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赴异国打拼,在时代大潮下这些华侨都不得不返回祖国
userphoto

2023.01.27 广西

关注

华侨农场,一个诞生于已经被人所遗忘的名词。特别是对于不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人来说,更是可能从未听闻,它已经成为封存的记忆,藏在一代人的内心深处。

但是对于这些来自不同的国家的华侨来说,命运却如此的相似:所在国家政局动荡,民族矛盾尖锐,拥有社会财富不占据政治主导权的华人,在欧美反华势力的支持下成了当局缓和内部矛盾的牺牲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华人华侨在那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归国潮。

东南亚排华

这些归侨们大多来自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24个国家和地区,尤其以这些国家上世纪大规模的排华运动时期尤为严重。

东南亚国家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印尼第一批华侨归国至今,为了安置他们,国家推出了国营华侨农场政策,当时全国现有华侨农场84个,其中广东23个、广西22个、福建17个、云南13个、海南5个、江西3个、吉林1个。当时的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必要的就业机会,扶持和鼓励他们发展生产。他们把各国文化和当地人已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带回了祖国,在安置地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文化。

华侨归国

其实中国人远走亚洲大陆东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约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先民就开通了一条到达域外的商旅要道——蜀身毒道 ,也称西南 “丝绸之路 ”。它的主要路线是:从蜀出邛(今四川西昌 ),至滇池(今昆明、大理 ),再向西到保山 ,途经腾越(今腾冲 ),出身毒(今印度 ),往大夏(今阿富汗 )。再伸向地中海 。从那时起 ,中国西南各族人民就开始移居国外,华人商贾到了南亚和东南亚之后亦有留在当地定居。

蜀身毒道

唐宋时期及以后各朝代 ,西南地区的人民到缅甸和其他国家定居的更是有增无减。其中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并留居的。时间到了晚清,鸦片战争之后至1949年间的100多年动荡年代,中国西南出国人数大为增加 。据1931年英缅当局公布的人口状况 ,仅缅甸华侨人数达193594人,其中云南地区移居的就达到了67691人 。

英国海军入侵缅甸仰光港口

在这里以云南举例:滇籍商人每年外出经商打工,逐步形成世代相传的规律,其中大理的白族就出现了以四大商号为首的喜洲商帮。据1980年初步调查 ,云南省在国外的华侨华人约50万,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居住在缅甸、泰国。在各个历史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原因,每年都有一些华侨回国定居。截止1987年,云南省有归侨7万余人,主要来自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国,少数来自日本、欧美及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理古城

195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建立了华侨事务处对 130多名支援祖国抗战的南侨机工进行安置。1952年又安置了102名南侨机工和 160多名其他归侨侨眷。1953年又安置了由泰国、越南、缅甸回到云南的华侨977人。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9年间云南省接待安置的归国华侨、归侨学生共 3000余人,有1200多人安置在云南省内的原籍农村或城镇工矿企事业单位,归侨学生则安排在各类学校读书。

归国华侨

1960年大批华侨归国。云南省新建了5个国营华侨农场 ,并创办昆明华侨补校作为安置归侨和归侨学生的基地 。1960~1961年间云南省安置了印度尼西亚归侨11000多人 ,其中安置在甘庄、红河、太和、平远街 、漠沙 (1961年撤销,归侨迁往甘庄农场)等华侨农场5800人,云南锡业公司1500人 ,东川矿务局 650人 ,其余约2500人安置在云南外贸局外运公司及商业系统和昆明华侨补校学习。

1962年11月 ,印度华侨大批回国,主要安置在云南,其中第一批740人主要安置在太和、宾居、平远街3个华侨农场。第二批664人、第三批670人,主要安置在陆良、太和、宾居、平远街4个华侨农场,少部分安置在云南省商业厅汽车队、省外贸局汽车队、交通厅运输总站等单位 ,部分学生送昆明华侨补校学习。

云南归国华侨在劳动

1964年—1969年,缅甸大批华侨回到中国。从1964—1969年的5年间 ,从缅甸回到云南的华侨达 12600多人 。

1967年受越南国内战争的影响 ,越南的部分华侨返回云南,其中安置在云南的3000多人,有1900多人安置在陆良、宾居 、遮相等华侨农场,700多人送昆明华侨补校学习 ,其余分散安置在工矿企事业单位或返回原籍农村。

云南某地华侨农场

1970—1977年从越南返回云南的华侨比较少 ,人数最多的是1970年仅125人,1978—1981年中越关系恶化,大批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其间3年多的时间内,云南省先后接待了难民和华侨共6.2万人。其中24600人被安置在云南省内13个华侨农场,5400多人被安置在农垦农场,7000多人被安置在红河、文山两州,56人被安置在省属企事业单位。

197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华侨、侨眷出入境审批工作的规定》,恢复了对华侨和侨眷的出国审批;1978年,又颁布《关于放宽和改进出国归侨侨眷出境审批意见》,1979年,又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程序。这些政策出台后,有亲属在香港或他国的归侨纷纷申请移居香港或他国。

海南某地华侨农场

经过几十年发展,归侨在农场艰苦创业、勇于开拓,自己的生活取得了巨大进步。积极融入当地,形成了以全民所用制的农业企业为主,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属性的单位,他们不再是异国他乡的浮萍,已经成为了祖国亿万人民的一份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云南侨情概况
云南大理宾川太和华侨农场 浓浓的侨乡风情
距离大理一小时车程的这座南洋风格小城,出产云南最美味的各种水果!
【和谐边疆】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与特点
天然陈化的发现和盛行
昆明华侨新村,中国面向公众最早开发建设的商品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