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窑白瓷|“山河相依 窑火辉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

        一、窑口发展简述

        定窑是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个影响巨大的瓷窑。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以盛产白瓷著称,产品风靡一时,北宋中期以后,由于瓷质精良与纹饰秀美,曾被选为宫庭用瓷。

        定窑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黄,柔和悦目。此外还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品种。器形丰富,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花纹构图严谨,工艺精细,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定窑首创覆烧工艺影响广泛。由于定窑的风靡与流行,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

        二、上展文物精粹

定窑白瓷“官”款墨书对蝉纹盘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六出葵口,浅腹,平底。盘心用浅细阴线划花对蝉纹,纹饰工整。口、底部无釉,器底中心刻“官”字铭款,墨书“供养舍利太平兴国二年五月廿二日施主男弟子吴成训钱叁拾足陌”字样。这件瓷器是带纪年款的定窑标准器。

定窑白瓷刻莲纹“孟”字款碗

        北宋,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高7.3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9厘米,碗直口微内敛、圆唇、斜腹下内收、圈足外撇。外壁刻三重仰莲纹,立体感较强,刀法娴熟。胎白而细腻;釉凝厚莹润,色白微闪青,可见垂釉痕。圈足底心刻行书“孟”字款,应为孟姓施主定烧后入塔基地宫。

定窑白瓷五足熏炉

        北宋,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此炉借鉴唐、五代金银器熏炉造型,分炉体和炉盖两部分。炉体盘口、直腹、平底,下承五足,足为兽面衔环形,足跟粘于圆环形底座。炉盖形似倒置的曲腹盆,盖沿外侈,上部有3个镂空桃形气孔,盖顶部为两层仰莲托起直口鼓腹宝瓶,三面开有桃形气孔,位置与盖面气孔相错。

定窑白瓷双耳墨书贴像炉

        北宋,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敛口、鼓腹、圈足,口外安对称的环形耳,耳根部贴饰模印佛像纹饰。环肩部贴饰16尊佛像,像着大裙,双手合什,作站立状。圈足内外墨书“善心寺尼惠超惠□惠□寺□□□”、“香花□□□”,为善心寺比丘尼等施入塔基。该器物胎体坚致莹润,釉色白中泛青,是北宋定瓷中少见的精品。

定窑白瓷刻莲瓣纹长颈瓶

        北宋,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撇口、长颈、折肩、圆腹、圈足,颈中部划弦纹,肩腹之间刻划凹凸弦纹,肩部刻缠枝菊花纹,腹部刻覆瓣仰莲纹。整个瓶身满工雕刻,棱角犀利,凹凸有致,将金银器的錾刻工艺在陶瓷器物上完美呈现,充分映射出制瓷工匠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制瓷技艺。

白釉刻花莲瓣纹龙首净瓶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小口、细长颈、圆肩、鼓腹、圈足,细颈中部饰有相轮状圆盘,相轮饰弦纹。肩部置龙首短流,龙首高昂,张口露齿贴塑双目、耳及角。瓶腹下部刻仰覆莲瓣纹。此器物胎质细腻,釉色白中泛灰,有垂泪痕。净瓶是佛教僧侣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用来贮水或净手的器皿,器型亭亭玉立,颇具观赏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没有孩儿枕只有娃娃枕的「发现定窑」展
北宋定窑 ----(上)
定州博物馆地宫藏瓷精品录
[转载]“中和之美”定窑展
定州寺院地宫出土定窑仿生瓷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