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田玉选购技巧(二):买油不买亮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和田玉的选购技巧,这次要说的是藏家与商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口诀:“买油不买亮”!

为什么和田玉总离不开油性?

油性是和田玉最独特的特质,也是它最具辨识度的天性。

这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也是盘玩时的滑腻温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极致享受。

油性之于和田玉,就像盐要咸,糖要甜一样,虽然基本但也最有决定性。脱离了油性,和田玉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和田玉的亮度又是怎样产生的?

天然籽料表面由于毛孔的存在会呈现出哑光质感,山料和切料由于矿物元素的构成,同样也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光面。

所以大多数高亮的和田玉制品,都是抛光、过蜡、抹油之后产生的加工效果。

刚接触和田玉的玩家往往会把这种“贼光”误认成油性,这也是玉石打磨提亮的基本动机。

“油”的和田玉都有哪些优点?

一、油性是玉质的保证。

油性之所以会成为和田玉最重要的指标,是因为它与玉质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油性、密度、结构、脂粉、老熟度,这些和田玉的指标之间息息相关、缺一不可。没有油性的保证,其他的自然无从谈起。

二、油性是沁色的护法。

沁料和厚皮料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返碱,再漂亮的料子也经不住起性和起硝的摧残。

天然油性是对原籽最好的保护,可以有效减少返碱的发生,使沁料和厚皮料摆脱“毁容”的风险。

三、油性是盘玩的根本。

虽然说“万物皆可包浆”,但是想把和田玉盘出包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必多说,最重要的还在玉质本身。

首当其冲的要素仍是油性,油性好的玉越盘越舒服,越盘越油润,这样才有继续下去的动力和意义。

“亮”的和田玉又存在哪些问题?

一、密度不够,抛光来凑!

这种情况在俄料上出现得最多!

俄料最大的问题就是密度不足与结构疏松,这极大地影响了玉质的润度与油性。

所以很多俄料都会高抛光,800目不够就上1500目,弄得和镜子一样光亮。

买家上手感觉挺滑,就误以为是油性好,吃药打眼自然就来了。

二、品相不足,过蜡来补!

有句话叫“无裂不成籽”,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原石有绺有裂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这些品相带有瑕疵的玉石只要通过简单的过蜡,就能很好地掩盖住细节的不足。

曾经遇到过一件过蜡的雕件,牛鼻孔都已经被蜡封住,确实有些用力过猛。

三、油性不好,浸油来找!

虽然油性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玉石都油性十足。把玉石泡在油里,就成了提高卖相最简单、最高效的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商家为了避免玉石被灯光照射脱水而抹油,但绝不会浸油泡油。

因为这样会堵塞毛孔,使玉色变灰变暗,最终得不偿失。

怎样区分和田玉的“油与亮”?

四个方法:望闻问切!

望:

一件和田玉是油是亮,玉质的整体性是其根本。

油性的产生起于结构,源于密度,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天然质感。亮度则是人为处理的产物,自然不会有什么缘由。

如果内部玉质松垮,外表却光鲜亮丽,就要多加警惕。

无论是打蜡还是浸油,都会残留一定的化学成分,摩擦受热时就会挥发出来,如果仔细去闻可以闻到一些味道。

尤其是一堆料子放在一起时,味道会更加明显,挑选时就要格外注意。

这里问的‬是商家,但更多的则是反问自己。

既然玩玉,就要对材质和价格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选购。

虽然确实有高价售假的卖家,但更多的却是捡漏未遂最终吃药的买家。

所以遇到这种泛“贼光”的低价陷阱时,就要多问自己一句:“可不可能?”

油性好的和田玉质地柔和,细腻温润,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触感非常的舒服。

而过油或打蜡会产生黏手感,高抛的镜面感又太过明显。

要么像抹布,要么像玻璃,感觉总是不那么愉快。

“买油不买亮”这句口诀背后的意义就先说到这里,接下来还会讲解其他选购技巧,请您继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田玉选购六大经验总结!新手玉石玩家入门指南!
如何区分和田玉 内润还是外润?
白度胜过羊脂玉,盘玩油润10倍,这种真籽料却只卖1000块?
怎么判断和田玉是否具能升值?
和田玉质指标2:细白油濡融合度
最深度讲解:和田玉的盘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