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 | 深圳读书月2017“年度十大好书”

托马斯·贝里(1914—2009),当代西方著名的生态思想家,是全世界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下文为托马斯·贝里为《地球正义宣言》原版书所作序言。标题为编辑酌加。

我们所知的世界

正值一战结束后的20世纪初叶,奥斯瓦尔德·斯彭格勒完成了一本著作,名为《西方的没落》。这本书研究了人类历史进程中逐渐兴起的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发展、成熟和相继的没落等问题。以对过去的调查和当今世界的洞悉为基础,奥斯瓦尔德·斯彭格勒首次提出了这一清晰的论断——就事实而言,我们的西方文明正处在衰退过程之中。

《西方的没落》

除了1914—1918年一战期间的荒芜之外,该书在欧美掀起了轰动效应,因为勃兴于19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一连串惊异的“先进性”发展。当时,“先进”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明词谱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词汇。依靠新发展的工程能力,我们可将钢结构大厦伸向苍穹;依靠电能,我们能在夜晚点亮所有的地平线;依靠汽车和飞机,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心态去旅行;依靠电话,我们能与万里之外进行魔幻般的沟通。科学研究赋予我们征服自然世界的能力,而这在之前的数个世纪中,人们却不曾抱有丝毫幻想。

从这些成就来看,似乎有充足的迹象表明,一个全新的、辉煌的西方文明时代正在变为现实,而并非西方世界处在衰退阶段。然而,斯彭格勒能够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科学技术无论多么异彩纷呈,这仅是外表的光鲜,而内在的生命及文化创造力却几乎消亡殆尽,灵魂已不复存在。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规模,无论汽车和飞机、电话和收音机如何精妙,也无论我们的大学、医校、工程技术发展得多么辉煌,生命所赋予的精神都已不在了。

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失去满足人类自我实现能力的文明阶段,这种文明将极度损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命系统。土壤、降水、空气都将受到污染,在森林、草地、大地之上漫步的各种生物都将遭致毁灭。他们再也不会唤醒原本具有的那种庄严意义。

《夜游者》(爱德华·霍普,1942年)

灵魂的不复存在和相关生命意义的失去被这一时期的美国作家所认识,尤其体现在辛克来·刘易斯和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关于当今美国人生活空虚的描述中。后来,对西方文明中内在生命空虚的认知经由存在主义作家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塞缪尔·贝克特,以及美国的田纳西·威廉姆斯和阿瑟·米勒等作家之手而在欧洲受到重视。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保持文明(或者用斯彭格勒的术语就是“文化”)活力的典型做法是组织程序的增加、技术进步以及劫掠自然世界的新方法。自勒内·笛卡尔(1596—1650年)时代以来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攻击一直在加剧。我们伐没了森林,我们开垦了北美洲大平原,我们将阿巴拉契亚山脉顶部夷为露天煤矿,我们将大地铺做高速公路和停车场,我们向北大西洋海域投下天罗地网,血袭了浅滩的鳕鱼,我们向内陆大江大河上抛入了巨量的混凝土,最后建成了600英尺高的水坝。所有这些工业项目使20世纪的人类西方文明成为技术和工程的杰出时代。

阿巴拉契亚山脉里的煤矿

还有在经济领域,我们组建了大型全球联营的企业、贸易公司,以扩大我们能控制的自然资源范围,同时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进程。通过非常广阔地拓展控制力,这些公司现已能够提供符合这个星球上所有人类生活方式的环境和物质。现今人类已在公司制运营环境中而非大地动力系统中探索自身及生活方式。

显而易见,因为我们已经在西方文明工业化阶段的形成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我们依然认为西方精神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一直是阻碍我们前行的障碍。现今,我们已经从灵魂强加给我们的审判中解放了出来。借助先进的工程项目和无穷尽的发明创造,如1870年代托马斯·爱迪生在新泽西州研究室中的发明创造,现如今,我们能够如操控机器般地应对整个世界。

