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立志篇
userphoto

2023.02.28 北京

关注

上一回我们讲到曾国藩考进翰林,成为庶吉士,开始了京官生涯。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

自卑

来到北京前,曾国藩踌躇满志。但是他以前曾经是非常自卑的,但科举的成功让他找到了自信。二十四岁中了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让他更是顾盼自雄,睥睨一世。

可是到了京城之后不久,曾国藩又一次陷入了自卑之中。

为什么呢?主要因为翰林院里汇集了当时全国的精英。他们很多人都是气质风度和曾国藩以前在湖南结识的读书人完全不同。在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高贵的风范,新的精神面貌和气质。这种气质,叫作学者风范,大儒本色。

和他们一比,曾国藩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缺陷,就是一个典型的土包子,说话土气,长得土气,穿得也土气。

最主要的是他读的书太少,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更是没见过。他主要读的书就是那些教材和考试范文,再加上四书五经,其他的书就没读过,所以也算不上有什么学术修养。

因为没读过什么书,曾国藩从气质到观念都显得非常庸俗,所以他很自卑。

曾国藩之前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后来到了翰林院,所见所闻,才让他慢慢知道了什么是学术,什么叫心性之学,也发现了自己是多么的鄙陋。

后来他认真研读了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习录》,让他悚然一惊。他发现和这些圣人相比,自己的视野显得太过狭窄,境界太多低劣。

和别人交谈时,说出的话也都没有什么见识,身上散发着鄙俗的气息。如何洗刷这些气息,让曾国藩很是焦虑。

曾国藩是很金牛的射手座

刚到北京的曾国藩,不光是见识短浅,观念鄙俗,性格上也有很多缺点。

大致说来有下面这些缺点。

第一个就是浮躁,坐不住,生活不规律。成功后的曾国藩给人的印象是性格厚重又富于耐性。从星相学角度来讲,这很符合“土象星座”比如金牛座人的特点。据说金牛座人“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适合从事需要顽强毅力和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工作”。但是从他的生日来看,他居然是射手座的。射手座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据星相学说“像风一样自由”,活跃外向,坐不住。

初到北京的曾国藩,正值青春,爱好自由,交友广泛,非常爱串门,非常爱聊天,非常爱开玩笑。这么看来的确像是射手座。

第二个毛病是为人骄横,修养不好。与人交谈时,出现意见相左时,曾国藩都认为别人是错的,只有自己是对的,而且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他的朋友都说他,刚开始认识时还表现的很谦逊,但是认识久了,就原形毕露,露出了傲慢的本色。

因为这个毛病,曾国藩还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每次吵架都会骂很多难听的话,甚至会“问候”了对方的家人。

第三个毛病就是虚伪。这个虚伪指的是跟一般人一样,在社交场合容易信口开河,发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赞美,而且还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

第四个毛病就是好色,爱看美女。其实这是曾国藩自己的看法。今天看来,这个就显得很好笑了。年纪轻轻,血气方刚,见到美女自然会多看几眼。这不过是正常的反应罢了。然而对于当时的曾国藩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年轻时的曾国藩在许多方面都是平庸的,不仅是智商平庸,见识短浅,视野狭窄,在性格和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常人都有的缺点和毛病。

曾国藩出身湖南,具有湖南人的倔强,坚韧的特点,也有封闭和偏狭的弱点。湖南人走出湖南叫做“出湖”,在湖南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出湖,也就是离开湖南,才能褪却身上那种在闭塞环境下产生的狭隘偏执,变得大气宽广,有所作为。

这一规律在曾国藩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立志:做圣人

虽然我很自卑,也有很多陋习和缺点,但这些都不影响我积极进取。

曾国藩到了京城,在翰林院,如饥似渴地开始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通过读书和交友,他的视野和见识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他也渐渐的知道了学问的门径,也才知道原来像范仲淹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的。如果自己能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同样可以达到像他们一样的高度。

在青春期时,人都会有很强烈的自我完善的欲望,这个时期可能是一个人最想追求完美的时候。就在曾国藩三十岁这一年,他决定要让自己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志要学做一个“圣人”。

对于曾国藩来说,什么样的人叫“圣人”呢?

