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盆景人请收下这份艺术快餐

盆景和雕塑,有什么共同点?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误会大了,超大型盆景何止又大又贵》

上回提到,盆景大小尺寸不是问题,问题是咱怎么hold得住。

比如,咱们如何通过认识世界各艺术门类中的佼佼者,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在对盆景艺术未知领域探索中,获得有益的帮助?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美术史上著名的“大”作品。

  *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米开朗琪罗

     立面作品:最后的审判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作者米开朗琪罗,本是一位雕塑家,没想到接到一个关于绘画的任务,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完成了举世惊叹的作品。

作品的尺寸相当大,每一幅图像中的人物都超过真人大小,唯有这样,在底下观看的人们才能看到合适的效果。

看这个作品不仅能体会宏大的既视感,观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关注作者运用的手法。

  *神创造日月

比如构图,大小形体布局,人物肌肉骨骼的美感、力量感,有一点绘画基础的盆友们,建议临摹米开朗琪罗手稿,直接体验大师的创作手法。

在盆景中的运用:构图、布局、形体大小的聚散,厚重感、力量感的营造方法和审美趣味。

    *先知

看人物造型,人物姿态的律动——躯干的运动,正如盆景枝条的分布方式。

躯干运动背后,带动表面衣纹皱褶的变化,形成S形的律动感。头部+躯干+四肢的运动,以及眼睛的朝向,让画面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出空间以外的想象,艺术张力十足。

想一想:盆景的空间张力如何营造?

在营造盆景造型空间张力时,你是否为盆景枝干赋予多元的意义?它可以是一个什么东西的象征,因此它的造型会呈现这样而不是那样。

这就是技术层面以外,艺术层面的思考。

《钟灵毓秀》榕树 陈家劲藏品

“立体的画”的表现手法

如何从雕塑作品中汲取营养

雕塑家的绘画,我们看到一而贯之的力量感,下面我们再来看雕塑家的雕塑,对空间平衡和画面节奏的处理手法,盆景人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参考。

掌握盆景构图的营造范式后,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此,对一些当代盆景的夸张手法,其实不应理解为怪,而是盆景艺术在时代应有的发展而已。

   *地狱之门  罗丹

罗丹的地狱之门,简单说就是他的作品大杂烩。

问题是这么多作品“杂烩”在一起,还能成立,统一在一个画面中,形成新的画面肌理效果,这不但需要艺术家的整体驾驭能力,还体现艺术家对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态度。

罗丹的作品在当时让人们感到不适,被认为离经叛道,而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经典中的一部分,他打破了部分的传统认知,拓展了人们对雕塑表现手段的定义。

  *西方雕塑在重心、平衡上的处理手法值得盆景人参考

罗丹的作品在画面构成的观念与表现手法上不再拘泥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固有题材和形式,在经营画面平衡上却依然有异曲同工之处。

再看当代盆景各种形式变化,离不开本质上在艺术观念上的拓展,因此,现当代盆景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布尔乔亚  大蜘蛛

盆景的当代追求

在艺术语境上如何做文章

讲到当代艺术中的各种主义,在盆景界是不存在的,也没必要强求。

只是对文化的思考,在部分盆景人那里,虽然存在,却是地方主义的。

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是当代艺术社会性的一面,有些作品运用隐喻的手法,表达对人生、社会、人类存在状态的思考。

到盆景这里,就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禅意盆景、日式盆景对生死的思考这样的表现手法上去。

其实方式还可以有很多,还可以有属于每个人、每个艺术家的理解和表现方式,你要让你的方式成立,你需要更深一层的,脱离盆景的思考。

因此,为什么盆景人不能总盯着盆景看,不能局限于身边这一亩三分地。

你应该放开眼界,去广泛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了解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才能打破传统样式下的牢笼,玩出自己的样子。

  *存在主义者、雕塑家  贾科梅蒂  

雕塑可以“简单”到如贾科梅蒂,然而贾科梅蒂背后带来的思考,却是西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对个人生存境遇的思考。

可能会有杠精说,咱们是中华大国,中华民族艺术底蕴丰厚,咱们有咱们的艺术特色,为啥要看西方的东西?

嗯,这问题涉及到你站在什么语境下去讨论艺术。笔者理解的艺术是属于时代的、人类范围的,而并不局限国界、人种。

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述说的手段,并不需要限定,但如何“成立”才是值得考量和具有知识、技术含量的问题,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的架构下,让不同文化、种族的人们产生共鸣。

天马行空并不等于空穴来风,好作品,有道理

艺术需要持续学习

看不懂,也许是你的艺术认知“库存”不够用哦

讲了这么多,你发现艺术是相当自由的,而自由又不等于任性,更不等于空穴来风。

很多人理解艺术等于“疯狂”,笔者虽然是位从事艺术创作的年轻人,然而身边师长多为正常人,多少会让观众感到有些“失望”。

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同样了解到历史上艺术大师大多为正常人,每个人的艺术有其成立的历史条件、手段、语境。

因此,当盆景人遇上艺术家,遇上看不懂的艺术,遇上看不懂的盆景艺术,我们需要先扫描一下自身的艺术认知“库存”,是不是不够用了呢?

这次,我们从盆景的尺寸,聊到盆景人的艺术认知“库存”,其实,作品好与不好,实在与尺寸关系不大,而与创作需要有关系,与表达的需要有关系,与作者的立场有关系。

关于艺术的知识,就如浩瀚海洋,然而并非不可获得。打开这一扇窗,你才能获得这里的风景和乐趣。

下一期,我们继续解锁更多艺术与盆景的观看和思考方式吧。

艺术在远处

艺术又在身边

关注我们

解锁当代盆景与艺术的奥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艺复兴艺术】米开朗基罗:用灵感与感性沐浴艺术本身
【早读艺术】López del Espino —— 灵魂与情感的雕塑家
热爱创新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
严伯均《西方艺术课》大师中的大师:米开朗基罗
壮观的艺术雕塑作品——雕塑家Laurent Krasta
意籍俄裔雕塑家——保罗·特鲁别茨柯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