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第一天,100多个“新型学霸”曝光,他们背后的秘密再也藏不住了
userphoto

2022.06.07 北京

关注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未来,注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新型学霸”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虎妈
作者 | 番茄妈

来源 | 男孩派原创

今天,2022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1193万考生走上考场,带着希望和梦想,向着终点做最后冲刺。

不过,同为高三学子,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却已成功“上岸”,正在为成为一名大学生作准备。

因为他们已经早早凭借各种特长,被保送至心仪的学府。

有的凭借出众的外语和表达能力,一路过关斩将,被保送至清华英语系,梦想成为一名外交官;

有的凭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被保送至复旦大学,开始投身于更复杂的数学事业;

还有的凭借机器人编程大赛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立志成为一名机器人专家...

这些孩子不仅一路稳扎稳打,成绩斐然,而且早早就有了自己的目标,让人羡慕不已。

其实,近几年来,我发现身边很多优秀的孩子,并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书呆子。

他们除了学习好以外,艺术、科学、体育、兴趣、社会实践......遍地开花。

他们在各种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活成了一道光。

这些孩子中,有个印象让我特别深刻的孩子陆原。

他是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学生,15岁的时候用人脸识别等AI技术,自己编程、自己3D建模,打造了一款“智能项圈”,引爆了全网。

他真正火爆的原因,不仅是以如此小的年纪做了这样的发明,更是因为他的这项发明是“为了让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大外婆,能够认得回家的路,记起身边的亲人”。

陆原还特意为这个智能项圈起了格外温馨的名字——“勿忘我”。

除此之外,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国外一位16岁的少年,自己动手编写了一款根据GPS信息追踪人们行踪的APP。

一旦发现感染者,卫生部门可以追溯行程,确定防疫范围,个人也可以查看自己是否安全。

这款App叫 Asiato,已经在全球多个地区的App Store上架,目前表现还不错。

过去传统的观点,似乎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是优秀的,才可以称之为“学霸”。

但在以上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将奇思妙想变成现实的动手能力,还用这种能力关怀与照顾他人,展现出了满满的社会责任感。

我认为这样的孩子才是我心中的“学霸”模板,用自己的创造力和爱帮助他人,他们是真正的新时代“学霸”。

在观察了诸多案例之后,我发现这些“新型学霸”都展现出了三种独特的能力,那就是:优秀的思维能力、强大的创造力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但每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这三种底层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

关于如何提升这三种底层能力,我结合这些年养娃经历以及身边人的亲身体验,推荐给大家一个有效的方式——编程。

是的,在我观察过的那么多新时代学霸中,我发现编程成为了一个出镜率越来越高的基本配置。

  • 提升思维能力

比尔·盖茨说过:学习编程可以锻炼你的思维,帮助你更好地思考,创建一种我认为在各领域都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

邻居家的孩子小轩从8岁那年接触编程,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小轩不仅能做出几个简单的小程序来,更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他在学数学时,遇到棘手的鸡兔同笼问题,就可以在编程软件中添加角色编写脚本来解决,这个过程孩子对逻辑关系“且”、“或”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变量也有了初步认识。

孩子们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他们想要做一款自己喜欢的小游戏时,一定会先想到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把大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更易理解的小步骤。

然后按照流程一步步实现。

这种思维逐渐形成之后,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孩子们便也会先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根结,然后分析问题进行拆解,最后将问题一步一步解决掉。

  • 提升创造能力

当编程遇上美术,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年初冬奥会期间,冰墩墩火了,大家都想实现冰墩墩自由,但是“一墩难求”怎么办?

在四川乐山,10岁的小男孩李子萌便自己动手,花了2天,每天大概三个小时,用计算机编程画了一只“冰墩墩”。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无穷的创造力,只要他们敢于想象和创造,就可以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

千万别小瞧这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这恰恰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 社会责任感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来自湖北省鄂州市第一中学的11岁小朋友袁奥,看到口罩防护用品极其短缺,大众难以购买。

出于考虑大众的口罩需求,他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制作了一个名为“口罩图鉴”的作品。

在这个作品中,他用编程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防护口罩抽丝剥茧地展开,对每个口罩拆分部分的用途做出了详细的讲解。

不仅向人们科普讲解了口罩的结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还让我们在急需口罩时,也能利用身边的物品,按照口罩的结构正确组装、制作简易口罩。

袁奥表示:“与我的其他兴趣爱好相比,编程更实用、有趣,它能让我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改变生活,而不仅仅只是娱乐或者一味的学习。”

是啊,一个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学以致用,真正用知识去改变现实生活的孩子,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

总的来说,编程不仅仅能训练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它更像一个强大的工具,甚至是现在数字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

它能从一种独特的视角帮孩子建立对数字世界的认知,升级孩子们与数字世界的共处模式。

为了让更多孩子们接触编程这样的数字化技能,国家和很多社会机构都做了很多功课。

4月份刚出来的义务教育新课标,就把“信息科技”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立课程。

而“信息科技”课程大纲则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部分的核心素养制定。

昨天神舟十四成功发射,举国欢庆。

腾讯也联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全国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计划”公益项目。

他们的第一个活动就是,邀请10万青少年共同用编程搭建一个“数字空间站”。

这个名为“青少年编程启蒙”的活动,主要面向零编程基础的青少年进行编程启蒙。

这个活动蛮有意思的,可以亲眼见证、参与大型航天器及各种零部件的组装,通过编程组装的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会很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腾讯还会举办非常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孩子参与的“编程与人工智能活动”:

活动将邀请编程及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围绕实际问题设置一系列题目,鼓励孩子以编程方式创新创造、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非常贴近生活。

也许编程对思维的改变不好量化,不好感知,但用编程这种创造性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是可以看得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是一个变化太快太多的时代,空前地考验着每一个人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疫情反复之下,我们居家隔离买菜要用APP;出门要出示“健康宝”;远程办公和上课也要用会议软件......

而且,随着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未来人类生活的无限可能,物联网、AI机器人、自动驾驶、区块链......

这些看似未来感的词语,正在一步步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同机器沟通是未来生活中人类所必备的新能力,而编程就是人与机器交流的“语言”。

时代的车轮在滚动,未来的一切或许都不叫编程,但都与编程相关。

现在,通过线上(H5)报名就可参与“数字空间站”五大航天器和十万零部件的组装任务,任务完成后,还可进入腾讯扣叮APP公益编程平台,完成“数字空间站”发射燃料收集等更多任务哦。

除此之外,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还可以用代码写下自己想对太空说的一句话,这些话将发往活动主题合作伙伴中国邮政太空邮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大后没本事的孩子,从小就有征兆,12岁以前不改,注定吃大亏
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何而来?
少儿编程招生文案分享!
芬兰教育部长: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不可或缺这4种能力!
如何培养出不被机器人抢饭碗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