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帖问答 你最近在临什么帖?有什么心得体会和疑问?

上周六,尝试着与各位做一次互动,非常忐忑,就怕没人理。万幸的是,大家的回复非常踊跃,特别感动,周日花了一天时间做了整理,不放过每一个问题。

学书法,是需要这样一个互动的,起码能让我们一起相互激励吧。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位书友的近况吧~!

【@人杰地灵】

我临米芾的

“我是临米的”——自信的老司机都爱这么说。书写熟练,纸墨讲究,向您致敬!

如果线条不露骨,结字不走样,深究之,则可渐入宋人堂奥!

@熊翹楚】

最近在练文征明小楷后赤壁赋

对一般人而言,硬笔字难在结构;对老手而言,硬笔字难在写出笔触。老兄都不错,不妨用仿古的方式表现硬笔书法的魅力!比如这篇:

美到爆!硬笔书法居然可以写得如此有韵味!

@ 谢有策】

正在学习书谱和散氏盘

行草书的感觉非常棒!但散氏盘不能按你学行草那样去写,显然你对大篆的用笔没理解,这不能怪你,而是更基础的东西没理解到,比如对碑帖审美的取向没有搞清楚。

建议目前把书谱搞熟练为上,达到信手拈来写书谱的程度,往深处挖掘。大篆过两年写都来得及。

@ 積字齋書法培訓

東坡先生《一夜帖》

已初具规模,但细观东坡的气息还未学到,建议对用笔再精细一些。

分享一篇高手临作(武盼龙先生):

@ 天人合一】

乱写

你是我见过号称乱写,但不俗野的不多的几位朋友,看来是谦虚。学过魏碑?

@ 卢山书院】

老师好,近段时间一直在临书谱,到5月自己学书法整整一年了,一年来自己一直沉浸在书谱里。感谢书法临帖帮提供的书法信息。

首先感谢你!

用笔/线条都很棒,你这个程度,一方面要往熟的写,不要在落款上露出破绽。另一方面要去总结,关注各种变化。

@ 风留痕(郭一枫)】

临书谱

要往熟的写。观察变化,表现变化,总结规律。

【@ ’旺圆兔兔】

中午好,现临这:

楷书还不错了,圣教序只见趣味,未见法度。所以,临碑刻,得兼临墨迹,至少要读墨迹,或者干脆就从墨迹入手。

@ 澎涛

我正学争座位,恳求指导。谢上

先点个赞!颜书的苍茫味道写出来了有没有!

就是鲁公的洒脱还不够!注意字横向的打开,注意大小错落变化,注意线条的粗细对比。

@一家三口

我一般都自己写,没有什么好帖临摹

感谢你的坦诚!

做人嘛,开心最重要了!

@冷眼观花

我现在在临圣教,差距太远了

建议:1.停止临圣教序;2.选唐人墨迹/宋人墨迹/元人墨迹某一家(自己喜欢为准)做精准对临,每日精临1-3行,字径接近原大或稍大于原大。三个月下来会有大不同。

书谱,一直以为是和机器人聊天,和人沟通好很多。

学会铺开笔毫,不然和钢笔字有什么区别?

每日精临1-3行,字径接近原大或稍大于原大。

起笔/行笔/收笔/提按,将是你未来半年重点攻克的技法。

米满囤

王铎

是不是扭动的有些多了?

王铎本人对技法的要求极高,所以细节也要关注。不要只看个大概,只管自己写得痛快。

大字求气势,而难在精致。小字求精到,而难在大气。

历史鱼儿

临书谱

非常棒的临作,细致到牵丝。对你来讲,用笔没什么难处。或许可以试着创作,或许可以把帖临得更有想法点呗,反正别被锢住。

如是楼

郑文公。马鸣寺。

嗯,马鸣寺碑如下:

耕墨

最近在临圣教,请指教!

不错,给你推荐一篇文章:

你和王羲之之间,只差了几个孙过庭!(看到一件临作想到的)

需要说的是,你比文章里面那位功夫好多了,但得往出再迈一步。

思樂軒主人

最近在练兰亭 因字贴不在 背临前边一小部分,望指正

换个帖吧,你把兰亭不该学的都学到了。(得罪了!)

包存民

开心就好!

