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佛大学新生数据大起底,告诉你“学神”是怎么炼成的?

哈佛大学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每年都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针对每一届新生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约有50%的新生会回复他们个人的背景信息,以及未来在哈佛大学的规划与期望,每年的调查结果,都耐人寻味。

文、译 | 巴山

编 | 田菁

去年哈佛大学的招生歧视案件闹得沸沸扬扬,让哈佛大学十分难堪,想必2019年2023届新生的录取情况,将会受到了更多关注。哈佛校报The Crimson每年对新生做的邮件问卷调查,就是了解哈佛录取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为我们详细刻画了哈佛新生画像。

该调查主要有三个大方向:家庭背景(Makeup of the Class)、教育经历(Academics)、生活方式(Lifestyle),有超过一半的哈佛新生会参加此项调查,数据调查结果耐人寻味。

我们先来看看2017、2018年的调查结果,由于学生自主回答,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但也客观反映了一些问题,如被顶尖学校录取的学生,在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个人生活习惯上有哪些共同之处;并且对比2019年早录数据,或许会给教育界的同仁们带来一点关于美国顶级名校录取趋势的启发和思考。

爸妈是哈佛校友,录取几率大

2018年,早录的学生中,其中父母双方(或有一方)是哈佛校友的学生比例为14.5%, 而2017年这一比例则高达18.3%, 也就是说有将近1/5的学生父母曾在哈佛读过书。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父母曾是哈佛校友的成功(收入)比例较高

2018年,在新生家长是哈佛校友的家庭背景下,46.4%来自超级富豪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与2017年基本持平,但比例远远超过2016年的26%,这也侧面说明了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校友成功率越来越高。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父母一辈就读私校的比例较高

2018年早录的数据显示,作为哈佛校友的父母的人中,51.8%的父母曾就读于私立学校,而公立学校的比重为35.5%,明显低于私立学校,2017年父母上私立与公立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0.1%、11.5%,依然差距明显。

然而在美国,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于普通公立学校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富有家庭的父母也更愿意让孩子就读顶尖私校,从父母的教育经历和背景也可窥见一斑。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毕业于私立学校的学生似乎更加用功

在2022届(2018年早录)的新生中,私立学生每周在校学习时长略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在以往几年情况也是如此,从数据上看,私立学校的学生似乎更加用功。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大学追求什么?“学术”第一

在2021届、2022届以及其他几届的学生被问到,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什么是第一位的时候,“学术成绩”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所以哈佛之所以成为今天顶级名校,从学生的“追求”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学神不爱社交就爱学习

在社交媒体使用方面,2022届的学生,29.5 %的新生很少用或不使用Twitter,而52.4%的新生压根没有Twitter账号,相较于2021届的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略有提升,而2021届35.9%的新生很少用Twitter,56.4%的新生压根没有账号。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2022届的学生,51.5%的学生几乎不怎么使用脸书,16.5 %的新生使用“脸书”的时间少于半个小时, 10.7%的人没有脸书账户,对脸书不感冒的总体人数比例达到78.7%;而2021届同等比例则为80.5%,很有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技术以及媒体的依赖有所提升,但影响不是很明显。

不得不说,学神们的“屏幕时间”真的很少,在追求“学术第一”的时候,除去正常的社会社交,虚拟社交真的是少之又少。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2021年、2022届的大多数哈佛新生是“苹果粉”,80%以上的新生使用iPhone,70%以上的学生使用苹果笔记本,除了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之外,从侧面说明哈佛大学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自我期望高,面对父母成就压力大

不得不说,看似天之骄子的哈佛学子,内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几届的调查中,压力的主要来源还是“自我期望值”较高。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除了自我期望带来的压力,在几届的新生调查中也显示,父母收入越高,学生承受的心里压力越大,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学生也就越多,从下面的图谱可以看出,5个人之中有接近4个人接受过心理咨询。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每一个天之骄子背后不可否认其家庭背景的影响,但其个人习惯、兴趣爱好、社会活动要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出许多,但也势必面临更多的期许,以及该如何超越或者追赶上一辈人所创造的成功的压力。

这些隐藏在背后的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显而易见,人们更愿意看到看似外在光环下的成功与家庭背景,而忽略他们的努力付出,以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或许不是一句空话。

2023届哈佛新生,有何特点?

其实,每一年的哈佛新生画像,有传承的一面,也有新的特点凸显。2023届的调查画像哈佛校报还没正式公布,小编总结了三点,提前感受下一些新的变化:

“录取率”逐年下降,亚裔美国人录取比例有所增加

据2019年哈佛大学早录EA(Early Decision提前决定录取)的结果显示,哈佛大学去年收到6958个的入学申请,比2018年的申请人数多了328人,但最终只录取了935名作为2023届的学生,录取率为13.4%,相较于2018年的14.5%、2017年的14.49%,下降了不少。

而亚裔美国人被录取人数今年占26.1%,与2018年的24.2%、2017年的21.7%相比有所增加。

2016届-2023届哈佛大学早录 | 图片源自Morgan J. Spaulding

学生家庭背景呈经济多元化,哈佛加大经济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新入学的2023届学生来自67个国家和美国49个州。国际学生的比例从去年的8.2%上升到今年的11.2%,且国际学生也将享受与国内学生同等的经济资助。

截至目前,2019年,超过10%的学生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基本与过去两年基本持平。大约70%的学生获得了大学经济援助,2017、2018年获得经济援助57%、58%相比,人数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019年的早申学生中有14.5%的申请者要求免收申请费,而这一比例在2017、2018分别为10.7%、12.9%;约60%的学生平均每年支付12000美元,20%的学费全免,以上数据表明班级里可能有更大的经济差异,即存在经济的多元性。

哈佛大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得益于该大学的经济援助计划,从而使得在哈佛大学学生的花费与公立大学的一样,甚至可能更低,这也表明哈佛大学在教育公平的问题上做出了一定的改变。

女学生人数增加,偏爱物理、计算机学科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早录的学生中,女性占总录取人数的51.3%,比去年的47.2%高出约4%,同时女性对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图片源自The Harvard Crimon

在那些对物理科学感兴趣的人中,53%是女性,而去年这一比例为33%;对计算机科学感兴趣的女性比例从2017年的29%飙升至43%,女性对理、工科的喜好,意味着参与科研领域研究的女性的人数将大大增多,非常引人注目。

因为在哈佛大学的物理、计算机录取人数本来就不多,分别占到总录取人数的7.3%和6.7%。总体而言,社会科学的兴趣略有增加,其他研究领域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10名新生因发表情包被哈佛开除!
官方调查:哈佛大学2018届毕业生都去哪儿?
真实的哈佛大学凌晨四点半的情景!有多少人被误导(转载)
亚裔进入哈佛难度降低?哈佛亚裔新生比例创新高 ?【华人头条】
群聊内容太“不堪”! 哈佛取消至少10名新生入学资格
哈佛大学排名下降至世界第三?好吧,这就是我不报考哈佛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