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仙苏49 归去来,萦绕苏轼一生的夙愿
王适(子立)是苏轼的侄婿,也就是老弟苏辙的女婿。
苏王两家的交往,始自苏轼在徐州为官时。当时,王适方及弱冠,在徐州求学,苏轼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贤而有文,喜怒不见,得丧若一”,而更高的评价是,“是有类子由者”,也就是说,这个后生的言行很像我的弟弟。
于是,苏辙将次女许配给王适为妻,结为亲家。
再后来,王适的女儿第十四小娘子,又嫁给苏轼的孙子苏符(长子苏迈之子),可见苏王两家的交情深厚。
这深厚交情,当然是建立在患难真情的基础上。
那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羁押出湖州城时,身边亲友唯恐躲避不及,只有王适、王蘧(子敏)两兄弟追随苏轼,一直送到城郊,可见其中情谊。
苏轼和苏辙分别有三个儿子,六位苏门后代的文学启蒙老师,都是王适。
前文有述,苏轼一生及少为人撰写墓志铭,除了为家眷及保姆,专为他人所作墓志铭不过四篇(另有两篇为代作),这其中,有北宋名臣范镇(景仁),有忘年交张方平(安道),还有方外之交陆道士,余下的一篇,即是专为这位亦亲亦友的王适所作。
元丰五年(1082)的夏天,王适要从黄州前往筠州(今江西高安),投奔岳父苏辙。临别之际,苏轼作《归来引》为其践行。
此《归来引》,并非词牌《归去来》而是苏轼对陶渊明《归去来》做小幅修改后的作品。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公自注:余增损渊明《归去来》以就声律,谓之《归来引》。)
“归去来”是萦绕苏轼一生的未尝之愿,当年在杭州为吏时,他曾有诗“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离开黄州启程赴汝州之际,苏轼仍在感慨“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后来,听闻老弟苏辙仕途不顺,写诗寄怀“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被贬谪岭南,苏轼在英州近郊写下“策杖归去来,治具烦方平。”
生命尾声,谪居海南孤岛,“归去来”的心结几无可能实现,苏轼仍在追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此时,他已将“家乡”的定义无限泛化,“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
回到元丰五年的夏天,写给侄婿的这首《归来引》,算是苏轼较正统的“归去来”作品。
归来引(送王子立归筠州)

归去来兮,世不汝求胡不归?
汹北望之横流兮,渺西顾之尘霏。
纷野马之决骤兮,幸余首之未鞿。
出彭城而南骛兮,眷丘陇而增欷。
乱清淮而俯鉴兮,惊昔容之是非。
念东坡之遗老兮,轻千里而款余扉。
共雪堂之清夜兮,揽明月之馀辉。
曾鸡黍之未熟兮,叹空室之伊威。
我挽袖而莫留兮,仆夫在门歌《式微》。

归去来兮,路渺渺其何极。
将税驾于何许兮,北江之南,南江之北。
于此有人兮,俨峨峨其丰硕。
孰居约而尔肥兮,非糠窍其何食。
久抱一而不试兮,愈温温而自克。
吾居世之荒浪兮,视昏昏而听默默。
非之子莫振吾过兮,久不见恐自贼。
吾欲往而道无由兮,子何畏而不即。
将以彼为玉人兮,以子为之璞也。

王适从黄州出发,抵达筠州后,岳丈苏辙以诗为迎

迎寄

投窜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气如烝。
重来疋马君何事,归去飞鸿我未能。
养气经年惟脱粟,读书终夜有寒灯。
安心且作衰慵伴,海底鲲鱼会化鹏。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苏辙:史上最深的兄弟情
他是北宋文坛领袖,更是千古第一全才,却有着最坎坷的一生
苏轼:一生能有苏辙这样的暖男弟弟,这辈子太幸福了
幸与不幸在路上一直平行
鹣鲽情深鸾凤和鸣 伴苏轼宦海浮沉的王氏堂姐妹
散文||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