匿名

感恩老师一路的引导与开化,学生从这里收获很多,我学书一年,主要临习书谱,对基础笔法有浅浅的认识,创作谈不上,也不知无从下手。欣赏水平更是捉襟见肘,除了书谱分辨不出哪些东西是该学的。看别人的作品也不知如何评判。

前两幅是别人的作品,我看不懂。下面这幅是我临习的书谱,恳请老师百忙中给予指导,学生感激不尽!

首先,离前两个人远一点。

其次,你走的是正路子,临得也很不错。

第三,书法的审美岂是谁人都可以理解的?没有经历都是空谈,所以你就往深入的临帖看帖,看古人,看当代高手,交流,慢慢你就会有一些观点了。

第四,审美是很个性化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所以自信点。而对江湖字,不谈审美,只有敬而远之。

你这个程度,要去多总结规律,多去开眼界。不要囿于帖,计较一个笔画的得失。

感恩的行者

临王铎,请老师们批评

我帮临帖之高手也,先点赞!

只不过,比原帖更挤,细线条缠绕更多,再加上轴线摆幅更小...欣赏你的临作时,是否有一种压抑感?所以是否考虑对空间再多关注点?

原帖如下:

猫猫咪

谢谢,这样最好。最近在临乐毅论和圣教序

加油!我愿与你一起进步!

高翔

正在临李晖仪墓志,这个碑刻发现较晚,其风格有篆隶笔法,楷书颜真卿结构,临写时感到楷书的开张,篆书藏锋,隶书的率真,魏碑的沉雄,好碑文,临的很过瘾。

别有一番风味!你临得过瘾就好!期待更成熟的作品!

欠区京王由辶

我在临张黑女和阴符经

蛮好的搭配,坚持哦!~

醉墨散人

和米芾相比,你写得清和帖,字形上比他更有趣味。他只不过在用笔上比你更熟练厚重老辣一些,章法上就不说了,你俩人这幅字的感觉就不一样。所以,不妨先再锤炼一下用笔呗~

笨神

工作忙,偶尔水写布画画。有了作品一定请多指教。

好,我等着。

望月怀远

正在临王羲之的手札,请指正!

用笔和线质都挺到位,忍不住为你点赞!

如果非要挑毛病,就是结字和章法比原帖略松了。????????

郑浩树

最近在临雁塔圣教序,有一个疑问,应该临多大的字为好啊?

原大,或略大于原帖为宜。

敦睦堂-李杰生

喜欢是新鲜感,而爱是归属感。

——许灵子

煮酒屋主人

小编好。最近临苏轼,米芾,一直关注你们,感谢!

感谢!??

临的很棒!点赞!

米帖比苏临的更好!祝创作顺利!??????????????

文 午

临米帖,趣味无穷。临帖帮,与您相见恨晚。

好吧,以后分享点临米的文章~

张鈞

苦於一人練字沒有方家指點,所以迷茫中困苦,該感謝臨帖幫才是,從中讓我受益良多。老師辛苦!請指教一二!

楷书写得蛮好的!~圣教序临得太简单了,可以找一本墨迹训练训练用笔的丰富性。或者就走魏碑/汉碑大气雄强一路。看你的喜好了~

春水流淌

力命表,这个帖放大了看很惊讶。 楷隶结合,古、雅自然,还有点行书味儿。有人说自唐以降晋之笔法已失传,但仔细看此帖能看出些端倪。如横的收笔,变化多,褚的阴符经、颜的刘中使帖在收笔中可寻。挫、蹲、按等技巧很自然,决不是描着收笔。

对里面 “陈”这个字印象比较深,韭花帖 中的一“陈”字极象它。可见书法之传承,因为杨疯子的韭帖脱于大王,大王又习钟。

此帖中的“谋”字也极好——结构,歪的。论字之歪,争座位、自书告身帖、杨疯子、老米莫属。想不到在力命表中也有。钟的它帖中当然也有,在力命表中尤可爱。

此表中的折(横折)笔(也包括口字旁)在兰亭、韭花中也可见到,某些钩具隶意甚是可爱,而撇捺较开张。有心的朋友可揣摩一下,不多说了,到此吧。 谢谢!

认真看完每一个字,非常受益!

我想说的是,读帖,真的不是看个大概,是要讲感受的,而且能够明确的把感觉说出来,无论是感性的评判,还是理性的分析,总是会把一个技法或者意象能揉碎了再吸收化为自己的东西。就像这位老兄这样读帖就是有效益的,临帖自然事半功倍。

感谢老兄的分享!为你点赞!

