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雀梅盆景养护宜与忌(下)

刘学武雀梅盆景作品《恒旦之初》

荣获2018年海峡两岸(厦门)盆景精品展

暨首届闽派盆景精品展金奖

雀梅是鼠李科鼠李目藤本植物,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日本、东南亚各国均有分布,是亚热带树种。在我们南方常看见雀梅生长在河谷两岸、沟边地头、石山丘陵等地,大多数是一堆藤蔓状或攀爬在其它树木上面,藤条蔓延几米或几十米,只有拨开荆刺才能看见其干径的真容。雀梅根系非常发达,冠幅到哪,其根系就伸展到哪,在没有任何约束的环境下,自由生长着。当我们将枝条裁短,将根按我们装盆的长度截掉,移回种植,哪怕是成活了,由于生长环境的突变,根和枝条完全按树主的意愿去留,无异于把一只翱翔蓝天的苍鹰关到笼子里,一切自由都没有了。这就是雀梅野生环境和培植环境差别所致,对这个差别进行研究,摸索总结出一整套管理措施,是种好雀梅的关键。

03

成型上盆的宜与忌

当雀梅桩在地养枝条达到六、七分成熟时就要将其装上养护盆或观赏盆里蓄养小枝条。这个环节需要特别谨慎,否则会造成上盆后的死亡。

装盆前的准备工作

装盆前一年的小寒至大寒这个时间段,要对拟装盆的桩进行断根。根据拟用盆的尺寸,在桩的四周挖沟,将根截短,只留往下长的根。同时,对枝爪进行全面修剪,为上盆养枝蓄冠做铺垫。完成后将原土盖回,恢复原貌。

▲雀梅枝条的培养方法:将横角枝(即侧枝)剪掉,只留一条光杆,待来年萌发壮芽,加快枝条长速

装盆时的注意事项

在雀梅发芽前(南方一般在小寒至大寒这段时间)将上一年已经断过根的桩挖起来,去掉大部分宿土,甚至可以一点土都不带装到盆上。盆的底层垫一层块状塘泥,以利疏水,装盆用土可按煤渣∶塘泥∶菜园土∶育苗基质为3∶3∶3∶1来配比使用。雀梅上盆一般不用农家肥作基肥,这样会滋生细菌,对作品产生危害。

▲雀梅蜕皮后的水线、肌肉、枝爪

装盆后的养护管理

新上盆的雀梅,宜放置在用砖垒起的基座上,基座里面填上泥土,让根从盆的排水孔伸出,吸收基座里面泥土的营养。这样可以将作品养至成型,也可以一直在基座上养护。新桩上盆切忌不提前断根,一次性装上盆。也不宜装盆后架空起来,这样会增加养护风险。

04

病虫害防治的宜与忌

雀梅病虫害包括病菌、钻心虫(天牛)、毛毛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病菌的防治从泥土开始,在配制泥土时,加入适量的杀虫灭菌药同泥土一起搅拌后使用。早期用六六粉(已禁止使用),后来用呋喃丹,多菌灵等,病菌在变,用药也在变。其它的害虫有针对性用药,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喷洒一次广谱性的农药,包括防炭疽病的药、篮粉等。其次避免弄伤树身,一旦有伤口,细菌就会乘机侵入枝干体内,发生由里向外的溃烂,无法治愈。因此,必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忌等到作品被虫害侵蚀时再喷药,为时已晚。

▲枝条日趋成熟的雀梅作品

05

成型作品管理的宜与忌

成型雀梅盆景的养护是一件艰辛的工作。首先是保健康,其次是保型。为了保证作品的健康长势,必须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宜薄肥勤施,可以生物有机肥、进口玉肥和叶面肥交替使用。还要适时剪根换土,雀梅在盆上生长两年,盆土即爬满根系,如不剪根换土,就会形成根巢,影响水肥吸收,所以盆上的雀梅不超三年就得剪根换土。但如果一直保持旺盛长势,枝条的比例很快就被破坏掉,因此,还应勤修剪,除掉霸王枝,控制有用枝,扶持弱势枝,使整盆作品处于平衡生长状态。

▲刚上盆的《恒旦之初》雀梅作品

多年来,雀梅作品的“功成身退”现象就像埃及法老的诅咒,这片阴云一直笼罩在盆景人的心里。我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培养了不少成型作品,拿了不少奖项,从实践中总结出雀梅养护一般性的规律.雀梅是可以养好的,也是可以保型的,只要掌握了雀梅盆景养护过程中的宜与忌,“功成身退”的现象是可以克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角梅盆景的培育与管理
盆景桩坯土球过大上不了盆怎么办?
三角枫盆景
【盆景艺术】提根式南天竹盆景
适合“新手”养的“黄荆盆景”,想要养好也不容易
榕树盆景的栽培技术和养护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