从对人类的益处看,人类控制的机械化世界将周遭世界视作供人们利用的巨大自然资源宝库,而不是体验山川、大洋之奇异,草地、鸟禽、林地生物之大美,人类灵魂孤独和身体病变之愈合的神圣、庄严表征。

纽约夜景

伴随着城市的光污染,我们失去了布满月亮、星星和神秘星球的夜空所带给我们的静谧和震撼。我们也不再感受到自己身处于偌大的圣洁宇宙之中,在这一圣洁宇宙中,随处可见人民以各异的礼俗将自己嵌入其中,并以此来表征自己,这一圣洁宇宙激励着不同种族的人们,并启发着过去早已存在的伟大文明。而正是这些源泉产生了伟大的精神引领、艺术、音乐、舞蹈和文学作品,使人类心灵得以体验最为彻底的满足。

这就是宗教、法律、医学、文学、科学和历史等尊荣的职业获得它们最深刻意涵的场所。然而,所有这一切都被彻底地改变了。令人称奇的是,这一失去灵魂的叙事却被讲述成了巨大的收获、自由解放、启蒙运动和奇妙的文明化成就。一种新型自由正被体验着。人类的思想可以推动新经济、新工程、新科学的发展。“发展”一词经常应被写成“发展的破坏”,既然在工业化场景中人类的发展同时意味着对自然世界的毁坏,那么我们应当步入工业化发展的转型阶段。在工业化世界中,绝对不存在不产生相应破坏的发展。迄今,在我们伟大而时髦的自欺骗局中,我们已不愿意在同一措辞中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在当下人与地球的困境中,这种自我陶醉已身处中心位置。

在这种意义上,没有可持续性的内在原则或灵魂的世界已经成为关乎自然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之场所。这种新情势的最大好处就是发现了宇宙和地球产生的历史过程。同时,我们对地球在微观相和宏观相两个层次上的运行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的确在能力范围内获得了应对人类遭受的、长达数世纪之久的各种疾病的能力,而当时,人类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认识一知半解且没有治愈的能力。

然而,这种情势的病态在于,我们已然放弃了与地球亲密无间的一面。在新工业化世界里面,我们知道了比以前所知更多的关于地球和宇宙的知识,而且我们不再如初地与地球紧密关联。科学的见解没能阻止我们毁坏森林以及污染空气、水和土地的步伐。我们精通的关于大马哈鱼的生物学知识——大马哈鱼每年需要自由游过哥伦比亚河去产卵孵化下一代——却不能阻止我们对大马哈鱼产卵的追逐,使它们的数量由多变少,也不能阻止我们通过工业文明所需的大量筑坝建设的方式造成某些大马哈鱼种群数量锐减的行动。无论是自然世界存续的需要,还是自然世界带给人类惊奇和灵感的需要,都不能抑制我们满足短期工业经济需求的行动。

伴随着知识的无限延伸和技术力量的进步,一个傲慢的断言横空出世:我们能够应付人类活动所阐释的任何困难。我们自己将成为世界的参照中心。世界万物都是为了人类,而人类就是为了自己。我们拥有研究能力,我们能够很快地获得科学和工程技术所需的教育。宗教早已被从对自然世界命运的关怀中剥离了出来。一个极大的需要就是能够对损害自然的行为予以授权的法律框架,其合法性基础可在美国宪法中觅得最原初的表达,那就是对拥有财产权的公民的赞美超过了政权建立后历史上的任何事情。困难并不总是精确地与人类的权利相伴随,而真正的困难是,任何非人类生命体都没有被授予权利,也没有给予保护。

最初,美国宪法无疑是一份为了人类的发展进步而制定的文本,而没有对天地间其他力量的特别关注。在增加了前十条修正案的《权利法案》中,有一份详细的个人权利清单。人类最终变成了自行证实的个体和政治共同体。这种自证有效的情形是贸易、企业主联盟借着法律审查权而被创造并沿袭下来,并逐渐延伸到人类劫掠自然世界的有效性证明。

