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苏42 眉山往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北宋雏形
熙宁二年(1069),苏轼的服丧期毕,离开眉山,重返汴京。在与家乡父老作别回眸之际,三十四岁的他不可能想到,这将是他亲望故乡的最后一眼。
谁料,宦海浮沉三十载,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
眉山之于苏轼,既是故乡,亦是不可及的远方。
元丰元年(1078)七月,在徐州任上的苏轼收到了家乡亲友的来信,希望他为时任眉州太守黎錞(希声)新建的远景楼写一篇文章。
苏轼欣然应允,挥毫而作。
又四年后,到了元丰五年(1082),距离苏轼最后一次离开家乡眉山,已经过去一十三载。
这一年的四月末,黄州初夏,雪堂之内,苏轼突然来了兴致,以大楷之形,重书几年前的这篇《眉山远景楼记》,笔墨入纸时,故乡的风土人情、过往的青葱时光,仿如昨日重现。

(这是清代刘墉的行草,节选了《眉山远景楼记》中关于农耕的片段。)

《眉山远景楼记》开篇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以乡俗为引,讲到眉州的三个古风民俗,皆有汉唐遗风,在其他地区已经罕见。

首先,眉州的读书人非常重视经学,并有极强的家族观念。
宋朝立国之初,追承唐制,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诗、赋、论各一道,以及五道策论。宋太宗时期,尤其重视考生的诗赋水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对于浮华不实的诗赋文章,苏轼非常厌恶,在年轻时代就曾多次在文章中表达改变现状的意愿。
嘉祐二年(1057),方及弱冠的苏轼在参加贡试后,给时任主考官欧阳修写的感谢信开篇就提到——
“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按照苏轼的说法,宋仁宗对这一文坛风气也倍感无奈,希望可以通过科举“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谢欧阳内翰书》)
苏轼在写给梅尧臣的信中也曾明确表达了对于文章的态度:“轼长于草野,不学时文,词语甚朴,无所藻饰。意者执事欲抑浮剽之文,故宁取此以矫其弊”,意思是,必须要打压那些浮夸文章,让朴实无华却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成为主流。
“轼长于草野,不学时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眉山苏轼,在家乡文风的熏陶下,诗词文章的风格一以贯之的“词语甚朴,无所藻饰”,苏轼的文章诗词最大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说的简单一些,他写的很多诗词,即便没有什么古文功底,也能读懂,也能读出非常深刻的意境。
此后的人生中,苏轼也一直以自己在家乡熏陶而成的风格为荣,“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
只有眉州的读书人,可以用儒家经典学问为治学基础,效法西汉时期的文词。

眉州人的第二个风俗是“其民尊吏而畏法”,眉州百姓尊敬官吏,奉公守法。
每有行政长官离任,眉州百姓都会为父母官画像,对于一些政绩突出的官员,还会为其撰写文章,口口相传长达四五十年。这样的做法,正是效仿古代君臣相交的风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苏故里:起舞弄清影 晚霞映眉州
【】当代李勇刚行书《苏轼·眉州远景楼记》
白龙江、眉山“远景楼”【转载】
冷香阁|“半月题”联赛第五期:眉山远景楼
李勇刚书法册页《苏轼·眉州远景楼记》
东坡眉州远景楼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