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柏枯桩<飞龙在天>--史佩元

■地点:苏州拙政园

■作者:史佩元

史佩元这个名字对盆友来说并不陌生,高级盆景艺术大师2005年春,机缘巧合觅得一件刺柏枯桩,头部酷似中国传说中的龙首,向后紧贴长颈,龙眼外突炯炯有神探视前方,恰似蚊龙横空腾飞,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飞龙在天的豪情。
如何将这件枯桩骨子里勃发的力量更为艺术地展示出来,重新赋予它生命?自得到这件枯桩后,就不断思索,并从附石盆景中得到灵感。尝试将真柏树苗附着在枯的树桩里,使其枯荣融为一体。这一想法时至今日,在国内盆景实践上仍不为多见,又经十二年的精心养护和不断调整,该作已逐渐成型,基本达到了原创作意图和设计构思,枯荣一体,一棵枯朽之材得以发掘价值,重塑艺术之美。

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刺柏盆景的制作过程

此次制作的素材主体是本人2005年春从安徽山区买回的一株刺柏的枯桩(见图1),当时我看到以后非常兴奋,虽是己死枯干,但是让人感觉其灵魂还在,特别是枯干头部酷似传说中的龙首,睁着大大的眼睛,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潜龙欲飞九天的豪情(见图2。

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刺柏盆景的制作过程

见其气势及其逼真的形象,我也被深深感染,感觉其生命依然存在,感觉其骨子里张扬着一种可以勃发的力量。因此我也一直思索着,如何将其张扬着的力量展示出来,重新赋于他生命。

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刺柏盆景的制作过程

这一想法,使我联想到能否做一次盆景的创意,尝试借鉴盆景中的附石方法,把充满生命活力的真柏树苗附着在枯的柏树桩里,使其枯荣融为一体。这一想法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在国内盆景实践中并不多见,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制作过程,共享盆景制作的乐趣。

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刺柏盆景的制作过程

制作前我根据思路用电脑设计了一张效果图(如图3,自我感觉不错,真的让其飞起来了,故取名《飞龙在天》。因为此枯桩里面有很多自然风化的凹槽(图4,很适合嵌入真柏枝条,于是我准备了数盆3-4年生的真柏小茁(见图9。一切准备就绪,我决定做一次盆景制作的尝试,用一种新的形式让枯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其艺术价值得到延续,得到升华。

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刺柏盆景的制作过程

首先选定了三株粗细、大小合适的真柏,剪去部分小枝条,顺着枯干的凹槽逐步嵌入进去,慢慢地用尼龙扎条把其收紧、固定,让枯干上下、左右、前后都有出枝,以便今后造型需要,使其丰满而有层次感。

同时三株真柏基部要能合在一起,以利于上盆。这些工作做完后,把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紫砂盆里,用橡皮带固定好,便于接下来的初步整形手术(见图6图7)。再进一步调整和剪去一些没用的枝条,用铝丝把留下的枝条进行绑扎、造型(见图8图9。经过约二个小时地精心制作,其整体的造型初步的显现出来了,己踏上了起飞的征程(见图10。

在这里,时间、空间、运动产生了四维空间,生与死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创意与灵感突破生命的极限。在这里,一棵枯朽之材得到再度应用,其美得到发掘,其价值得到再度体现,我相信再过五年、六年或许八年、十年,该作品枯荣之间已经没了距离,已经融为一体。让我们共同期待,让我们共同祝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刺柏树桩嫁接修机柏
图解 柏树盆景养护的三个循环
盆景“十八学士”之柏树
苏派盆景精品展
教你怎样制作柏树盆景
应国平盆景艺术佳作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