人们应当看透这种自证有效性情形背后的病态,因为人类没有权力将濒危物种拿来作为生活之需,也没有能力使石油或其他我们即将用竭的自然资源恢复原样。而正是这自毁式的嚣张气焰可能会使一个社会运用权利工具毁坏大自然给所有生灵提供的一切,一旦毁坏已经发生,那么,天地之间,甚或自然界自身也没有任何力量对其加以补救了。

如下做法可能是合适的——如果人类最先制订的宪法序言能开宗明义地表达这一清晰的认知,即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和福祉仰赖于更大的地球共同体的福祉,藉着它,我们才可获得生命并不断繁衍生息。这样的声明应当附随另一个声明——呵护这个巨大的地球共同体,是建立国家的基本职责。

更加合适的做法也许是将这样的声明公之于称作联合国的国家集合体中。当下,每一个国家成员都将自己标榜为一个“拥有最高主权的”国家,也就是说,由宣称自我标识的国家性盟约结合而成的民族,在具体事务的处理方面受到其他非世俗力量的影响。目前,联合国自身是世界上许多独立国家的结盟,其职能在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提供一个在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互助协作的平台。而与自然世界之间的任何关系,或与其他生命形态的关系均没有涉及,甚至连我们生活于其上的这颗星球也没有提到,这颗星球孕育出了我们和我们拥有的一切万物。

半个世纪以后,当各个国家在这些能力范围内履行职责时,国内及国家间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依然是这个世界的当务之急。然而,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在地平线上可怕地显现了出来,这就是人类共同体与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之间的紧张关系。奉献于“自然资源发展”的工业文明现已遍布全球。没有国家能够对生存的基本所需自给自足。一些人口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更是举步维艰。但更为紧要的是,地球上的资源正在走向枯竭。

伟大法理:荒野法

科马克·卡利南的这本著作提出了思考地球上人类共同体现状的全新方式。在伟大法理概念中,他描述了横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我们总想使地球屈居在人类自己的维度中、驯服地球,以某种方式将地球嵌入我们自己的机械化操作模式中,使地球臣服于我们而不是我们适应地球。而显然,我们没有成功。

但是,当我们提出如此明确的替代选择时,必须要意识到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人类的现状在自然世界面前最根本的取向。将来,我们依然要依赖于科学技术去建立一种可持续的人类生活方式。一旦调整了我们的视角;一旦我们建立了基本的信赖模式;一旦我们接受了人类在更广世界中关于自身的规则与准则;一旦我们学着去在梭罗所说的荒野中生活并抚育、保护它;一旦我们庆幸能在奥尔多·利奥波德遭遇的活狼而不是死狼的眼里看到凶恶的绿光,那么,我们或许就能够从现代技术的非凡知识中获取适合人类所用的帮助。然而,必须要赞同的一点是,仅仅降低对自然世界的工业消耗,再利用,循环利用,甚或利用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这些并不能满足我们讨论的这种意义上的需要。

已经到以适当谦逊的方式面对地球并改变我们的傲慢的时候了,已经到以感恩的方式把恐惧的地球更替为和蔼的、仁慈的母亲的时候了;尽管是一位严厉、苛刻的母亲;尽管偶尔以饥荒的方式让我们挨饿、用暴风雨袭击我们、在大海里淹没我们,但她会给予我们一个无尽刺激和无穷意义的世界。她会给予我们星星夜空的神秘和意义,会每天用拂晓之光唤醒我们,会供给我们呼吸所需的新鲜空气和种植所用的清洁土壤,会在她的草地里为我们铺展开一大排鲜花。黎明和黄昏时分,她的小鸟会为我们歌唱,而且小鸟在天空中的自由翱翔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这般美好的世界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工业化世界很是不同;事实上,在生机勃勃的荒野世界中,有从她的身体各部位自然地流出的可永久更新的能源。我们需要法律框架和政治结构来明确我们不是通过残忍的工业发展,而是通过鲜活的力量将自己引向未来之路的,而且,法律框架和政治结构是接下来的数个世纪里维系我们繁衍生息的唯一力量。

