离婚,否则就要我家人都不好过。”所以董珊珊一直忍,直到3月份实在忍不下去就离家出走了。

正是王光宇报案董珊珊走失,3月30日,公安部门留下了关于董珊珊家暴案的最早记录。4月5日,董珊珊向王光宇提出协议离婚,遭到对方拒绝,董家那一段天天遭受电话骚扰和恐吓威胁。那几天晚上董珊珊的尖叫声常常会把家人吵醒,她缩在床角用双手抱着头缩成一团,嘴里喊着:“求求你不要打了。”

4月6日,张秀芬带着董珊珊走进德福北京心理咨询中心,董珊珊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回到娘家的7天后,丈夫王光宇带人找上门,几个人扯着董珊珊,高举过头顶把人带走了。

2009年5月被掳走的董珊珊给父母留下一封信后再一次选择了离家出走。3个月后,当董珊珊再一次出现在她母亲面前时,董珊珊的母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离远一看,看不见眼球,浑身青紫、肿胀,像一个孕妇。

这是婚后第8个月,董珊珊被送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诊断书中描述:腹膜后巨大血肿,右肾变形萎缩,头部多发挫伤,多根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四肢多发挫伤、淤血。大夫说,从外观来看,就像一个妊娠将近足月的孕妇,好像是被一群人打过的感觉。2个月后,因受伤处严重感染,带着一身的伤痛,26岁的董珊珊不幸离世。

董珊珊死后王光宇描述最后一次殴打她的情景:“用拳头打她,用脚踢她,从卧室门口,一直踢到床上,哪都打,哪都踢,直到她倒在床上位置,也不知道踢了她多少脚。”

但最可怕的在这里:本案中的王光宇却仅以虐待罪被判处6年零6个月有期徒刑。

就因为我国“虐待罪”最高只有7年有期徒刑!

(三)

不仅如此,对于中国的家暴来说,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因素,那就是亲戚与社会的冷漠。这里再举一个获得当事人授权的真实案例:

朋友的前同事,结婚一年内被家暴。她很清醒,坚决要求趁还没孩子的时候离婚。施暴老公跑到娘家要人,对岳父母下跪认错。女方依然坚持要离。可怕的是女方亲戚却开始劝她原谅丈夫。

亲戚们的原话:

你男人很爱你,只是表达方式有点孩子气。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讲爱的。

用爱包容他,他会感激你的。

……

还有一句最让人无语的:

你看你都没受什么伤,真的算家暴么?太敏感了吧?

大家是否都以为那女生会妥协?是的,女方确实给了男方一次机会,但当男人第二次动手时,女方又跑了。这一次她很聪明地没有回娘家,躲在闺蜜家里。

第二天,男方彻底撕破了脸,带着家人到她娘家闹,并开始造谣说女方出轨。冲突中男方家人打伤了女方家人。最后女方费了极大的周折才离了婚。可在计划离婚期间女方家人总是受到男方的骚扰,出门被叫骂都是轻的。

谁知离婚后女方的噩梦还没结束,而且还来自自己的娘家。

原因是家暴男骚扰女方的两年期间,女方始终不肯露面,也未曾与男方直接通话交流。正因为女方一直躲在暗处,没有受到男方的当面威胁和人身伤害,所以家暴男将发泄对象指向了女方娘家,尤其当男方试图偷偷从幼儿园抱走女方外甥未遂,更是令他们恐慌到了极点。

女方家亲戚一致认为:

如果女方出面和男方“坐下心平气和地好好谈”、“不提离婚”他们的这些遭遇就可以避免。女方坚持离婚就是“刺激”了男方;不肯露面就是“害了自家人”。

对此,娘家对女方充满了怨气。紧接着“只顾及着自己离婚”、“不顾父母兄弟的死活”、“自私”、“不负责任”、“不守妇道”、“好好日子不过害人害己”的指责接踵而来。

发展到后来还有“一个巴掌拍不响”、“家暴是双方的问题”、“她肯定有问题逼男人不得不动手”、“又那么拼命要离婚,说不定就是出轨之类”、“父母老公都不支持你,就是你这个人的问题”之类的强盗逻辑。

在中国,家暴受害者最寒心的莫过于是来自最亲密的人的伤害了吧?

