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过后,这5种人将脱颖而出

文 | 有书田心&山的那边 · 主播 | 杨枪枪

持续三年、反反复复的疫情,让不少人陷入焦虑情绪。

生活节奏被打乱,生活模式被改变,甚至生活按下暂停键,很多人身体和心理上正在承受着考验。

然而,疫情之下,有人被焦虑、孤独、悲伤等负面情绪裹挟,也有人依旧保持自己的步调,聚焦自己的生活。

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

“当外界环境变得恶劣时,我们至少还有选择如何面对它的自由。

别小瞧了这种自由,也许它正会带来我们所需要的那种控制感。”


些在混乱和危机之下,依然能够保持冷静理性、好好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一场疫情,让我们发现具有这5种品质的人,将脱颖而出。

能降低心理成本的人

你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看着确诊人数不断上涨,内心焦躁烦闷;

一遍遍刷新闻,只期待疫情早些过去,消耗着自己的精力;

如果身处疫区,更会担心自己被感染,时常觉得惶恐不安。

久而久之,即便一天什么也没干,也会觉得很累。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里写到:

“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保持钝感,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面对变幻莫测的疫情,过度担忧和关注,只是增加心理成本、自我消耗罢了。

保持内心平和笃定,才能生活得更好。

有一位普通的建筑工人林师傅,在上海打工有30年。

今年2月份因为疫情,他一个人被困在干活的小区一个多月。

隔离期休息环境比较破旧,他也没有向防疫工作者添麻烦。


遇到降温天气,周围的邻居给他拿来了枕头和被子。

没有冰箱,邻居给他的猪肉没有办法储存。

林师傅就效仿家里的老人把肉腌了起来,周围的人知道后也纷纷称赞他。

虽然隔离的这1个多月,林师傅出行受到了限制,吃住上也简单了点。

但是他没有过多的紧张和不安,只是遵守安排下楼做核酸,平静地等待疫情过去。

都说,关注是情绪的放大器。

疫情让原本焦虑的生活笼罩上一层厚厚的迷雾。

过度夸大疫情的负面影响,只会加剧自己的心理负担。

不把精力放在无效的焦虑情绪上,才能在疫情下为自己找到一份安宁。

那些能降低心理成本的人,无论任何境遇都能够用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保持积极和从容的态度,活得轻松。
 

有自己思考体系的人

我们不难发现,疫情之下,各种鱼龙混杂的消息充斥着朋友圈。

有人不明信息真假,盲目传播;有人在炮制浮躁情绪和假消息,恶意制造恐慌。

如果没有思考能力,对所有信息都全盘接收,就会成为谣言的“帮凶”,更可能给自己招来麻烦。

前两天,杭州就有两起因为在网络上造谣,而被处罚的真实案例。

4月11日,蔡某在某平台编造 “我听消息说,周三封城”的虚假信息。

假消息一出来,让很多人心生恐慌。

4月12日,一则“大家囤点菜吧,杭州可能要封城40天”的信息也从网络上冒出头来。

最后还是被证实该消息是一位叫苏某的人伪造。
 

《荀子·大略》中有言:“流言止于智者。”

没有根据的话,在有头脑的人那里,自然而言就终止了。

智慧的人,有独立思考能力,用理性甄别信息,才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心理学里有个有趣的羊群效应是说,在一群羊面前设置了一个栅栏,领头的羊纵身跳过栅栏,后面的羊也跟着跳过去,即使把栅栏拿走,后面的羊还是会像前面的羊一样跳着越过去。

疫情下,那些盲目从众的人就像羊群里的羊,从不思考,随波逐流,失去自己行为的主导权。

有独立思考体系的人,敢于向不确定的信息发出质疑,对于任何事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不人云亦云,把人生主宰在自己手中。
 

主动扛起责任的人

一位政治家曾说:
“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

如此,才能磨炼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

危急时刻,趋利避害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弱点。

而敢于承担责任、挺身而出的人往往有着超乎常人的大格局,收获人们的钦佩。

前不久,在上海某疫区小区分发生活物资时,居委会考虑到该小区租户比较多,并觉得租户有权利享受同等待遇。

于是他们决定在遇到租户人比较多的时候,酌情多给他们一些物资。

有居民听到这里,有些不乐意,开始嚷嚷到:那我们居民有人的,也应该多给些。

发放物资的大姐听后,提高了声调:
“我们要从人道主义去考虑,这是贯彻居委会的意见。

再说这些物资居委会发放的,不是我个人团购的物资,谁发放就按照谁的原则来。

出了问题,责任我来承担好吧!”

