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重新认识苏东坡
写在前面

距离苏东坡离开我们,920年了。

苏东坡是谁?

苏东坡对这920年之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让我们重新认识他——有宋以来,中国文脉上最重要的人物。


1、如果你是特别热爱苏东坡的人,像我一样,你应该一定读过很多关于他的传记,无论是林版、李版,还是其它七七八八的各种杂家版本,因此对于他的生平已娴熟,那我这一版的意义又在于何呢?
我这一套“重识苏东坡”文章的主线是以李版苏新传为底板的,其中对于一些较为生涩的古文,有自己的理解与白译,对于一些李先生未加注解的内容,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再加新注,对于一些李先生和林先生原著中出现的争议或小差错,也是通过自己的查阅资料与理解,做了一些纠修。

2、如果你只是听说过苏东坡,对他还没有深度了解,其实是应该去了解一下的。这是一个趣味大于存在的人。
活在当下,被物质包裹着的这个世界,精神的空气如此稀薄。
当你
走近苏东坡,
走进苏东坡,
走尽苏东坡,
你一定会明白,
物质的充盈,永远掩盖不了苍白的人生,
只有精神上的愉悦,才能令哪怕贫瘠的人生变得富饶而多彩。

3、如果你对古人、对中国文化、对国学毫无兴趣,苏东坡是一个更值得你深度了解的人。
假设你穿越至宋见到了他,又或者他穿越至今邂逅了你,他一定不会对你说教,不会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果你合了他的眼缘,
他一定会和你喝酒并且比你先喝醉,
他一定会写特别大白话的诗词送给你,
他一定会告诉你什么食材怎么做才好吃……
你一定,一定,会爱上这个朋友的。

所以,我们重新认识苏东坡的这个过程,
其实就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人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的过程。
以上。

我以前的文章很少求转发求关注求赞赏求在看,因为我觉得没必要,大家都有自由的人格,各取所需,而已。
但这一次,我还是想羞赧着说一句,如果你觉得不错,或者觉得这一套文章
有些意义,有些意思,有些意境,有些意味,
请转发给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更多人看到,请不吝点下“在看”。

2021年,我把自己对文字的妄念缩小到一个卑微的范围,
只想陪着你一起,重新认识苏东坡。

关于苏东坡,几年前我曾写过一套游记,当值盛年,一时意气,夤夜出行,从子瞻一生从未到过的北京出发,一路向南,经颍州,至黄州,下惠州,跨海终至儋州,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生节点地标上和诗、怀古,沉浸在他至上至自由至达观的人格中,无法自拔。

我最爱的城市,杭州,这是除家乡北京之外我停留时间最多、到访频次最高的城市,近几年,每年无论有无公差,都至少要回到杭州一两次,每次在杭州的必做之事,就是绕着西湖走上一大圈,再走上苏堤,扬脊四顾。

甚至,我已经规划好了自己人生的归宿,对于所谓的功成名就,荣耀乡里,早就没了什么念想,直想着退休之后,可以在西子湖畔借一间茅舍,每日里粗茶淡饭,晨扫西湖,暮踏孤山,清明龙井,隆冬断桥,感受苏子瞻对于这座城市的良苦与热爱。

他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我说,西湖之有东坡,如眉目之有神明

苏轼说过,西湖游者,贤愚不一,所得深浅,随人而异,但能像他这样深入自然流变中,于静中见动,充分享受湖山之美的,该是千年来西湖的第一知己。

说起来,所谓西湖,有宋以前只有个很土俗的名字:金牛湖,大概是传说此湖中曾见金牛,源自唐人记载。

直到那首传诵千古的西湖第一名诗诞生之后,才有了西湖一名。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被所有人公认为西湖诗中的千古一诗,在此诗之前,这片水域还被叫过明圣湖、石函湖、放生湖,不一。

直到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之后,水随诗而天下扬名,故称:西子湖,简为:西湖。

关于西湖与苏子瞻的事,后面还会有很多篇章来讲,回到本题,自那次东坡故里行之后,这些年来,我的大部分出游线路,都会有意无意地设计到东坡的元素,而“寻找西湖”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乐项。

中国有特别多的城市中,都把本城较重要的内湖命名为西湖,其中有一部分与苏轼有关,比如惠西湖,雷州西湖,颍州西湖,但还有很多城市中的西湖,其实和苏轼无关,但慕杭西湖之名而得,或谓城中方位而得,比如北京,这里也曾经有一片西湖,其实就是今天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因地处北京西郊而得名。

无论源因如何,我每见西湖,总有心旷神怡之感,听这名字,就会下意识地发古思,念东坡。

可是,苏东坡是谁?