刘险峰】

元暐墓志,请多指导,感觉临得不好,不敢多说话。

还不错了,小字墓志很流行,可以写出来味道,建议多看看一些当代高手的同类作品,写得有些拘谨了。

润雲

雁塔圣教序帖我也有,但临的不多

熟手了!用笔很扎实!

圣教可以放放都没事,在书谱上深挖,特别是结字/章法上多去观察,找到变化,空间上的东西,需要先去发现,然后再训练。

米家山人周德慧

我刚学习临西峡颂,找不到道,很难过。不会用笔,也不知道怎么下手临,能指条道吗?跟谁学习呢?

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

直接上手西峡颂是挺难。

入门建议从楷行草二王一路入手,锤炼手上技巧的丰富性。然后再去写碑会比较容易,因为碑你看不到用笔,如果零基础写碑,就怕”仅得点画耳“。

如果非要从汉碑入手,建议先写法度严谨一路的,比如曹全/礼器/乙瑛/史晨等。然后张迁碑/西峡颂。(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另外,对书法临帖帮回复”隶书视频“有一套名家教程送给你。

@悠然哉

请老师斧正

用笔老练,书写性好!点赞!

对帖再深入解读一下,找出来字组,把节奏变化再写出来。

@宝书

多看视频,多看视频。

还不错!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你不要放弃!

目前最重要的是——多写。

起步,写不像很正常,

重要的是对笔尖有越来越多的敏感性和控制力。

和学骑自行车是一个道理。

@水云间

您好!最近我在临书谱。

我的问题是:

铺毫后笔锋是散的,收不笼,是不是没把笔提起来?

你好!

笔锋散了收不拢可能会有几种可能:

①按的太死,笔太小,已经按到笔肚子底儿了;

②笔不好,没弹性;

③没墨了;

④没有调峰。

所以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

针对①:别按到底;

针对②:换个质量好点的笔:

针对③:蘸墨;

针对④:学会转腕/捻管/空中顺势调锋使其聚拢,或者轻微提按使其聚拢,或者在毛毡上/砚台上舔笔,只要想办法聚拢就行了,没有规定性,也不犯法,更不会有人报警,只要运笔的时候,动作是连续完成的即可。

祝顺利!

@南山豆丁

眼下学田楷的人咋那么多,学柳体的人除了我,还有吗?网上连个视频都难找到,《玄秘塔碑》临了一遍了,提高太慢了,谁有完美的习字方案分享一下,到底怎样临才能快速提高?/::

咱们是小帮派,提田楷小心本帮被灭!

你的柳楷已经上道,就是结字你自己把握不住。

你知道为啥没人写柳楷吗?柳公权把楷书已经写到极致了,唐朝以后,你见过柳楷大家吗?(唯启功先生一人而已?)

嘿嘿...

高效的方法是,你好好对字形做做分析和总结。

视频|四个步骤,让你快速提高临帖效率!

@拓荒书画室邱千源】

还请老师们指点迷津

用笔/书写性/线条,都很好!

或许可以去研究下结字呀/字组呀/整体感呀什么的。

关注下整体吧。挺热闹,就是稍微有些乱。

@雪之独舞

石门颂,线条质量老不好

写写散氏盘?

@塞北江南

卢兴山?的行书。

谁???

@吴德发

我现在临文征明前后赤壁赋。

加油!我支持你!

@Ning

小编,你好。这一段时间在学习《集字圣教序》,刚开始临帖而已,搞不清笔画的粗细及字体大小,不知如何下手,请问到底该写多大的字?是照着原帖大小写?还是应该大一些?请指教,谢谢!

找个墨迹的字帖学吧,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圣教序不适合初学上手。

对临一般字是原大或略大于原大(大概2-4cm吧),因为一开始追求的是精细,技法上一开始先要一直做加法。

@张亚龙

老师:您好!我在临写石门颂,比较喜欢其字型宽博笔划自然的风格,但临写的死板,请问如何提高?另还想再从隶书往前追溯学习,选哪些碑帖好?谢谢!

你的控笔能力还是很不错的!点个赞!

石门颂只能取其意。仅学石门颂显然很难。

汉碑还是很有多风格类型的,需要有学法度的,辅之以学意象的。

路子其实很多,可以学汉简,可以学大小篆,看个人喜好了,建议找一个懂篆隶的老师指导。

@佛力禅心

您好老师我在临《散氏盘》。感觉奔放舒展。但是,对于临帖总觉不得法,金石气不够,线条扁平,好像提按不够到位似的,请老师指点,谢谢!

