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余 | 艺术国际推荐艺术家

大余,生于江西九江。1988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90年定居广州,往来于北京、广州之间;2009年定居北京索家村;2010年定居宋庄艺术东区创立柒·7Space艺术空间;2016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批评的方法与写作”专题研修班进修。

艺术活动策划

2016第三届圈内·圈外——我的肢体会说话

2015第二届圈内·圈外——影像

2014首届圈内·圈外——装置

近期展览

2017 “转译伦”当代艺术展(飞猪空间,北京)

2016 第一届艺术媒体提名展(四川美术学院)

2016 “回眸之望”第一届中国艺术媒体提名展(中山博览中心)

2016 “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作为一种价值共同体的宋庄艺术精神溯源(东区艺术中心,北京)

2016 接龙·2016集体无意识视觉节奏的稍息展(山海美术馆,北京)

2016 首届APDF亚太-亚太设计创意节·纸上空间(上海/北京)

2015 Art Capitai 2015法国巴黎大皇宫“艺术首都”大展

2015 “万神”中国当代艺术的圣家族(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

2015 共振计划第十四站——无空气(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2015 自然修复计划闭幕展(ON空间,北京)

2012 首届当代艺术Weibo大展(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1 韩中当代国际艺术展(韩国)

2010 中韩当代国际艺术展(梧州)

2009 大余作品展(周庄当代美术馆,苏州)

《2500.X.X》大余超现实作品

达利说: “一位好的艺术家至少会五种艺术语言”。艺术语言的拓展对艺术家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艺术生命能走得多远。

大余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在他几十年的架上艺术语言的实验中,在不间断地从事着多种艺术语言的尝试与实验,寻找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媒介,表达着艺术家自我的意识形态。诸如装置、水墨、影像、建筑及艺术史的梳理,策划实验课题,将实验转化为不同媒介作品等。同时大余又将这些不同的语言、形式、观念、思想进行揉吧揉吧,从中提炼出适合二维架上的视觉语言。将这一语言延续到架上,自然让人们能感受到,艺术家个人独有的形式魅力,和语言感染力。

水与墨在宣纸上自然的彰显与不可控的偶发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大余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的语言表达里,将可控性与不可复制性的语言嫁接,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有数字影像的感官,同时又有多种视觉语言的信息,这一感官的扩展与延伸,加重了作品的厚度与精神。

——尧晓峰

『 绘画作品』

  

《轮回·社会现象15》54x27x15cm,宣纸,水墨,国画色,水性胶,丙烯、麻布2006-2013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轮回·社会现象15》54x27x15cm,宣纸,水墨,国画色,水性胶,丙烯,麻布,2006-2013

《无常-无我#3》120x60cm,宣纸,麻布,水墨,中国画颜料,油彩,2009-2012

《无常-无我》200x120cm,宣纸,水墨,国画色,水性胶,丙烯,油彩,麻布,2010

《社会现象——将革命进行到底02》2007

《轮回——社会现象NO.3阳性.占着茅坑......》2007

《轮回——社会现象NO.4又是一次盛世》2007

《社会现象NO.5阳性.远离孩儿们》2007

《红墙与霞披》180X120cm,油画,2000

『 装置作品』

《蓝色药片·砖》丙烯,2016.3.12

作品阐释:自然修复计划——蓝色药片·砖,以中国传统建筑最基础的材质“青砖”为载体,以城市的平面图形式展开的抽象建筑群体,预示物质文明的物质泛滥。而药片与砖这本无关联的词,在艺术的形式中被嫁接,隐喻着当下的人文、自然、社会环境等病状。作品在墙上平面展开后,“砖”这一人造之物,在自身重力与时间的叠加后自由地坠落转换物质的属性——物质的自在状态,踢除了人的意识——自为,回归到物质应有的时空、位置、体量等物与物之间的平衡状态。石油应归其位,放射性物质应归其位,冰川归应其位世界一切物质应归其位。

《轮回·一切将归于土》装置

作品阐释:在我看来,媒介“物“的选择制作,必定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物与我生活的关系和我与物之间的互相参透的关系。其二在这样的物品中找到可转换的条件,转换后语言能指性与所指性同社会的、自然的等诸多因果发生关系的可能。这样的物件才可进入我的视线,问题是在我的生活中有吗?一日的清晨,我起床看着窗外,很好的阳光,温暖、灿烂、明媚。可想起昨夜呼叫的风与沙,那动静,似乎将房屋与人一起吹向不知何方的荒野之感,恐怖的呼叫之声叫人深夜不能入睡。有了,就是它,窗外的一物“烟囱“,作品的媒介。烟囱,是2010年建工作室时,为取暖同时而建的,竖立在小院的西北面,已有五个年头,说起我与它的故事可老长了,甜酸苦辣涩五味具有。但我还是要感谢它,在冬季,给我这南方来北京的人,温暖舒适的室内生活与工作环境,谢谢!。现在已不再使用,改烧天然气了,而我也随之转换成与天然气和管道的关系,但烟囱还挺挺的竖立在那而,院内的西北面。锅炉的基本数据:供1500平方大小面积,烟囱约高8米,供给院内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七位艺术家冬季取暖所用,每年冬季4个月内消耗燃煤40吨,已使用4年,共计160吨燃煤。燃烧通过烟囱产生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对空气、环境、人员造成的伤害无法估算。但我能看到、感受到,在冬季的小小庭院内烟雾缠绕,老“仙境”了。地上四处覆盖着黑色与灰色的粉尘,雪地也不再是那样洁白无瑕,似记忆中的景。这五年,烟囱与我的关系,我与它之间苦涩故事难以叙说,只有生活在这小院的七位艺术家能体会和感受到我的苦与涩。“烟囱”这一物,在我的思维与概念里能转换为作品,是通过改造、开口、打孔、搭建建筑物、添加人群与烟经过烟道时留下的痕迹——粉尘。这一遗物同添加物与烟囱转换后,同社会、环境、能源、空气、生命等与社会发生关系。至于涉及到作品的意义,我想作为作品的“父亲”,我,只是诞生了作品,提出了问题,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不将作品推向狭窄的范畴。意义的深与远,在于存留在离开作品而去的观看者的头脑中,他(她)们去思索,不同的人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作品中的问题,他们的认知将取决于作品意义的大小。

《轮回·一切是一》

作品阐释:“事物生于何处,必将毁于何处,因为它们必遵循时间的秩序支付罚金,为其非正义性而受到审判。”大工业时代已给我们当下的生存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也已支付了大量的罚金,也感受到了自然无情的回报和审判。大工业时代失去的仅仅是自然的生态与身体的健康,而它的警示是我们当下快速的数字化时代的背后隐藏的危机,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数字化时代的狂热与集体参入的无意识的追逐,将不仅是支付罚金的惩罚,它将可能是我们人类思想与精神的缺失,如是这样人类将毫无生存的意义。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田黎明绘画作品欣赏
传统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转换——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谈!
水墨传统如何为未来艺术提供新的语言
【精选展览】当代艺术中的纸质与纸性——纸质的次元空间
「施立华」|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第五讲:模糊画种边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