我们都知道佛教的修行最高目标是“佛”,道教修炼的最高目标是“仙”,儒家学说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圣”。理学的一个根本路径是,每个人都有圣人的潜质,人皆可以成为圣贤。

曾国藩的要成为的圣人,就是完美的人,他通过勤学苦修体悟天理,掌握了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他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就可以经邦治国,造福于民,使整个国家达到大治的状态。而自己也立功,立德,立言,万世不朽。

这是一个非常宏伟,而且非常诱人的人格理想。在这样的人格设计中,人的潜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人的精神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曾国藩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成“圣人”。不是圣人就是禽兽,再两者中,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或者做一个圣人,没有中间的道路可选。

志向,就是决定奋斗的方向,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生活没有方向,就会像浮萍草一般,在水面上随波逐流,随风飘摇,如行尸走一般活得没有激情和成就感。

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曾国藩认为如果自己实现了“圣人”志向,那么其他的目标就能自然而然的达成。如果做成了光明磊落的伟人,建功立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立志做“圣人”是一个非常高远的志向,那又该如何实现呢?

为此,曾国藩向他朋友唐鉴请教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唐鉴对他说,最关键要每天都写日记。这是走向圣人的基础。

曾国藩开始并不明白,因为自己之前也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没觉得有什么帮助,也没什么用处。为此他分析了自己以往写日记的方法,其实和我们写的日记差不多,大概有如下特点。

第一个是不连贯,不是每天都写的,没有一直坚持,有点看心情的意思。偶尔写得多些,偶尔写得少些,偶尔不写。之所以如此,归结起来是因为懒。

第二个是写成了流水账,就是把一天干了什么事完整的罗列出来。

第三个是记录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改进计划,但是并没有执行,只是记录而已。计划的不错,但是真正的实践很少。

所以,按照上面的写日记方法,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

唐鉴和倭仁听了曾国藩写日记的方法后,对他说,你这样写日记的方法不对。写日记的主要目的是反省自己。通过日记来监督,规范自己。

后来曾国藩学习了倭仁的写日记方法,大致如下:

首先,要把写日记当成一件大事看待,每次写的时候,要非常庄重严肃对待,在日记中规定的内容,就一定要做到。

其次,写日记的作用就是要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而不是在细节上轻轻滑过。关注这些细节非常重要,在写日记时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仅要逐条反思自己的行为,也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的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念头。

曾国藩自此改变了写日记的方法,每天开始用恭楷写日记,把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的不对,都记录下来,深刻反省。

曾国藩除了用写日记来反省自己之外,他还在日记上做了日程管理,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效率手册一样。

他给自己每天规定了TO DO LIST(每天基本学习日程):

  • 每天楷书写日记;

  • 每日读史十页;

  • 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上面这些是每天都要完成的,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他的学习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自己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在这里分享给你。方法很简单,就是留意每天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不管这个点是令人欣喜的感悟,还是令人难受的困惑,只要它在心头燃起火花,就把它摘取下来,记录到日记本或电脑笔记本上,然后进行复盘反思。复盘反思也很简单,就是3步:

  1. 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2. 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3. 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人知点或行动点。

仅此而已,有时候只有几句话,有时候长达数千字,只要能让自己更好地看清问题并发生改变就好。

利用同样的方式,曾国藩还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比如他在日记中把和别人打架这件事记述了一遍,然后进行分析,虽然两个人都有错误,但是如果是圣人的话,改过必须要从自己做起,自己要先承认错误,而且要快速承认错误,改进错误。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后,就立马跑去向那个和他打架的人赔罪道歉。那个人很是感动,毕竟两个人都有错,结果曾国藩先主动道歉,于是两人把酒言欢,尽释前嫌。

对于自己最爱犯的“言不由衷”,“虚伪”,“浮夸”的毛病,他也都会记录在日记中,并且高度警惕。对此他进行深刻反省,动不动就随口夸人,这是孔子所说的小人行径。评论人,夸奖人要慎重,这样别人才会拿自己的话当回事。

所以每次和别人聊天后,他都要在日记里记下说了哪些内容,一犯上面那些毛病就自我痛责,绝不轻易放过。

曾国藩的日记很微博

想成为圣人真是太难了。圣人的标准要求每一分钟都要对人性的本能进行搏杀,那真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因此能够坚持下来是非常艰难的,但是曾国藩最终却坚持下来了。

曾国藩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经过多次的改版,曾国藩的日记风格开始有点像咱们今天的微博。大家都知道,每一篇微博大概一百多个字,曾国藩的日记字数也不多,大概一二百字。

