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人格与焦虑你知道多少?

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即每个人的心理世界都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一个最原始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组成,是同人的肉体联系着的部分。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是理性的,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自我总是试图调和它们。通常情况下,三者和平相处,相互协调,一旦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

我们已经处于“焦虑的时代”。所谓焦虑,就是不健全的人格不足以承受过多过大的压力时,所引发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会感到担心、惊慌、害怕和恐惧。

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对应人格的三重结构,焦虑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本我——神经质焦虑,即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意识,导致自我启用防御机制的焦虑。第二种,自我——现实焦虑,即是当我们察觉到真实世界中的危险时作出的反应。第三种,超我——道德焦虑,当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时,超我的反应是产生道德焦虑,简单来说就是内疚感。

心理学家认为,焦虑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回避应对策略。通过把引发焦虑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比如一个害怕失去工作的男人可能会和朋友外出,或者酗酒,以此来转移自己的焦虑。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问题,以克服焦虑。如果经济上出现问题,那就想办法多赚点钱并减少开销。事情就这么简单!

情绪中心策略。减轻伴随问题而来的情绪压力。比如一个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换个角度想,可能将来会成为一个大老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种类型的焦虑动机与人格形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心理学流派之精神分析理论
常见的22种自我防御机制(三)
资料
原创共勉新的一年献给在路上的人:创业者的本我自我超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