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总是高估1年的成绩,而低估10年的努力
userphoto

2022.12.22 北京

关注



内容来源:2022年12月10日~11日,“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

分享嘉宾:曹旭东,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创始人兼CEO。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值班编辑 | 少将
第 7147 篇深度好文:4123 字 | 11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近日,在由中国企业家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宁高宁、刘永好、杨元庆、周鸿祎、李东生、张朝阳等120多位政企商学各界精英济济一堂,探讨“大变局时代,企业家何为”。

在众多明星企业家中,有一位青涩的80后年轻AI创业者,用非常平实的语言,跟大家分享了他创业六年的心路历程。乍听平平无奇,细品有滋有味,笔记君也将通过此文分享给大家。

他就是这位名叫曹旭东的年轻人。

曹旭东在2016年创业,仅仅两年后,他创立的公司Momenta就成为中国首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创企。

当然,这跟他此前积累的相关经验密不可分。2009年,刚刚从清华大学校园走出的曹旭东,相继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行业积攒了近10年的研发和管理经验。在创办Momenta后,他埋头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必须走一条完全独特而原创的技术路线。”

2019年,曹旭东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2020年11月,Momenta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的年度“50家聪明的公司”。

在朋友圈,曹旭东曾发过一句话,“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从聪明到智慧需要很多历练”。

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在硬核科技领域,扛起中国企业的新一轮创新浪潮。

大家好,我是Momenta的曹旭东!

我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Momenta在创业创新道路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Momenta未必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

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现阶段专注做自动驾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规模化无人驾驶。

我们公司做无人驾驶是两条腿走路,既做L4的完全无人驾驶,也做量产L2的辅助智能驾驶。

目前我们已经与世界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中的一半(例如通用,奔驰,丰田,上汽,比亚迪),开展量产合作,我们和上汽集团、享道出行合作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已经在上海和苏州落地运行。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客户有很多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了信任,成为了我们的投资方。公司到去年的时候,也累计完成了超过十亿美金的融资。

我今天的分享,主要是按照Momenta在创业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来展开。

一、为什么选择做人工智能?

我在清华的博士是学偏物理的一个方向,其实我对物理和智能都非常感兴趣。

但是我发现,物理的问题,从最大的,到最小的,都已经非常难用实验去验证。要么就是投资上百亿去做对撞机,要么就是纯理论推演。

我也研究过智能里面的生物智能和人工智能,我发现生物智能也非常有意思,但是研究过程非常不可控。比如说我有个朋友,博士养了三年猴子,突然有一天他的猴子死了,为了完成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他就得重头再养一只猴子。

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你可以设计一个智能体,然后快速地验证,快速地迭代,可以“learning by doing”,通过把智能体做出来,来理解智能是什么。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爽。

我本科的时候做过一个流体力学的研究,需要用到很多数学统计的方法,那时候是06年、07年,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多人关注,我把能找到的人工智能相关的论文都读了一遍,我发现这个东西太厉害了,能解决特别多的以前无解的问题。

所以当我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的时候,我就从博士退学,投身到人工智能领域。

我那时候做这个决定,也没有预料到,2012年人工智能的整个技术会有一个大突破。

如果2009年你问我人工智能达到现在水平需要多少年。那我的回答可能是:20年,这还是比较激进的估算。

但实际上,10年。这10年整个行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这在09年的时候是完全想不到的。

我特别喜欢比尔·盖茨讲的,人总是在短期高估一两年时间取得的成绩,而低估了长期10年能够取得的进展。

二、创业前我做了什么准备?

其实我在创业之前也没有做特别的准备。

我一开始是在微软研究院工作,有5年的时间,既做研发也做产品,后来加入了一家也是非常成功的创业公司,叫商汤科技。

加入的时候公司人不多,在北京只有20多人,我负责整个公司的产品的研发,经历了整个公司非常快速的发展的过程。带着团队从十几个人到上百个人,也支持了很多的产品线。

当时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非常的美好的一段回忆。

创业公司在初期,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我经历了很多问题的挑战,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

我记得当时特别难的时候,真的是我们的产品交付给客户,而客户也遇到他的产品上的压力,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每天都会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损失。

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是两三点三四点就睡到公司了,睡在沙发上。

到了早晨七八点的时候,公司陆陆续续有人来的时候,蹬一下从沙发上醒来了,起来了,又接着带着团队们一起干。

我记得当时特别清楚,从9月份到10月份,非常感谢当时一起奋战的团队和伙伴,大家牺牲了整个十一的假期。一直干到10月底的时候,才彻底的帮着客户解决了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客户也非常的开心和满意。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学习到了很多,也帮助我在Momenta的创业中避免了很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但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感受是,这段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愿意跟大家谈论,愿意跟大家分享的经历。

三、人工智能创业,

为什么选择自动驾驶?

