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青蛇》
出身不凡 清寒冷傲



法海是青白蛇故事里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二蛇终要挑战的终极大BOSS。

二蛇



在徐克的电影《青蛇》里,开篇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就是法海,最后一幕终章的人物还是法海。可以说他是这部电影的贯穿全程的灵魂。

撇开柔媚百态清润如玉的白蛇,撇开风情万种媚惑众生的青蛇不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被世人调侃“不懂爱”的法海,在《青蛇》里是怎么样的一个角色。

收服蜘蛛精
法海一开始便收复了一个两百年道行的蜘蛛精。一来直接表明了法海对妖的态度,二来从侧面称托法海的高深的法力。

法海收服了蜘蛛精后, 隔日便回到凉亭,释放了蜘蛛精并说如果以后能渡过自己的劫,希望有缘再与蜘蛛精并肩飞行。(具体缘由,见下文分析)
放出蜘蛛精



那么法海的劫是什么?
我们知道法海在追二蛇的途中看到了孕妇赤身裸体地产子,这个香艳的画面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此后他心中便动了念。独自打坐修行的时候也不由地想起孕妇赤裸姣好的身形,生了魔障,这个则是法海表面上的劫。

见色动念,是为业障


法海是谁
法海是一名年轻得道的高僧,出生不凡,内力深不可测。对自己,他从来都没有过任何的怀疑,他的信条是善有善果,人妖殊途,逾越不得。而他自己则是执法者,冷眼看世间百态并且维护秩序。可以说他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没有任何情感,也不需要任何感情,按部就班地让世间万物在自己应该的轨道上运行着。

这个是法理

纷嚣悲欢的南宋末期,红尘善恶不分,颠倒鬼神,千奇百怪



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怀疑,是看到蜘蛛精遗落的佛珠。
法海收复蜘蛛精时,蜘蛛精曾求情,对法海说,自己是菩萨边上日夜听法的蜘蛛,每日修法并无害人之意。当时法海只当它妖言惑众,没有丝毫犹豫地,废了蜘蛛精的百年道行,压在亭下。
法海第一次对妖产生了疑问


 但是当他看到蜘蛛精留下的法珠,法珠竟然凝聚不散,他就想难道妖也能修善果?法海从这里开始思考妖是不是也能有善心,修人形而不作恶。于是他隔日便释放了蜘蛛精。
这次的疑问,直接导致了他看到二蛇帮产妇挡雨时,决定收手,放了她们一次生路。因为善有善报。法海第一次从情的角度去看待妖。

他第二次怀疑自己的时候,是他见色生欲。
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劫。这次的怀疑来得如此之大,甚至让他心神不安。他自己修行二十年便拥有佛光,是怎么的一个前人少有的境界,他自己心知肚明。所以他一直认定自己是一个六根清静的僧人。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动了欲念,这不旦是对自己超凡出身的一种挑战更是对自己修行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疑问,法海一开始以为是妖孽作怪,他对自己心魔幻变出来的长尾妖怪一阵痛打,并表明自己对一切天地逆行的景象事物都要杀绝.
法海的自我认识


四杀



而心魔则嘲笑法海, 并直接指出,我就是你,我从你那里来,你怎么能杀我呢? 要打我其实更应该打你自己啊!
心魔的嘲笑


这里心魔一共说了法海两点:

有色不戒
善恶不分

到这里,就清楚地看到法海从开始到现在,其实是有两个魔障的。两个魔障归结到底其实都是法海六根不净。两者双互缠绕,果是因,因是果.

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所以法海最大的劫,其实是他修行中不能摆脱自己形对神的约束。六根不能清净。接下来的全电影,对于法海这个角色来说,就是他希望摆脱魔障净六根而失败的过程。

金身大佛

寺内的金身大佛在法海从业障中醒来后, 第一次脱落了外表.
法海从业障中醒来

大佛面部脱落了一块


大佛在电影里一共出现了4次,每次一次出现,都是不停地脱落,损毁。这个大佛其实法海心中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和佛法的外化,而法海自己也认为自己应该是如佛祖一般庄重和进退有度。



所以金佛第一次脱落,表明法海的信念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动摇. 法海决定要克服自己的两个魔障.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

法海有了对自己魔掌的醒悟之后,他释放了蜘蛛精,开始辨是非。
法海对色障的破除,就是考验自己的定力,希望用意志去克服凡俗的性欲,把不好的念头---情欲 修掉。是为修心。他决定让小青来助他修行.
小青助法海修行


法海和小青在水里缠绕,小青使尽全身解数去勾引法海,从天黑斗到天亮,法海一直打坐禅定,不以回应。但是最后法海还是泄了身,输了这定力比赛. 法海因此恼羞成怒, 便执意怪罪在小青身上,寻青白俩蛇报仇.

