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节控」的日本人,为何以粗糙为美?

张石专栏|樱声梅影

中日文化,互为镜鉴。切磋琢磨,相映成辉。两镜相入,意境无穷。


在日本东京的JR有乐町车前面的广场,经常举办“大江户古董市”,有一次我在那里看到了一只破旧的茶碗,满身坑坑洼洼,碗口凸凹不平,整个茶碗呈红色,色彩深浅不一,凹下去的低洼处还存满了泥垢,要是在中国,肯定是扔到垃圾站里也不会有人捡,但是这可是难得一见日本大名鼎鼎的古陶器乐烧中的红乐茶碗。

 

乐烧可称得上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茶陶,最初是由千利休定型,京都的陶工长次郎(?~1589)烧制而成。历来日本陶艺研究家们不把“乐烧”并入京烧中一起研究,而是另分一类,但是最近也有一些人将乐烧归入京烧一同论述。

 

长次郎的父亲是来自中国或朝鲜半岛(当时中国和朝鲜半岛的陶瓷工艺都远较日本先进)的陶瓦工,父子同为丰臣秀吉的聚乐第工程烧瓦,从而与承担此项工程的著名茶道家千利休相识。

 

聚乐第是安土桃山时代末期,丰臣秀吉于京都内野,即平安京大内里遗址东北,今京都市上京区兴建的城郭兼宅邸,但是前后存在期间只有9年。“聚乐”之名,见于安土桃时代著述家大村由己的《天正记》:“聚天下长生不老之乐”。 根据《聚乐第图屏风》、2004年发现的江户时代初期的《洛中洛外图》等图绘与考古调查,聚乐第以本丸为中心,周围配置北之丸、南二之丸、西之丸等曲轮、橹、天守阁等建筑物,敷以白壁,使用金箔瓦,极尽豪华之能事。

 

而当时的茶道却不是这样一种样子,当时著名的茶道家千利休推崇一种简素、自然的禅茶理念,也就是“侘寂”之美。

 

所谓“侘”、“寂”,就是在贫乏、简陋、不足中发现充足的美学。在古汉语中原为“佗傺”二字,出自《楚辞·屈原·离骚》:“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王逸注曰:“侘傺,失志貌”,也就是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但是茶道中的“侘”、“寂”,则有了崭新的内涵。

 

在千利休那里,“侘寂”之美是一种“不足之美”(不完全才是美),“粗粝之美”,他不盲目崇拜高价而有名的茶碗,甚至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杂器(盐罐等)等用于茶道,使茶道更加简单、朴素,从而追究精神的充实,追求枯淡之美。

 

他认为长次郎烧制的一种黑茶碗能充分体现自己茶道的理想境界,因此非常喜欢,这种茶碗也受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和文人雅士的追捧。

 

当时这种茶碗被称作“今烧茶碗”,意思就是说是当时千利休用在“当今茶道”中的茶碗,而当时的富商松屋久政在自己的茶道日记中称这种茶碗为“宗易形之茶碗”,而“宗易”是千利休的法号。

 

天正五年(1577),长次郎曾向织田信长献上黑红茶碗一对。到了丰臣秀吉时代,长次郎也受到丰臣秀吉宠幸,发給俸禄并将“聚乐第”名称中的“乐”字制成金印并赐予长次郎家,自此,“乐”字成为长次郎的家号,用他家的制陶法制成的茶碗也就被称作“乐烧茶碗”。

 

天正九年(1581年)-天正14年(1586年)左右,长次郎开始成批烧制黑乐。一开始专为茶道服务,产品全部是茶具,其中绝大多数是茶碗,还有少量花瓶、水指(水罐。茶席上贮存备添用、洗刷之水的器具)等。乐烧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现在仍有第十五代传人乐吉左卫门活跃在陶艺界。

 

在长次郎的时代,最常见的乐茶碗根据釉色分为红乐(赤乐)与黑乐两种,传世赤乐茶碗有名为“无一物”、“太郎坊”、“一文字”的茶碗;黑色茶碗有名为“大黑”、“俊宽”等,还有绿釉平盘和两彩狮子等,其后人继承了黑乐和红乐的传统,同时也烧白乐、黄乐、紫乐、蓝乐,但比较稀少。