我们创业的时候有十个伙伴,大家都是科研出身,所以我们也像博士论文选题一样,把人工智能可能的应用领域扫了一遍。

我们发现,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最大的未被解决的应用领域,非常有挑战,很有意思。如果能够做成了,也特别有意义。

因为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动驾驶做到比人驾驶安全十倍,就能够减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交通致命事故。

一起事故,影响的至少是两个家庭。

所以用人工智能做自动驾驶,有意思,更有意义!

后来,我们把这个总结成我们公司的愿景,我们希望,十年挽救百万生命,解放百分百时间,物流出行效率翻倍。

而且我们非常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规模化无人驾驶,不是做个demo(演示),跑个测试区域,而是真正的让所有人在所有交通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无人驾驶带来的安全和价值。

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

我们选择什么独特的战略路径?

如果要创业,一定在开始时思考创业的终局。我们可以不知道路径,但是要以终为始的思考终局和方向。有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开始行动。

自动驾驶的终局是什么?

我们认为一定是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

这里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安全性肯定是第一位。要对标人类的驾驶安全性,自动驾驶安全性至少做到人类的水平,最好做到10倍于人类安全性的水平。

因此我们去倒推,为了实现足够的安全性,需要多少数据,需要解决多少问题。

人类是驾驶一亿公里发生一起致命事故,10倍于人类安全性,还要确保鲁棒性,需要至少千亿公里的测试,解决百万长尾问题。

这里面,大致基本上需要一百万台车跑一年的数据量,对于一个创业公司,基本不可能靠自己的Robotaxi或自建车队去跑。

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我们的飞轮,是指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自动化的发现和解决海量长尾问题,去训练算法模型。

我们基于飞轮的技术战略,延展出两条腿的产品战略。

左腿是L2级别的量产自动驾驶,类似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或FSD(全自动辅助驾驶),我们在战略上选择和车企合作。

右腿是L4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我们用L4的技术,赋能量产的车辆,然后用量产车获得的海量数据,去解决L4完全无人驾驶的长尾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数据驱动的飞轮,两条腿并进,用L4的技术做L2量产,最终实现量产的L4,更高效的实现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落地。

这条路径,是我们在创业的第一天,就定下来的路径。今天看起来还挺合理的,但是在2016年,基本没人看好。

当时有一位行业的前辈跟我讲,你要做好准备,做国际整车厂量产合作,可能前面要准备五年,后面交付实现要做五年,加起来就是十年。本土整车厂可能快一点,也得做个五六年。我们当时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回过头来讲,这条路,可能真的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五、创业六年,最让我动摇的时刻,

以及我的选择

我们的目标和技术战略从创业的第一天就非常清晰,中间虽然有有各种困难,但我们基本没有动摇过。

但是在团队文化上,2019年,我认为是我们公司一个非常关键的坎。

那个时候我们融资进展不错,大家都很开心,但是公司内部气氛不太对,有点像个松散的研究院,很多同学都想着做高大上的研究课题,但是其实在产品化、商业化上面进展非常缓慢。

所以我们推动了一次企业文化的讨论和提炼,强调产品化,强调商业闭环验证,最后总结出来来一条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叫“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洞察力”,目标是交付领先行业的自动驾驶产品。

这个过程有很多很优秀的同学不理解,不认同,离开了。他们的离开,是最让我心痛的事,也让我无数次拷问自己到底做的对不对。

不过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和坚持是对的,公司在量产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锻炼出来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队伍。

那个时候,我最纠结的时候,我就把自己沉到产品打磨和交付项目上,沉浸式的工作能帮我找到一些内心的平静。

六、自动驾驶接下来最大的挑战

自动驾驶的赛道很长,天花板很高,但是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怎么真正从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做成广大用户好用,敢用,爱用的大众化产品。

今天行业里面有两个20%,20%的车装载了自动驾驶系统,20%的时间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

这就意味着这只是20%乘以20%,也就是4%的用户使用时长。96%的用户驾驶时间并没有使用自动驾驶。

我们希望,通过Momenta和所有同行的努力,能够做到两个50%,两个80%,两个100%,真正实现规模化的无人驾驶。

前阵子,我在网上看到一位用户,写了一篇万字长文,表扬他的先生用我们提供的智能驾驶产品,非常轻松地载着她,从苏州到成都,很轻松舒适地跑了一个来回——5000公里。

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我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感受到我们的产品带来的价值,有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

七、公司为什么叫Momenta?

最后这个问题是一个小彩蛋。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叫Momenta?

Momenta是Momentum的复数。Momentum是动量的英文,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Momentum,所有人汇聚在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是Momenta!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都是一些非常具体、微观的思考和实践,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也希望有机会能够跟更多企业家同仁交流学习。谢谢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omenta曹旭东:他能否成为自动驾驶破局者?
5亿美金砸向Momenta:上汽丰田博世奔驰齐入股,只因提供智能汽车加速度
Momenta:重新定义规模化无人驾驶关键路径
2021自动驾驶的十大重要时刻
合集·AI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无人驾驶,打造真正的智能驾驶(1/8)
45 家中国 L4 自动驾驶企业盘点(三)Momenta、领骏科技、滴滴自动驾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