(四)

我们能否在家暴初期就及时发现避免呢?

在全球所有与暴力相关的犯罪中,有15%是亲密伴侣之间的暴力。在美国,四分之一的女性曾经历过家暴。每年有三分之一被谋杀的女性是被自己的伴侣或前伴侣杀害的。也有三百万件家暴案的受害人是男性。

2001年到2012年之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殉国的美国士兵总数是6488人。而,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被配偶或前配偶杀死的美国境内女性,是11766人。是前者的二倍!

研究发现,家暴最可能发生在晚六点到早六点。六成家暴发生于家中。

那家暴是否有迹可循?一开始可能很难辨认,施暴者看上去可能会显得很周到慷慨,慢慢才显现出吓人的控制欲。最先几次施暴后可能会痛哭流涕表示忏悔,会说是因为自己鸭梨山大、或者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事情才控制不住。这里我列举些家暴前施暴者常见的现象,以供您参考。

1.常见的家暴早期症状:

I. 骂你给TA戴绿帽?

II. 不停地批评你,指责你,让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III. 威胁恐吓要伤害你或者你在意的人?

IV. 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威胁说要自残?

V. 试图控制你喜欢的事?你所交往的人?孤立你?

VI.疯狂的嫉妒?

VII.强迫你或向你施压以发生性关系?

VIII.不让你碰钱?

IX.跟踪你或者拼命给你打电话?

X.损毁家具、财物,虐待宠物?

2.受害人干嘛不离婚?其实很多受害人不离开施暴者的原因有:

I.关系已稳定多年,她还对她的伴侣有感情并希望会发生改变

II.感觉丢脸或者认为是她自己的错,自卑

III.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恐惧

IV.没钱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V. 认为对孩子来说保持完整家庭更重要(实际上家暴家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体弱,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长大后往往重蹈覆辙)

VI.长期处于高压已精疲力尽无法再做任何决定

VII.已不知不觉和家人、朋友隔离,断绝联系

VIII.不知道去哪儿好

要离开必须要有具体计划以供实施,包括:钱,收入,住处,帮忙搬家,交通,警方的帮助,法律援助,理解和安慰。研究表明受害者刚离开后容易造成最严重的跟踪,虐待甚至杀害。如果没有可靠的具体计划,受害人可能不会选择离开,而这恰恰是一个理智的决定。

3.那受害人狗眼是瞎吗?如果不是好这口,干嘛跟坏蛋结婚?

施暴人只在感情稳固和确定后才开始施暴,通常是在第一次受孕后。五成以上的家暴发生在一年以后,三成以上发生在三个月到一年。

一开始施暴人可能表现的彬彬有礼,潇洒慷慨,让你觉得生活就跟做梦一样美好。这恰恰是危险的信号,因为一个潜在的施暴者往往会:对你们的关系急于有所进展,让你感觉经历着“梦幻般完美的爱情”。如果对方经常因为琐事不如意而指责其他人,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批评你的打扮,反对你和家人朋友交往,那么,要小心了。

4. 如果有人跟我说她被家暴了我该怎么办?

相信她,认真倾听她所说的,给她信任、尊重和支持。

不要在没得到受害人同意前就去和施暴者交涉;鼓励她慢慢恢复和家人或朋友的联系,帮助她一起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安全保障计划,以便在突发的危险情况下顺利逃脱。计划要具体、可行、详细、安全。

最后,借大家绵薄之力,请将本文转发出去!告诉她们可以打12338妇女维权热线,该号已经在全国超2800个县市开通。千万别和家暴者妥协!毕西西就是一再原谅男友最后惨遭遇害。

请拿起盾牌保护自己!

陈宗鹤先生/完

先生手账出品

【公众号】czhapp

心理︱职场︱情感︱干货︱知识

刻录每一个平凡人真实的生活

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欢迎转发与关注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个关于家暴的惊人事实
方洋洋案:在「反家暴上」我们还能做什么?| 循迹晓讲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离婚?因家暴离婚有赔偿吗?
浅谈家庭暴力
与其问“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不如问“施害者为什么还没被阻止”
离开伤害自己的人,比想象中更难| 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