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坡苏14 唐宋相隔,遥遥千里,苏轼的东坡与白居易的东坡
元丰四年(1081)的黄州城东山坡上,田间地头,烈日炎炎,一位中年男人正牵着一头黄牛垦荒播种,他的头上包裹着一幅葛巾,粗布农衣,脚踏一双草鞋。
这大概就是苏轼成为苏东坡之后的第一个形象。
苏轼身故后,老弟苏辙作《东坡先生墓志铭》,其中即有一段文字记述:

公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従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芒屩,音同撅,就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用植物的叶杆编织的那双草鞋,也是最常出现在苏轼诗词中的鞋款。
有了这片田地后,苏轼在黄州的生活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在他写给远方好友的书信中,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开朗的文字。
他给王巩(定国)写信:
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
“虽劳苦却亦有味”,大概就是那种“虽然很疲惫,但是很值得,也很欣慰”的感受。
还有,他和邻居间的关系特别融洽。
鏖糟,音同熬,是汴京城外的一块沼泽。靖节是陶渊明身故后友人为他定的谥号。
所谓鏖糟陂里陶靖节,意思是,苏轼已将自己现实的处境代入到生平第一偶像陶渊明的身上。
毕竟,黄州东坡与桃花源的意境相差甚远,索性自嘲,我就是“这山沟水泽中的陶渊明”。
但是,苏轼终究不是陶渊明,从小受到儒家教育的他,始终无法放下仕与世的牵挂,活在当下,总要为五斗米折腰。

苏轼更向往的,是白居易的人生。

唐元和十三年(818),46岁的白居易赴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
忠州之于长安,比黄州之于汴京更加偏远。来到小县城后的大诗人,百无聊赖,便买了些花苗,到城东的山坡上,亲手栽种,并留下了两首特别符合白居易风格(絮叨)的长诗。
“东坡”成为了诗中的地标: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花已种成,白居易每天的生活不再无聊,经常到东坡上散步赏花观树,又作一首《步东坡》,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元和十五年(820),朝中政局变动,白居易返京后,非常怀念曾经的忠州岁月,更想念他在东坡上手植的花树,有诗为寄: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元和十六年(821)春,身在长安的白居易依然对忠州东坡之上的花树念念不忘,又有诗云:
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
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
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
最忆东坡红烂熳,耶桃山杏水林檎。
苏轼一生有三个具有人生坐标意义的偶像,陶渊明、白居易、韩愈,这个之前专篇讲过。
在这三位伟大人物中,从灵魂深入,苏轼最希望成为陶渊明,从肉身具象,他又更接近韩退之,而在精神家园的离返与残酷现实的逃避之间,他对白居易却有着一种下意识的精神依赖。

结束了黄州苦谪生涯后,到了元祐年间,当苏轼重返汴京,回顾大半生的命运,感慨与白居易的仕途轨迹竟有几分相似——
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从,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觅苏记】黄州东坡:东坡居士之号的起源地(上)
【澳洲起名】中文起名需要注意什么?
没想到,苏轼的外号,竟然来自于白居易
东坡居士的由来
中国古代保持积极情绪成功的故事?
异代知己:苏东坡的名号原来出于白居易的诗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