倭仁给曾国藩提了一个建议,就是让他每次写完日记,就送给朋友们传阅。而且让看完的朋友每个人都要做点评,就像今天在微博下面的跟帖。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曾国藩的日记,有些地方就有他朋友的批语。

为什么这个方法对于坚持圣人标准有帮助呢?因为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极限的,自己监督自己肯定存在许多盲点,不容易做得彻底。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所以通过自己的朋友,老师,家人来监督自己往往非常有效。

就好比一根弯曲的竹苗,如果让它自由生长,可能就会长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放在竹林中,周围都是笔直坚挺的竹子,和它们一起争夺阳光,它本身也就会长直了。

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看,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就像我们每年都会制定目标,比如想减肥,想养成早起,运动的好习惯,那你完全可以学习曾国藩,把你的目标计划写来下,不仅要写下目标是什么,还要写完成的期限,以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每天都要做什么等等,然后把这个计划告诉你的朋友们,让他们监督你。这样的成功率会比自己一个人来得要高。

曾国藩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一生。在外带兵打仗,也会抄写日记,送回老家,给兄弟子侄们看。一是为他们做一个榜样,再一个就是让他们监督自己。就是这样,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曾国藩的气质,习惯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成功戒烟

曾国藩的烟龄很长,烟瘾很大,成天烟筒不离手,三十岁之前也有过几次想戒烟,但是都没有成功。自从立志成圣人,开始写新日记时,他发誓要解除烟瘾。

对于一个以前也是烟民的我来说,戒除多年的烟瘾,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感同身受。在戒烟的开始阶段,人会感觉彷徨无主,寝食不安,梦里也偶尔会出现抽烟的情形。如果身边有朋友抽烟,还要抵制住他给你散烟的诱惑,真难!

就像做其他事情一样,一旦下定决心,曾国藩就没有退让过一步。不论多么痛苦,他就是不再碰烟具。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之后,把烟给戒了。

戒烟过程给了曾国藩很大的启发,他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如果没有这股狠劲,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实,走得远。

对于戒烟成功,曾国藩终生引以为豪,同时也在极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曾国藩“学做圣人”的信心。他自以为通过写日记,便可以迅速改掉所有缺点,成为焕然一新的圣贤之人,但过了数月之后,他发现戒烟相比较其他性格上的弱点要容易的多。

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在曾国藩的日记里,有许多他在改变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挣扎的记录。

经过不断的自我挣扎和失败后,曾国藩领悟到,去除性格上的缺陷,并不是一个嗜好,或者断绝一个行为那么简单。吸烟是可以看到的,戒烟只要控制不去触碰烟具就可以。但是性格的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它是经过长时间不短积累的形成的,与人的其他部分交融在一起,远比戒烟要难得多。

所以许多性格上的缺点和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化解才行。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其中最关键的是不能放弃。

因此,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要做到有恒,当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当遇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

我们在曾国藩的日记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这一生里,就是不断的自我磨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都生活在不断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

曾国藩用三十天戒烟,然后用三十年,来戒掉其他更难戒的毛病。再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练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渐渐发生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

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晚年时,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时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曾国藩的修身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地进行自我完善,通过磨砺改变,都是可以成为超人的。

通过曾国藩的立志与追志的过程,我们会发现,立志对于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也是我们所不知的。

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找来一群学生,然后分成三组。想通过学生举起重物,看哪一组坚持的时间长。他对第一组学生什么也没说。对第二组学生说,我想看看你们谁最有耐力。对第三组学生说,你们举起的东西关系重大,上面连着一个电网,你们一放手,这个城市就会断电,为了朋友和家人们,你们一定要多举一会。

结果,第一组的学生平均举重十分钟;第二组平均举了十五分钟;第三组平均举了二十分钟。

可见,人的能力是有非常大的弹性空间的。你能发挥能力的大小,与你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

因此,立志或者确立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将自我实现放在最高层次的追求。越过从食色性也到出人头地这些层次,才能达到自我实现。

立志高远,可以说是曾国藩成功的第一要诀!


本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曾国藩传》2、从“庸人”向“圣人”的蜕变
曾国藩: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掌握三个方法,依然可以高歌前进
曾国藩是如何戒掉“浮躁、傲慢、虚伪”毛病,成为一代圣人的?
曾国藩传:自律的人,都遵守这12条准则
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毛病的?
向曾国藩学习自我提升与改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