《地球正义宣言——荒野法》

[美] 科马克·卡利南 著

郭武 译

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出版

2018年1月第2次印刷

本书是生态伦理学的杰作,大地法理学的先声,后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先驱。它不仅是人类认识自己和自然关系的划时代的研究成果,而且包含着未来学术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思想资源,人文社科学者和法律人不可不读。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通识读物,任何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 於兴中

“荒野法”及孕育其中的思想,将人与自然的法理引申到一个全新的维度。在国际社会“荒野法”勃兴的今天,中国法学界及环境法学界应当全面、理性地检视当下环境法学的研究范式,以地球法理学重塑环境法学。本书作为中文世界的第一本地球法理学译著,将带给中国法学圈一股强劲的清风。

——中国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作者简介

科马克·卡利南,是全球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地球法理”新概念的首倡者。

他是一位工作于南非开普敦市的环境法执业律师、作家,也是政府的环境法专家顾问,曾在非洲、欧洲、美洲及亚洲的诸国家工作,推进全球的环境保护。

在环保理念上他遵从托马斯·贝里的思想,在世界各地组织了不同形式的环保工作。他因杰出的业绩入选2008年“星球拯救者:301位卓越环境保护主义者”名录。组织起草了《2010年地球母亲权利世界宣言》。代表作品有《地球正义宣言——荒野法》《地球法理——重建法律和社会的一体性》等。

译者简介

郭武,甘肃通渭人,武汉大学环境法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甘肃政法学院环境法学院院长、教授。在美国佛蒙特法学院访学一年。兼任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环境法委员会委员,及其土著民环境习惯法与人权专家委员会委员。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挂职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甘肃省同人行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在《法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论环境习惯法的现代价值》。

内容概述

在人类活动对地球破坏的程度日趋加剧的今天,我们是否对传统法律治理的效果提出疑问?对人与地球的伦理、快乐的人生是否追问与反思?面对地球日益脆弱的环境该如何确定行事规则?作者深切关怀整个生态系统中地球和全球生命共同体,立足生态法学维度,指出地球需要的正义就在“荒野法”之中。作者长期从事环境法工作,环境实践让他反思目前环保治理手段的单一且弊端丛生,呼吁回归地球法理,并向常规环保理念宣战,提出保护地球荒野的新理念。

本书分反思治理、我们所知的世界、地球治理、荒野之旅、前方地带等五个部分。以蚁丘和非洲食蚁兽为开篇,揭示环境治理的狭隘,解构和批判固有法律的消极性。特别是在地球治理部分,讨论伟大之法、铭记人类的责任、法律权利及其合法性,以及从法伦理出发建构地球治理新思维的意义;在荒野之旅部分,对人类回到荒野,其法律历程是在寻求地球法理、生命旋律、大地之法的过程,在法律与治理改造中逐渐探索达成共同体利益的共享模式;结尾部分,将回归大山作为解构传统地球治理,建设与伟大之法相符的愿景。

目录

第一部分 反思治理

第一章 蚁丘和非洲食蚁兽

1. 蚁丘

2. 一个假设的形成

3. 荒野边缘漫步

4. 荒野法

第二部分 我们所知的世界

第二章 独立性的幻觉

1. 老生常谈的生物灭绝

2. 一些征兆的概述

3. 我们的治理制度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

4. 独立性神话的产生

5. 反思现实、宇宙和每一件事

6. 为何还没有修正我们的治理制度?

