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述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 共同犯罪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区别于单独犯罪,也区别于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各种不同的共同犯罪人,旨在准确辨别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地位、作用、人身危险性以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以便于对共同犯罪人进行正确的定罪量刑。我国刑法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兼顾共同犯罪人的分工为标准,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1主犯的概念。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2主犯的种类。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3主犯的刑事责任。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要注意任何共同犯罪都必定有主犯的存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主犯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主犯与首要分子的相互关系。(二)从犯1从犯的概念。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2从犯的种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3从犯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三)胁从犯1胁从犯的概念。刑法第28条规定: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完全受强制或欺骗的,不能认定为胁从犯。2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四)教唆犯1教唆犯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犯是故意引起他人实施犯罪意图的犯罪分子。2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对教唆犯的处罚,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论处;被教唆者实施被教唆之罪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处罚原则
张明楷 : 简评共犯的竞合
关于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问题刍议
共同犯罪
带您学刑法——共同犯罪
刑法中对于认定共同犯罪应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处罚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