这才平息了一些人的声音。


一句“责任我来承担”,让小区很多的租户,心头一热。

在疫情这面照妖镜下,自私和善良一目了然。

格局小的人,只专注自己的利益得失,很难有大作为;

而主动扛起责任的人,有善意、有大格局,能够帮助他人走出疫情困境。

也正是这些人,看得远,真正地让现状朝好的方向发展。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因果定律。

逃避责任的人,只顾及自己,不顾及他人,时间久了,别人都会敬而远之。

而主动承担责任,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别人更愿意与之合作,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能掌控自己心态的人

“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面对多变的情况,一个人的心态,能决定一个人的状态。

同样经历出行被限制、规划好的安排被延期、聚会也不得不暂停,有人怨声载道、郁郁寡欢,而有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面对。

3月19日,唐山一女子结婚当天得知新郎小区被封,只能进人,不能出人。

婚礼不能如期举行,新娘没有抱怨沮丧,反而换了一种处理方式,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她决定简单收拾一下,跟家人告别后,自己扛着行李主动去找新郎。

进入新郎小区后,直接和丈夫开始核酸检测,小区里的人看到都给两人送上祝福。


因为疫情,被限制出行,有人用特殊方式举行婚礼,也有人在居家隔离期间自娱自乐。

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一对90后新婚夫妻,两人都是学舞蹈出身。

3月份,因居家隔离,太过无聊,于是想到把自编自导的舞蹈,录成视频发在网上。

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为大家带来欢乐。

网友在留言区夸赞夫妇俩的好心态。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心态好,一切都好;心态差,万般皆难。”

我们无法改变外界,但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态。

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去适应不称心的环境,这样才不会被一时的苦闷打倒。
 

保持情绪稳定的人

疫情居家隔离,也会把一个人的孤独感放大,特别是独自在外打拼的人。

社交也少了很多,身边少了很多乐趣。

悲伤、难过等负面情绪也更容易蔓延。

在网上看到一个真实的帖子,让人心酸又感同身受。

一位因疫情被封控在家的网友,在第十天时,实在孤单的受不了了。

想给妈妈打电话,可又不敢,因为不想让家人们跟着一起难受。

两个多月不回家的她,多次处在崩溃边缘。

心慌,无助。一心期待不要有新增,早日解封。

看过网友的帖子,不少人都深有体会。

越是复杂的环境,越需要情绪稳定,不然身体迟早会垮掉。

疫情期间,书友若是感到心烦,不妨这样做:

1)保持规律的作息,不打乱生活的节奏;生活规律,心里才不会乱;

2)做好眼前的大小事,过好今天,才有更好的明天;

3)疫情期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变长,保持宽容和气,相处舒服,才不会生闷气。

常言道:“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不被情绪吞噬,而是做情绪的主人。

面对不确定的疫情,提升自己处理情绪的能力,把时间用在做事上,生活才能不被打乱。

做饭、打扫卫生、给花浇水、读一段书、写一篇笔记……专注于当下要完成的每件小事,才能帮助我们在混乱中沉静下来。
 


“比疫情更可怕的事,是有了疫情的心态。”

最近这段时间,这句话非常常见。


成天陷入焦虑担忧情绪、把精力用在关注疫情而非自己的生活上,是对时光的虚度。

因为疫情,放任自己的慵懒和懈怠,停滞不前,更是对生命的浪费。

疫情终会过去,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既然掌控不了外界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当身处不确定的环境中,学会降低心理成本、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主动扛起责任、掌控心态、保持情绪稳定,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会从困境里脱颖而出。



有书君说

心善之人

熬过苦难,必有福报

天有书君向你推荐一个优质的阅读平台

 轻读实验室 
每天一篇观察社会的深度文章
更有精彩的人物故事、涨知识的热门好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到北京后,保安不让我进小区
姜华:别样的春天
抗“疫”·回不去的租客,进不了小区的“外人”
迄今为止,谁是最可爱的人
杭州女子被隔离,无意间晒出一张照片!这一幕令人感动......
亲,你也被隔离了吗?来,谈谈隔离十天的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