金文的大小错落让你写的很自然,这个很好。

线质也没你说的那么差。

手生,控制不好笔,起/转/收。用笔不要那么糙,苍茫不是粗糙。

用笔不难,多看别人怎么写得,特别是高手。

@dream

作者是女生吗?好秀气,好灵动。

起笔的牵丝不要太刻意,而是顺势过来调锋蓄势,字形再扁一点~

@微蓝

欢迎老师批评指正

未来三个月,只要能坚持每天写,对你来讲,每天都是进步!

@云水禅心

本人最近一直以临习圣教序为主,兰亭序为辅。在临候感觉有些字好像从来没有写过一样,有时候感觉不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找不着感觉的时候就换一换帖临一临别的调节一下,欢迎帮主书友们批评指正

,感谢帮主提供这个平台。

对书法的热情,已经洋溢到字里行间了。感谢您的支持!

临帖帮喜欢说实话:你把自己的精力分散的太多了!这几个帖,打眼看都临得还行,但经不住仔细推敲。你说你找不着感觉就换帖调节,恰恰不该那样!正因为那样,你都会是只抓到皮毛。一个帖中,你没攻克的问题,换一个帖,你照样存在同样的问题,浪费的只是时间和笔墨!

临帖到一定程度,不要有”感觉论“,一定要把问题明确了,到底是用笔还是结字,技巧还是思维?要搞清楚,然后做一个目标去攻克。

找到临帖的阶段性目标去攻克,是对你最好的选择。智永/孙过庭/米芾/赵孟頫,你选其中一个人的一个帖,深入临上一段时间,不要换帖不要创作。

言辞激烈,句句掏心,勿怪!

@maire

我临的书谱请老师指教

写的很不错了,用笔稍微生拙了些。每周选三行精临,大面积临帖只是在做横向的复制,没有纵深的解决问题。

用笔要活,关注起收笔的呼应关系,找到书写节奏。

@昕原

“大唐水多?”

学过多宝塔,临过兰亭序?

下半场——精耕细作!

@tiger

帮主好!我在临散氏盘。体会是原帖线条很质朴浑厚。疑问是,用毛笔很难表现的完全一样,临摹时是否要追求与原帖的线条尽量一致?有没有特殊的技法?谢谢老师!

碑学一路,不必追求一模一样,而是找到苍茫的气息。

用笔要找到和纸面的摩擦感,线条找到毛糙感。

@凉马山庄

这主意好,我是第一个最忠实的粉丝,一直关注贵帮,受益匪浅!帮主万福!

什么都不说了,努力做得更好!

”我干了,你随意!“

@LRH

临书谱呢,初学书法感觉很难,后字的不完全折总是写不好,望老师指点老师,不完全折,这样写对吗?

嗯,邱振中《书法167个练习》中提到这个形态的用笔,外圆内方,手上稍有小提转过去就能出现。

@王政

本人一直对笔法很纠结,一直在摸索探究中,烦老师给指点下我用笔的一些弊病,感激感激!

你这么随意写下去,还会纠结一阵子。

@

老师您好,我最近临的书谱,一遍尚未临完,疑惑有的字不知道是怎么绕的?

流,遗笔顺不清楚:

最简单的就是看别的字是怎么写的,流这么看就很清楚了:

别人”遗“是这么写得:

没见过再多一横的写法,而且写起来挺不顺。所以,中间多了那一横,或许是孙过庭誊抄多出的一笔。你可以第一笔写,可以不写,也可以两点之后接那一笔,然后再一横。临帖是临帖,创作是创作。

临帖帮,乍一听像是个帮派,大家都唤鄙人帮主,实在是...挺开心的!~

其实这个帮字还有含义,比如帮忙,你临帖,我给你帮忙;比如是个量词,形容我们这帮爱临帖的人;也比如物体的外围部分(鞋帮?),就是可以依靠的部分吧...

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期待你的留言。

因为编辑/撰文还需要时间,所以如果发现你的问题没有入选、如果你还有困惑,也可以下方留言评论!我们继续探讨,决战到天亮!

期待下次更多、更好的互动吧。

祝君:书艺精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统学书法《集王圣教序》之 007笔法和章法特点概要
就碑写碑,是学《集王圣教序》的大忌!
临帖要首学王羲之
褚遂良 楷书《倪宽赞》
张充和谈写字:写楷书要记得草书
写《圣教》易俗?原因在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