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毗钵舍那之五:离谛实一品扼要

帕绷喀大师说:

  先将所破的情形回忆起来,然后作如下思考:如果我与蕴是谛实一的,它们就不可能在心里显现成异,而应当是绝对没有任何差异的一体。
  其理由是:作为世俗的虚妄形式,体同相异、现象与本质不符是可以接受的,但对实有来讲则不可以,现象与本质必须相符。既然如此,承认有我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之蕴”也可以说成“蕴之蕴”或“我之我”,所以,将“我”与“我之蕴”分开来讲就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将犯“所取”五蕴之外没有“能取”我的过失,如《根本慧论》中所言:
  “若谓离取蕴,其我定非有,
  则计取为我,其我全无义。”
  再者,如《入中论》中所说:
  “取者取一不应理,业与作者亦应一。”
  所取与取者,身与有身,支与有支都将成一。
  不仅如此,如果我与蕴是一,则问题丛生,如《入中论》中所言:
  “若谓五蕴即是我,由蕴多故我应多。”
  如同蕴有五种,我也将有五个,或者如我只有一个,蕴也只能有一种而不能有五种;因为我即五蕴,那么入胎结生即无必要;又因为我与身体自性为一,那末死后遗体烧成灰时,我也将成为灰烬;而且,我在后世结生时,身体也将跟著一起结生,或者说,身体不可能在后世结生,所以我也将不可能结生,在无色界受生时,我将不存在;或者我即成色体。
  如果我与心是一体,因为为心无寒冷、饥饿之感,我也不会有寒冷、饥饿之感。冷、热、饥、渴之时,也不能说“我冷”、“我饿”之类的话。
  如果我与身心两者同体,那么作“我之身”、“我之心”这样的区别就没有意义了。
  再者,如果我与蕴是自体成立的一事,就应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完全一致。如《根本慧论》所说:
  “若五蕴是我,我应有生灭。”
  正如五蕴有生有灭,我也将有生在灭。如此一来,由于色蕴前后相续间断而有生灭,我也将相续间断而有生灭。
  如果前后世之我与前后世不同的五蕴自性为一,那么,前世之我与今世之我两者的自性到底是一还是异?如果是一,前世受生为畜生时所受的愚痴苦,今世也应当受;前世畜生也能感受到现在人的快乐。
  如果前后世之我是自性异,则如《入中论》所言:
  “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
  所有自相各依法,是一相续不应理。”
  正如慈氏与近密相续各异,则是没有自性联系的二个人,这就不可能有能回忆前世的神通。
  又如《根本慧论》中所说,将有所作业失坏的过失,
  
“若此是余者,无前亦应生,
  如是前当住,前未死当生。
  前断业失坏,余所作诸业,
  当由余受果,此等皆成过。”
  如果认为前世之我虽已消失,但仍有后世之我来受报,那么自性有补特伽罗所造的业,可以由其他自性有补特伽罗来受报,这将犯“值遇未造业”的过失。
  基于上述这么多的过失,由此得出结论:我与五蕴自性为一根本不能成立,此即“离谛实一决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生后世是心的一种延续
先求根本智【清净心是根本智】
丹道基础理论与修炼基本秘要、法要(一)
中国心学
十二缘起法
心經上的四句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