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幅静物创作引发的教学探索

几个月前,我大学时的同学委托我创作一幅静物油画。因为他现在专攻油画材料研究,尤其醉心于古典画框和基底探索,特意手工做了画框、绷了画布制作了铁红底子送来让我画。画框制作的精良让我大开眼界,内框的框条刷清漆处理,绷画布的经纬线矫正极其严格,底层动物胶的刷涂适度。以及运用三氧化二铁粉和着钛白与锌白,经过与晒熟油的调和研磨,均匀的刮在画布上,形成了极细腻的基底层。

步骤图1 运用白色粉笔拓稿

步骤图2 基底色层

 由于是运用现代材料创作这幅作品,我没有采用古典绘画常用的核桃油,还是沿用平时用的精炼罂粟油,慢干且便于塑造而且不易变色。颜料都是锡管装的伦勃朗牌油画色,材料统一便于控制。在基底层,我直接用松节油做媒介画了一层薄薄的有色底,颜色比最终完成要灰,类似制作一层基础色层。除了局部进行了提白,大部分是有色底。在晚期哥特式绘画,曾经出现过类似素描的单色画,当时更多的是祭坛画中模仿绘制大理石雕塑般效果的油画。而且一些巴洛克画家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提白层的塑造,一些需要强烈反射出鲜艳的色彩如红色,需要预制白色或者黄色的基础进行素描式的刻画,最后进行透明色的罩染,代表画家是卡拉瓦乔。其实经过近代的化学分析当时大部分绘画的提白层是有冷暖色彩的,后世发展的底层画更是验证这一观点。

在佛罗伦撒高斯画前留念《波提纳里祭坛画》

《波提纳里祭坛画》背面的单色仿雕塑单色画

步骤图3

步骤图4

《秋荷红樱》32x60cm 2018

因为画这幅作品时,正好基础部正在上静物课,我就把画拿到了教室和学生一起画。对于刚接触油画的基础部新生,这样会起一些示范作用。学生从网上看我以前的静物画作品照片觉得很细,以为是用小笔慢慢地描出来。我给大家看了我常用的猪鬃笔还有猪鬃刷子,并进行了课堂演示。其实塑造静物的体积和质感,还是要讲究笔触和画意的,油彩的厚薄遮透需要技法塑造完成。于小冬老师对于写实油画的操作规则总结得非常到位:“高厚低薄、湿提干染、明遮暗透、软虚硬实”。行笔需要通过笔触塑造物体的结构,也要通过画笔的扫揉进行质感的探索。既要有整体的素描关系又要兼顾色彩关系,我的画色彩逻辑遵循现实主义探索,甚至有一些印象派的成分,这跟我的求学经历有关。许多色彩经过直接画法进行细节刻画,干燥后进行打磨,用狼毫油画笔经过多遍透明色层罩染,行成多色层叠压的丰富色彩关系。当光线穿过丰富的罩染层达到底层,反射出混合的丰富色彩变化,是直接画法所达不到的,使描绘的物体更加厚实,更加接近物体在光线下的真实呈现。

《秋荷红樱》局部

绘画都有笔触,但是好的绘画是需要笔触和形体进行巧妙的结合。一些不合理的笔触,干燥后需要打磨处理,消除不合理的笔痕。这样的绘画方式,可以保证前期行笔自由,不至于过于拘泥于形体塑造。这些局部打磨也可以保留画面初期比较精彩的部分,保持生动的节奏。这种铁红底子比较适合打磨,而且质地细腻,适合反复推敲。这种氧化底子,是针对于古代阴暗潮湿的教堂和城堡设计的,比较容易吸潮抗氧化,对画面色彩是一种保护。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这种底子会产生剥落。我认为现在的合成底料,经过实验室的检验,从耐久度和柔韧性上完全可以胜任当代的绘画创作。当然如果追根溯源,古典底子的尝试,也是实践的必修课。

一般我的绘画,在干燥两个月后进行玛蒂树脂光油的上光。这种隔火加温提炼出来的光油上光后,色泽均匀,透明浑厚,可以迸发出颜料的色彩魅力,犹如冰中观物。但是它也有缺点,质地脆弱,容易产生划痕,适合小幅创作使用。我的这幅《秋荷红樱》没有上光就被同学取走,因为他本身研究材料,具体最终效果不得而知。

玛蒂树脂

自制树脂光油

玛蒂树脂光油保护层上光

画完成后,一个学生说画的局部都很耐看。我拍了局部放大,觉得有许多色彩自成色彩体系。又因为,这学期基础部试行新大纲,我正在准备色彩形式语言的课程。正好于老师前段时间推荐我学习胡明哲老师所著《色面造型》这本教材,依据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课程范图的制作。我选择了我这幅静物创作的一个局部,打格进行色彩平面构成分析。按比例采集十个基础色块,运用油彩调和出颜色。挑选了一幅我在苏州园林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去色处理。然后运用这十个基础构成色块在线描稿上根据素描关系进行主观色彩填充,快速行成新的色彩关系。这种色彩关系,是和谐的也是成熟的,是凭空想象所达不到的和谐色彩。通过这种训练,可以让同学在现实中采集和谐色彩,也可以从大师绘画中借鉴色彩逻辑。对同学色彩修养的快速提升是有提升帮助的。当然,这中教学训练需要一周后基础部的老师和同学们在色彩形式语言的课堂中共同实践探索。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训练,基础部的同学在一个月后的江西风景写生中会融入更多的主观色彩和情感表达,丰富了写生教学的训练方法。

挑选出局部

色彩采集

颜料适配

苏州园林照片去色处理

线稿

主观色彩填充色稿训练

写到这里,我的这幅静物创作,从客观物象到主观的表达,呈现出客观真实的画面现象。又在教学探索中,客观采集色彩样本,主观应用到新图像。完成了色彩转化探索,增加了色彩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形成了我对这门新课程的基本认知,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检验。在此感谢基础部潘吉成教授和吴洁老师多次的教学研讨,及对我的帮助指导。

                                             杨健男于天津美术学院

杨健男

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讲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室里的女孩》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

《时光的密码》入选第四届中国油画展

《罗拉的解剖课》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

《露露与小花》获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50名油画优秀奖

 《疲惫的女孩》获“开放的表达”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一等奖

工作室网店新品上线

       工作室网店今日推出杨健男老师纸本高仿版画《秋荷红樱》,与原作1:1比例,带精美画框,十张限量签名版发售,希望大家喜欢!

画记出品

MINGHUAJ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致的静物油画,每一道笔触,每一片色彩,都美极了!
杜泳樵绘画作品
如果油画画成这样,你也离大师不远了,太好看了,甜甜的想咬一口
这画面细节,你确定这是油画吗?简直就是行走的照相机!这画作给人超强的视觉冲击
油画画成他这样,你才有资格发朋友圈!
塞尚最全作品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