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本将心向逻辑

现在的大学生及研究生,至少都念了十二年的中文,也经历过不少考试。但他们有时连一个短短的活动通知(如打球、聚餐)也都写得别别扭扭的。这种通知不是很简单吗?只需写明时间、地点、目的、参加方式及欢迎参加而已。一个通知都写不好,更不要说写读书报告或论文了。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尽管满腹经纶,或心有千言万语,别人总要经由他写出来的或讲出来的去了解。表达能力不佳,不外是人文素养或专业素养不够。学生读书的主要目的常是考试,而在短短的考试时间以及阅卷速度的限制之下,能考的题目形式是很局限的。再加上多年累积的考古题,对学生应付考试提供莫大的便利。因此一路过关斩将下来,一旦评量的方式不是他所熟悉的,如无考古题,或要做个口头或书面的报告,他便惊慌失措了。
  
其实不论人文素养或专业素养,一份报告要使人易于接受,是要靠有条有理的表达,及理性的说服,而这都有赖逻辑训练。这仅是报告的表面呈现方式。一个研究工作者,在探讨一套理论之前,总要先猜想这套理论是否正确?即是否合乎逻辑?而研究步骤的规化,也都要依循一套逻辑程序。这就是为何我们要强调逻辑思考了。对想法觉得愈来愈合于逻辑,便产生信心,才着手将想法付诸行动。这便是由思想产生信仰,由信仰产生力量。
  
有些学者可能对他本行的学术论文写得有条有理,但对非他专业的方面便常写或说得杂乱无章。这种现象本质上还是逻辑训练不足,没有真正了解逻辑的内涵,与学生国文成绩很高,但连个通知都写不好是类似的。所以我们要的逻辑是“通识逻辑”,也就是整个思考方式都是逻辑的,而非只能写高度合乎逻辑的自己本行之学术论文。
  
有人以为逻辑是西方的产物,而中国古籍中,一向较缺乏逻辑思想。古籍浩繁,我们也无法一一查证。以论语而言,多半是一些孔子对某件事的看法,譬如说里仁篇:子日“德不孤,必有邻”,这是典型的论语章句,无所谓逻辑对错。孟子虽较多辩证,但在逻辑方面的表现,也未胜过论语。如请看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这也是典型的孟子章句,虽一付辩才无碍,且用到“必”、“是”、“故”等字眼,但却非逻辑推导出的结论,而是主观的陈述。
  
这类例子其实不少,如在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之师说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不愧是文以载道,一付要以理服人。但有二“是故”,仍是主观的陈述,无法由之前的理由推出。而由前二段也看不出为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就导至“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这种说理法,就是由一套看似环环相扣的议论,跳到所要的结论。一开始的议论大多是主观的陈述,也还无妨,反正每个人都可各有看法,只是依据那些陈述,是无法产生作者所要的结论。此正如有人长篇大论地说明在古代非洲的鸡有3只脚,你正在半信半疑之际,他便接着说所以今日非洲的狗有6只脚。这“所以”便不知是怎么冒出来的。
  
古籍里尚有一类是所谓强词夺理或机智式的说词,也并非注重逻辑上的合理性。世说新语里便很多这类的例子。如夙惠篇里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洛下即洛阳。世说新语言语篇里亦有一类似的例子。钟毓、钟会二兄弟去见魏文帝,毓面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像这类的对答,所注重的并非逻辑推演,而是机智应答,如果仔细深思当然都是不堪一击的。如某大学应用数学系的系刊上有一则名为无限大与鬼的“短文”,全文共只有四个问句:你见过鬼吗?你见过无限大吗?你相信鬼存在吗?你相信无限大存在吗?在四个问号下,有些人便糊里糊涂地落人作者的陷阱。其他所谓名学、墨辩、因明及演连珠等,其内容也都经不起严密的考验(见王九逵(1998))。
  
当然,古籍里也不全然都没有逻辑推演的例子。如四书大学的第一章,讲大学之道,便是一个不错的合乎逻辑的例子。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除此之外,古籍里具有逻辑思想,或论理合乎逻辑者,并不多见。再加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连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墨子的杀盗非杀人的诡论(paradox或称悖论),后来也少见了。要知这些虽只是诡论,而非逻辑辩证,但总算还能诱发一些逻辑思考,让人练习找不合理处。如今连这些也没了,韩愈还是好的,他的许多论辨文仍是无懈可击的,后代许多文章,不仅是逻辑不通,连诡论都谈不上。因此不少学子,十年寒窗,虽饱读经书却缺乏逻辑薰陶。即使体会到逻辑之重要,知道有逻辑是好的,没有逻辑是不好的,但在运用时,却常因未能正确掌握逻辑的意义,反而自暴其短。至于不擅长逻辑者,虽讲得义正辞严,但却毫无可取处,也不足为奇了。

摘自《数学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习练《天时地利人和》孟子这是孟子写的...
《孟子》里的10个成语典故,寓意深刻,值得收藏!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_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人...
隶书新作·孟子论“天时地利人和”(每日一品第1686期)
古文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