黑乐作品黑中泛褐,表面有一些小坑,有些凸凹不平,器口略有歪斜,不在一个平面上,富于变幻,给人以温暖厚重的感觉;红乐红中泛黄,粗粝豪放,具有神秘感。尤其是黑乐茶碗,既有中国天目茶碗釉色之幽深、致雅,又有日本传统陶器的自然、纯朴之美,与深绿的抹茶在色调上相映成辉,幽玄深邃,极受千利休和以后的茶人的喜爱。


红乐茶碗。摄影:张石

 

推崇“粗粝之美”,也是日本陶艺的一个悠久的传统。如日本的猿投、濑户烧、常滑烧、信乐烧、伊贺烧、丹波烧、越前、珠洲烧等,都以不加雕饰、自然纯朴、粗粝豪放为美,坑坑洼洼、窑伤、裂纹都被当做一种“风雅”。

 

说到这里,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一段有关茶道器具的佳话。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红乐茶碗诞生的安土桃上山时代,据说当时堺这个地方的一名茶师拿来了一个叫做“云山肩冲”的特殊形状的茶叶罐,也就是肩部有棱角的茶叶罐。这个茶叶罐在茶师之间很有名,受到珍重,所有者也为此而骄傲。有一天,千利休受招待吃茶,使的就是这个茶叶罐。但是千利休好像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茶叶罐,什么也没说就回去了。这个茶叶罐的主人非常失望,当场就把这个茶叶罐摔在火炉的支架上,摔了个粉碎。他叹息道:

 

“还要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利休一点儿都不欣赏。”


黑乐茶碗。维基百科,摄影:Chris 73


茶叶罐主人的朋友把这个茶叶罐的碎片收集在一起拾起来,认认真真地粘在一起,恢复了原来的形态。这个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当高。修好后一看,已变成了舍不得随便扔掉的器皿了。然后他招待千利休吃茶,他想:我还使用这个茶叶罐,看利休说什么?

 

在饮茶期间,千利休锐利的眼睛马上就认出了这个经过修缮的茶叶罐就是上次那个。他说:

 

“这不是我过去看到过的那个茶叶罐吗?这么一修理,真的就成了有‘侘寂’的味道的逸品了。”(见铃木大拙《铃木大拙全集》,11卷,岩波书店,1970年,250-251页。)

 

这个云山肩冲茶叶罐实有其物,《大正名器鉴》引用《茶器便览》所记:“所谓‘云山’是茶叶罐表面上的一根条纹,此茶叶罐紫地、紫花纹,而这根条纹悬其上方,故曰‘云山’。也有人认为这个名字来源于装这个茶叶罐的袋子,此茶叶罐的旧名为‘佐久间肩冲’、‘金森肩冲’,最初归佐久间不干斋所有,后来归出云守金森可重。”(《大正名器鉴》卷一,大正名器鉴编纂所,大正10-15年出版,151页)。


佐久间不干斋是江户时代前期的武将,金森可重也是日本战国末期到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著名茶道家,曾出任“出云守”,也就是“出云国”(在现在的岛根县内)的地方官。

 

据说云山肩冲茶叶罐先为丰臣秀吉所有,后传到佐久间不干斋之手,再传堺市某家,此后出云守金森可重以黄金百锭买入,其子重赖一时奉献幕府,后又被交回金森家。宽永二○年(1643),传丹後国(京都府)宫津城主京极丹波守高广,此人殁后由其弟高三赠送伊予国(爱媛县)松山藩第四代藩主松平定直。定直是高广女婿之子。天明四年(1784),松山城天守阁遭雷击失火,山肩冲茶叶罐被烧,幸而未失原形流传至今。


云山肩冲(《大正名器鉴》卷一,157页)

 

这个传奇的茶叶罐经大火这么一烧就更是“美上加美”,风雅绝伦了。乐烧就是产生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中,粗粝、厚重、温暖、造型简单、明快、不规则是它的特征,也正是它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才使日本人爱不释手:

 

红乐茶碗

 

储存夕阳

衰老的余光

 

重塑泥土

深红的梦乡

 

驰骋陶匠

悠远的遐想

 

一片荒漠

一洼绿水

一缕茶香(张石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茶器的美学
茶道圣品——日本名茶器鉴
客官看过来,决不能放过的日本经典茶具
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抹茶道茶碗
抹茶道茶碗
摔碎的茶叶罐更有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