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传案件材料,莫做案情汇报!没有制度程序保障的汇报是雾里看花

引子

日常工作当中,经常有办案单位的兄弟打电话或者当面来汇报案子。说得委婉一些是:咨询一下,给个意见和建议;更直接就是,把案情说完,问你怎么办?

我的做法是一贯的:不传材料,莫做汇报。

把你所办案件的所有材料传过来,把你办案单位和主办民警的办案意见呈请过来,看了材料之后,我会结合办案单位的意见给出自己的审核意见,究竟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或者需要补充完善,再做沟通。

因为法制工作的特殊性,案情的汇报会听得很多。

前面说的办案单位办案的兄弟经常会来电话或当面汇报;我们自己在审核的时候也有一个三人小组,有一些吃不准的案件也会三个人碰头一起拿出意见;我们每周还有集体的案审会;各警种分管领导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参与一些案情的分析会、讨论会;重大复杂案件还会提交执法委员会;有些检察院监督的案子或者提前介入的案子,也会跟检察官经常的讨论案情,案件进入起诉阶段,无论是补充侦查还是起诉意见也会和检察官一起沟通探讨;一些领导关注的重大案件,也可能在政法委的协调下和检、法、司等各个部门一起来进行讨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协调会……

案子有这么多的共同介入的场合和机会,看起来是兼听,兼听则明!?

实际上很多的案情汇报会是听不明白、搞不清楚、甚至是乱下结论的。

案情汇报会主要就三个内容:讲案情,做分析,下结论。

一般情况下,办案单位主办民警讲案情的时候,就是在讲一个故事,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演绎,把案件的这个故事讲清楚,把办案的困难讲清楚……参会人员,做分析的时候,就是引证法条、法理,引经据典,结合以前办案的经验、教训,给出意见、建议;最后,由领导作总结,拍板下结论。

什么都好讲,什么都能讲,什么都讲了,但是,就是不讲证据。

讲案情不讲案情的证据,分析的时候没有分析的证据,最后得出的的结论,可能也没有证据去证明。

在这种案情分析讨论会上,除非是有明显有违常理的地方,我们会凭着经验去追问几句。一般情况下,没有办法对汇报人提出质疑。一是怕破坏单位之间的和谐氛围,要给办案单位和办案民警留足面子;一般讨论会上也不能去进行辩论,这样一定是时间拖长,一旦争执不下,不利于领导现场拍板决定,也是工作“不成熟”的表现。

所以,这类的汇报会,注定是信息不对等、不对称的。

办案单位、办案民警对自身办案建议有利的会多说,不断予以强化;而对于自己办案建议不利的,就少说或者不说;甚至有些是杜撰、裁剪材料。因为没有看过案卷材料,你也不能他们说的不对。案情会上,实际上就是不讲证据,不讲关联性,不讲逻辑,不讲排他性。而这些正是我们法制审核、审查的点,事实在哪里?有什么证据证明?一旦延展开了,这个案情的分析、讨论会就搞不下去了。所以,多数情况下还是要按照讲案情、做分析、下结论的程序,领导也很受用,情绪感染,激情拍板,做出结论,体现出效率和权威。

我们法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执法监督。

特别是在刑事诉讼当中,我们对接的是检察院和法院,检察官和法官现在都是员额制,他们也有办案责任制,需要有在案证据来指控犯罪,作出判决。检察官不可能通过讲故事、做分析来指控犯罪,法庭也不可能通过讲故事、做分析来作出判决。需要的不是你如何去汇报(陈述)事实,而是用证据来证明事实。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最终,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指控意见和法院的判决书都要引用这些证据,而且,判决书还需要公开,接受监督、质疑。

而我们的案情汇报会缺少了证据原则、庭审规则和辩论规则。

我们经常说刑事诉讼要“以审判为中心”,实际上,以审判为中心我觉得不是以法院为中心,而是以庭审为中心,实际上就是以证据为中心。通过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通过当事人,甚至办案人出庭作证,通过直接的言辞质证、质疑来落实庭审的实质化。我们的案情汇报,正是因为缺少这些制度、规则的保障,使得汇报的时候,我们无法对汇报人进行质疑,甚至出现杜撰、裁剪材料和事实。汇报人通过自身的选择性汇报,把案情引向可能错误的结论。

没有制度、规则保障的汇报,个人觉得是会放大人性之恶。

通过人性当中难以避免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靠性,是无法实现正义的!案情不能建在建立在这种不稳定性、不可靠性之上,而应该建立在制度和程序之上。

所以案情汇报就像是正义之雾,雾里看花,有美感,但是不真实。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和程序来进行保障,使得公平正义真正开花、结果。

我发表这样的观点,很多办案的兄弟肯定会反感说:就是对我们办案人员不信任呗。

实际上用不信任、质疑的态度去进行的监督,才是真正的、实质的监督。说客气话,做老好人,实际上是对当事人的不负责任,是对案子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我们办案民警的不负责任。一旦出现执法不当和执法过错,甚至出现冤、假、错案,倒查追责的时候,再去说法制没有提醒,没有监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通过制度和程序,才能解决人性当中的侥幸、懒惰等各种不良习性,克服主观恶性,去实现公平正义。我们办的是案子,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他们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检办案心得——会做事,才会办案
刑事案件汇报技巧(实务)
这份《律师保命指南》,请收好!
打官司中,律师的能力重要,还是人脉重要?
检察实务丨李斌:检委会汇报案件的方法与技巧
初级律师的成长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