苏东坡这三个字,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都听过,或多或少了解一二,但三四五六就不见得知道了。

大多数人都会随口诵出他的一二三四句经典诗词赋,比如上面关于西湖的七言,还有关于赤壁的怀古,或者在失恋时随口安慰自己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竟然版权也是苏东坡的。

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你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无法躲开苏东坡的,任何一句话,一句成语,一个典故,甚至一道下饭的菜,一口大快朵颐的肉,都与他有关。

我尝说,中国人,在文化精神上,有四面必须而必然的图腾:孔子、司马迁、李白,

还有苏东坡。

所以,我们必须知道,苏东坡到底是谁?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但他还有很多代号、雅号、谐号、怪号……

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他的号了,东坡先生,可这个号,却是在他40几岁之后才有的。

在他奔放一生的前2/3时间里,如果你穿越到北宋的嘉祐、熙宁年间,问当时的士人:“我想见苏东坡,我很崇拜他……”人家一定不知所云,根本没听过这个人嘛,我们这边苏姓的名人,就没有叫这个的。

玩笑了。

苏东坡还有很多别名,谪仙,这是他和李白共享的雅号,大苏,这是相对于他的父亲老苏和弟弟小苏而言的熟称,苏子,这是古时男子的敬称,文忠公,这是他的谥号,苏仙/坡仙,这是他的粉丝们对他的拜称……

太多了,后面讲到一些典故时,可能会再带出来。

关于苏东坡本人的作品,这是一个旷古烁今的人物,涉猎过于广泛,所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哪哪儿都有他的身影,哦对了,可能在棋这一项上,终于能找到他的一项弱项了。

关于记载苏东坡的作品,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其中最负盛名的,肯定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也是我真正了解苏东坡的启蒙教材。

这些年,也看过一些关于苏东坡的其他书籍,但内容始终不太系统。

直到最近我找到了一本《苏东坡新传》,作者,李一冰。

关于林版的《苏传》,坊间的评论反响很好,但在学界其实是褒贬不一的,最大的问题是潦草,尽管其中把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几件大事都讲的很系统,但既然称其为“传”,当以全载而丰,而非蜻蜓点水。

从这个意义上,真正值得上“传”的,必然是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

名为新传,其实只是为了与林版相区隔,而在年代上,这部长达57万字的皇皇巨著,是在20多年前首版的,较之林版的1977年首版,自然是新的,但书中包含的内容,用一个“新”字,似乎也不大妥当。

本书从苏东坡眉州诞生开始讲起,引经据典,查古寻迹,其实也不限于东坡本人,对于他的朋友、亲人、政敌、门生、后代,几乎所有在苏东坡一生线索中出现的人物,都有涉及和介绍。

对于东坡门下,此书实在是一至宝之物。

越是读苏东坡,就越是感慨自己的卑鄙与狭隘,生命的渺小与无常。这是我读此书最常出现的感受。

我为什么要开始陆续写这部书的书摘兼书评呢?

一来是想深刻自己对苏东坡的记忆与认知,二来是想凭微薄之力将东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传递给更多的中国人,虽然我知道,这一套案子的阅读人群一定不会多,但又如何呢?

得一知己,值以千文庆。

由此想起,前不久专门到故宫看苏东坡专题文物展时,还有更早前去中国美术馆专门观摩一件久未出展的苏东坡画作时的那种震撼场面,那么那么多热爱苏东坡的人,不畏天寒酷暑,自天南海北来至同一屋檐下,那么虔诚认真地欣赏与苏东坡有关的每一个字每一笔画。

苏东坡是最爱交朋友的,千年之后,他若知道在中国竟然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必会扪腹大笑:这一肚子,不合时宜,却合世益!

好吧,不再啰嗦了,从明天开始,我尽量让自己坚持久一点,尽量努力能把这一套新传的摘评写完,也算是对得起作者李一冰先生坎坷的一生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央视震撼纪录片《苏东坡》,在惠州西湖的故事最动人
苏堤春晓(上)
梅花堂与苏东坡
东坡到处有西湖,我寻西湖到惠州
年少不识苏东坡,读懂已是断肠人。
《苏东坡新传》诗说十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