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漂泊之苦:北漂几年,留不下又回不去,我该怎么办?
userphoto

2023.10.29 江苏

关注

这是小凡的第三十三篇原创

漂泊,是现代人的常态,

从读大学开始的离家,到以后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大城市工作,无一不处在漂泊的状态之下。

甚至有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井离乡,走南闯北,

很多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即使后来在此扎根,也依然没有归属感,总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人类迈入工业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漂泊。

01

为什么会感到漂泊之苦


中国人的漂泊之感实际上是晚来的,

从哥伦布大航海时代开始,人类就进入到了交流时代,人口流动频繁,

那时的人们为了追求自由,财富,冒险精神,不停地去往更远的地方,较早地感受到了漂泊。

而中国则不同,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在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很紧密,关系也很稳定,

有句古话讲:“父母在,不远游。” 古人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

所以中国人是缺乏漂流文化的。

中国人真正开始交流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去寻找新的生活。

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人们是面临进退两难的选择的,因为你退可以回家种地,进可以进城务工,是很矛盾的。

所以很多人来到城市会带着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来自于农村,始终与城市格格不入。

因为我们国家的历史传统缺乏漂流文化,认同一个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新的城市就很难。


02
“人挪死,树挪活”

一个人的价值,是在流动中实现的。

“人挪死,树挪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否则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稳定中有喘息,在漂泊中才能有打开。

然而这个漂泊,是要我们不断去成长,去突破的。

到了一座城市,就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的文化,认识不同的人,了解别人差异化的人生,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

很多年轻人一进入到城市就沉溺在花花绿绿,灯红酒绿的生活之中。

大好的青春年华,将生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想起我妈妈那个时候上完学去城里打工,几个人共住一间宿舍,白天上班很累,到晚上有了空闲时间,

男男女女就到广场上跳舞,溜旱冰,然后大半夜的回来,极度透支了身体。

叫我妈去,我妈不去。

每个人都有一个第二次成长,一个新的青春。

人在任何时候都是要不断去学习的,你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更应该如此,然后在不断地变化中才能抓住机会。

爱尔兰作家托宾写了本小说叫《布鲁克林》,

讲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姑娘来到纽约之后,别的姑娘忙着去跳舞找男朋友,

而她却利用每个晚上的时间去学习,最后成为了她们公寓楼里第一个考取会计证的人。

而且她还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小伙子,两人最后在一起了。

就是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干的事情,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和未来的道路。

很多年轻人把小生活带到了大城市,在简单劳动中失去了未来。



03
人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人生中发现自己想要什么最重要,

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多问问自己,干什么事情能让你快乐,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自己,

就像我写作就很快乐,因为我既能表达自我,又能给别人提供价值。

《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人物,法国作家高更,年轻的时候在证卷交易所里赚了很多钱,

后来高更发现自己的人生愿望远不在此,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绘画的道路。


人们对待生活无非从两个角度着手,

“生活艺术化”,就是在乱七八糟的柴米油盐中,发现生活中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美,

现实生活中还是需要一点艺术,带给自己愉快的感觉;

还有一种人,将“艺术生活化”,将艺术当作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高更属于后者。

年轻的时候,我们会爱很多,很抽象的东西,比如说爱祖国,爱人民,

但我们真正爱什么,真正喜欢什么,需要去慢慢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具备一种漂流的能力,一种在路上的能力。

这个时代是漂流的时代,你回避它,就会站在历史的边缘,就会活得很狭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没有人是“大多数” | 灵感摘要五则
城市人文美学|物品过剩审美缺乏的年代,艺术家应怎么做?
装在罐子里的艺术
时光书单No.102
爱喝茶的人呐,对于这个社会,你们简直是犯了罪!
越穷的人,越要学会“折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