法海失去定力,恼羞成怒


法海很早就知道青白二蛇在凡间流连, 并出手治水,救护众生. 但是法海一直没有收服她们,因为他觉得她们是种善因.后来法海没有克服色障,修心失败,而决定收了二蛇,其实他又是 '善恶不分'的表现了.
向二蛇报仇


到这里,法海既没有出走'有色不戒'又没有走出'善恶不分'. 本来他已经从蜘蛛精身上开始思考妖的定义,后来又在自己的骄傲和恼火中重新走上了更深的魔障.


而法海心中的佛祖,在他的偏执的着念中, 更进一步坍塌
金身大佛再次脱落


佛说: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法海与二蛇斗法,与其说是为了维护人间正道,挽救许仙不入歧途,不如说是自己一时意气,内心对自己的恼怒的发泄和迁怒。最终水漫金山寺,生灵涂炭,正如他自己说的,先功后过仍是过。

金身大佛彻底被摧毁。


----------------------------------------------------------------------------------------------------------------------------------
篇外连接阅读
徐克对《青蛇》电影的解读

【青蛇】开场,即是徐克营造的“南宋苟安”民生图,人畜杂处,丑态万方,靡乱淫极的妖邪红尘,正为人蛇恋的畸形之爱提供了孕育的温床。独见白衣素裹的法海茕茕孑立,在戏台上俯瞰愚昧苍生,与人间烟火格格不入。较之李碧华原著小说中对四角纠缠,妒雨酸风的辛辣描绘,电影的格局则更显开阔。张曼玉的青蛇在保留霸道狡黠之余,也传达了未谙世事的天真;跃上银幕,许仙也从那个明知青白是妖而仍旧贪恋美色,静观两蛇你来我往尔虞我诈的猥琐小男人,一转而成西湖畔,雨夜读诗的老实教书先生;李碧华笔下的法海也只是个只分人妖,不论善恶的卫道士,在森严等级与固有秩序下做着“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但却不能洞悉世情色泽与爱的微薄意义,电影里,徐克却让他懂得反思,水淹金山浮尸横陈的冤孽之下,他落寞迷惘,黯然神伤。

     徐克自己也曾说,【青蛇】的概念与李碧华原著区别不大,只是“突出了白蛇与青蛇在情意取舍上的矛盾冲突。”白素贞是小青眼中代表万物之灵的神,她无知,羡慕乃至嫉妒,模仿白蛇的高见而惹来麻烦,在情爱的风花雪月中尽管抱着哲学的态度却仍不免四处碰壁。而徐克力求让青蛇做“人”,在被人间文明洗礼后,在同自然隔绝后,在摆脱“兽”这一身份的崎岖之路上,伴随的是人性的虚伪与道德的沦丧,而她所勾引的许仙,作为知识分子,恰好又是生理欲望与思维中的爱所交集的矛盾体。“我希望给《白蛇传》注入新元素,以表现现代女性对爱情,友情的看法,所以故事虽以南宋为背景,但情节是以爱情发展下去的,因而背景根本不是很重要。”

     徐克在阐述【青蛇】时,曾强调其荒谬的喜剧效果,它投射在许仙与法海的虚伪。尤其是需要不断克服心魔的法海,束缚着七情六欲,最终在压抑中扭曲,所以,在徐克的理解中,白素贞与小青来到人间,所见到的这两个“人”,她们的眼光其实是“俯视”的,而非我们通常所说的“愧不如人”,而“荒谬的喜剧效果”便来自这样深刻的讽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大威天龙”的母盘,讲的是什么样的大道理吗?
央视版删减17分钟,徐克这部爱情片,许多人不明白为啥叫《青蛇》
徐克巅峰之作,上映烂片无人问,而今神作经典,被埋没16年
活色生香的《青蛇》里,藏的全是成年人的爱与欲
徐克《青蛇》:活了快30个年头,才知道张曼玉玩的不是自己的尾巴
玲珑品评《青蛇》3:凡人的感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