第三章 主要物种的“迷思”

1. 待到云开雾散时

2. 人类圈

第四章 缘何法律和法理重要

1. 法律的作用

2. 法律的理念

3. 转换旧有的治理范式

第五章 法律的自负

1. 压制型法

2. 征兆

3. 地球的其他部分被界定为无权利的客体

4. 虚构的生物,享有太多权利但承担太少义务

5. 灭绝地球上的生命是合法的

6. 司法制度易于弱化关系,而非修正(共同体中的)关系

7. 法律否认自己处在更大的语境之中

8. “自然法”的终结

9. 自然之法

10. 为法律疗伤

第三部分 地球治理

第六章 尊重伟大之法

1. 大山

2. 区分伟大法理和其他地球法理

3. 伟大法理的本质

4. 人的属性与伟大法理

5. 伟大法理的特征

6. 从伟大法理中获得指导的意义

第七章 铭记我们是谁

1. 我们来自何方?

2. 原住民的启发

3. 图卡龙族人的宇宙观

4. 从原住民那里学到的知识

第八章 有关权利的问题

1. 认真对待权利

2. 权利的问题

3. 除人之外的其他生物,应当享有权利吗?

4. 我们应该谈论权利吗?

5. 关系与权利

6. 地球的权利

7. 地球共同体成员的权利

8. 侵害地球的权利

9. 人权

10. 理论上受限的人权

11. 实践中对人权的平衡与限制

12. 地球法理视角下的权利

13. 地球权利胜过其他权利

第九章 地球治理的要素

1. 地球法理

2. 法律、权利的渊源及其合法性

3. 辨别对与错——伦理问题

4. 平衡、互惠和正义

5. 地球治理

第四部分 荒野之旅

第十章 寻找地球法理

1. 从汽车中走出来

2. 看看已经痊愈的国家

3. 生态性思考

4. 扭转偏见

5. 从最初的整体性开始

6. 追根溯源

7. 学会如何学习

8. 谨防万能灵药

第十一章 生命的韵律

1. 时间和时机

2. 时间和金钱的专横

3. 原生时间

4. 死亡竞赛

5. 舞出地球的节拍

第十二章 大地之法

1. 神圣的土地

2. 大地作为财产

3. 土地作为权力

4. 土地管理制度

5. 以财产权为基础的土地治理体制之效果

6. 核心关系

7. 大地传奇

8. 远离做为财产的土地

第十三章 共同体的欢聚

1. 合弄与合弄结构

2. 地球共同体

3. 现有治理范式中的共同体

4. 地球治理中的地方共同体,恰如合弄结构中的合弄

5. 规模的问题

6. 作为地球法理渊源的新型地球共同体

7. 地球法理和共同体的权利

第十四章 法律与治理的革新

1. 是痴心妄想,还是切合实际

2. 改变的动力

3. 生态纪,抑或科技纪

4. 从内部开始改变治理制度

5. 打开空间,让地球中心主义文明繁荣发展

6. 拓展人类中心主义的决策程序

7. 限定人类权力的边界

8. 从管理到民主参与

9. 鼓励那些尊重和敬畏地球共同体的实践

10. 废除有辱人格的法律和实践

11. 创立新的调整机制

12. 重排优先顺序

13. 重叩智慧之门

14. 缩短决定与其效果之间的距离

第五部分 前方地带

第十五章 大山之路

1. 回归大山

2. 逻辑

3. 灵魂

4. 行动

5. 路径

补篇 荒野法的勃兴

1. 崭露头角的共同体

2. 找回非洲习惯法之源

3. 印度地球民主

4.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荒野周末

5. 美国的地球法理和地方民主

6. 拉丁美洲

7. 国际层面的地球法理

8. 全球运动的兴起

9. 展望未来

附录1 《地球母亲权利世界宣言》

附录2 《奥斯陆宣言》(草案)

新书速递 | 地球正义宣言——荒野法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书》首发 | 梁治平:我与你:一种法哲学视野中的人地关系
仅仅意识到需要“灵魂”是不够的
美丽的动物世界
地球最后的荒野正在迅速消失,荒野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
世界地球日:私挖乱采的N条好处
地球是人类的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