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什么化为了蝴蝶,而不是别的东西

梁祝的故事最初可能是一个义妇的故事,经民间传播加工,不断创作成我们现在熟悉的梁祝故事。(详见祝英台为什么不和梁山伯私奔呢?)

一个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总是不断被增删修改,人们会把他们的愿望加进故事里去。梁祝的故事是一个悲剧,但我们无法接收彻底无希望的悲剧,于是给它添加了一些希望和慰藉,就是最后的死则同穴和化蝶。

《诗经》中早有“毂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句子。活着不能在一起,死了也要埋在一起。这句诗定义了爱的誓言和决心,是从那之后直到现在都没变过的。《乐府诗集》中有个华山畿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个男子,从华山畿去云阳,见客栈里有个女子,他非常喜欢,但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最后就相思成疾,病倒了。下葬的时候,灵车又从华山经过,等到了那个女子的门口,牛就不走了。女子出来说:你既然为我而死,那我还能为谁而活呢?如果你真的怜爱我,就请打开棺材。于是棺材就真的开了,女子投身入棺,棺材合上,人们怎么都打不开了,只好将他们合葬。

这一段故事和梁祝何其相似。只不过一个是棺材经过女子门口,一个是婚车经过男子坟墓而已。

后来华山畿的故事还有演绎,《诚斋杂记》中,这个故事增添了一些细节,其中一个就是,男子死的时候,要求送葬的灵车要经过华山女子门口。而《梁祝》中,梁山伯临死时,也要求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车必经之路。

梁祝故事合葬的情节,大概与华山畿的故事脱不了干系。但是合葬并不使人满意,虽说是“死则同穴”,也算达成了永远在一起的愿望。但毕竟是死了,埋在一块,那有什么用。人死如灯灭,死了葬在一起,并不能让人感到安慰。这对人而言终究是个缺憾。

人们希望,他们死了并不是就没了,而是虽然他们死了,他们的爱还在延续,他们还存在,让我们能感受得到。于是相爱的人死后,不仅要合葬,还得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让人能感受得到。这样才能使人得到安慰。于是才有连理枝,比翼鸟的期待。

《搜神记》中有一则故事,宋康王看到韩凭的老婆狠漂亮,想要据为己有。韩凭被逼自杀了。他老婆偷偷把衣服都弄腐掉了,跟随康王登高台,趁机跳下去了。有人想要去拉住她,但因为其衣服已经被弄腐了,拉不住,纷纷化为蝴蝶了。其原文是这样的

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蝴蝶。

而在冯梦龙《喻世明言》“刘秀卿义结黄贞女”的开场故事中,梁祝化蝶的描述为

众人 征 其衣袖 , 如蝉脱 一 般 , 其衣片片而飞 。 再看那飞的衣服 碎片 , 变成两般花蝴碟 。

情景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化蝶这一段。大概是有韩凭故事影响的。至于为什么情人要化为蝴蝶,这大概同情侣比作鸳鸯的原因一样,蝴蝶都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的。“复此从风蝶 , 双双花上飞 。寄语相知者 , 同心莫相违。”

梁祝最终合葬,化蝶,总该到此为止了吧。看上去是这样,但我们就是那么贪心,合葬化蝶算是一种遗憾的补偿,但总归不如现世夫妻来的实在。于是在梁祝的故事流传中,就有满足人们大团圆心态的结局。

在那些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还魂复生,结为夫妇,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筝《化蝶》梁祝最精彩部分,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故事
梁祝化蝶
梁祝,哪只蝶是祝英台?
梁山伯和祝英台生前没见过面,死去却真的化蝶了,成就永恒经典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
蝴蝶的文化意义 (贾增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