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诊断和治疗(痴呆与认知障碍/实用总结十一)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BPSD)可是痴呆早期症状,也可是发展过程中伴随症状。及时识别对准确诊断痴呆亚型并提升疾病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

据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量表要素分析,共有4个症状群①情感症状:抑郁、焦虑、易怒等;②精神病样症状:淡漠、幻觉、妄想等;③脱抑制症状:欣快、脱抑制等;④活动过度症状:易激惹、激越、行为异常、攻击性等。99%痴呆者都可能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因不同痴呆涉及不同病理机制,故严重度和具体表现各有差异。如:反复发生的详细、涉及细节的视幻觉对区别路易体痴呆(DLB)和阿尔茨海默病(AD)特异度达99%。

所有痴呆患者都应进行精神行为评估,评估涉及:情感和人格障碍评估、脱抑制行为评估、活动过度类行为异常评估以及精神病样症状评估。临床常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来评测BPSD症状及程度,如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越问卷(CMAI)和NPI。这些问卷需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进行评测。其中CMAI涉及的问题更多的与照料者负担相关,有助于动态评估疗效。

注意区分因伴随躯体疾病及照料不当导致的BPSD,如强行阻止患者不恰当行为而激怒患者,或因合并肺部、泌尿系感染、疼痛等引起躯体不适,造成或加重精神行为异常。

二:精神行为症状的诊断和鉴别:

不同痴呆的BPSD表现形式和频率有所不同:①阿尔茨海默病AD:频率最高表现是易激惹、情绪不稳定(72.4%)。②血管性痴呆VaD者:最表现是抑郁(约占73.3%)。③路易体痴呆DLB:以视幻觉为核心症状,发生比例显著高于AD、VaD、额颞叶痴呆FTD。④帕金森病痴呆PDD:最常伴发幻视症状(6%~40%)。⑤额颞叶痴呆FTD:人格改变和行为异常为核心症状,但最突出的是淡漠、脱抑制和易激惹,显著高于AD、DLB和VaD。

痴呆BPSD应注意与老年期的其他精神障碍相鉴别,如谵妄、老年期抑郁、老年期焦虑障碍、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等,这些疾病也常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①谵妄常呈急性发作,病程短暂,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注意障碍、定向障碍及各种形式的错觉和幻觉,呈昼轻夜重特点,谵妄症状缓解后智能无明显障碍,这可以作为与痴呆鉴别的一个主要特点。②老年期抑郁、老年期焦虑与痴呆相似,均可出现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期抑郁、老年期焦虑的认知功能损害常出现在情绪变化之后,且与痴呆患者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加重不同,随抑郁症好转认知功能可逐渐恢复;③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所表现出的幻觉妄想、淡漠、孤僻、退缩等症状,与痴呆BPSD存在很多重叠。但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往往无持续下降记忆力减退及定向力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受损。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长期大量饮酒,长期饮酒对认知功能影响主要体现在韦尼克(Wernicke)脑病和科萨科夫(korsakoff)综合征。与痴呆主要鉴别点:长期大量饮酒史、戒断症状、记忆减退,但智能损害不明显

注:BPSD鉴别诊断需认真参考病史、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和相关辅助检查,并结合照料者意见综合判断。难以鉴别时先治疗精神症状,观察病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病程转归以助鉴别

三: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

开始干预措施之前,先排除或治疗可能存在的导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原因。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及非药物干预

具体治疗方案则需针对某一危害较明显的症状,而非针对全部症状。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副作用,开始治疗时应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活动训练和培训照料者缓解BPSD技术可减少患者应激)

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主要指抗癫痫镇静药)、抗焦虑药、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美金刚、ChEI对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改善作用,且副作用较小。因此针对AD出现精神行为症状可以选用ChEI或美金刚。但对有严重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更倾向于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应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观察不良反应,尽量用最低有效剂量。尽可能避免多种精神药物联用。定期进行评价观察药物疗效及身体健康状况,适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避免不适当长期用药。

1:精神病样症状治疗:

严重精神行为症状痴呆者,需选抗精神病药对幻觉、妄想、冲动、攻击行为和激越症状有可靠疗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被广泛用于BPSD治疗,对愤怒、攻击行为、妄想和幻觉有效,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但其易导致体重增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即可较好控制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和攻击行为,且低剂量、适当疗程的治疗不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常用药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喹硫平对易激惹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奥氮平、利培酮疗效相近,优于喹硫平,但喹硫平副作用较轻)。针对痴呆激越合并妄想症状一线治疗仍为'单一抗精神病药',而'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合用'作为二线治疗。对只有激越没有妄想症状的痴呆患者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仍为首选,心境稳定剂为二线选择。研究支持心境稳定剂卡马西平治疗BPSD有效,尤其对攻击行为和敌意有效,对抗精神病药过敏或无效者可考虑使用卡马西平

2:抑郁焦虑症状治疗:

抗抑郁能改善认知和生活质量。抗抑郁药常用于治疗痴呆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各种抗抑郁药疗效差异不大,但不良反应差别大。传统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痴呆患者应慎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疗效肯定,安全及耐受性好,较适合老年者。在痴呆的抑郁症状治疗中SSRI使用最广泛,建议使用剂量为成人一半,其中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使用最多。SSRI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失眠、激越、静坐不能等。各种SSRI引起的上述反应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可有不同,如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有一定镇静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氟西汀引起失眠、激越的可能性较大,适合用于伴有淡漠、思睡的患者。少数疗效欠佳者,剂量可适当增加。舍曲林和西酞普兰对肝脏P450酶的影响较小,安全性相对较好。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躯体疾病,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抗抑郁药文拉法辛(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作用机制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有相似之处,但抗胆碱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较好,起效比SSRI快,可酌情选用。对焦虑患者:卡巴拉汀有一定疗效,也可用5-HT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口服。

3:睡眠障碍治疗:

保持好睡眠卫生:睡前避免饮用咖啡和酒,白天适当躯体活动对睡眠有益。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主要是苯二氮类药,可用于焦虑、易激惹和睡眠障碍治疗。据半衰期长短和镇静强弱分为:①长效制剂(半衰期约20 h),如地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等;中效制剂(半衰期约l0 h),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短效制剂(半衰期约3 h),如三唑仑、咪达唑仑等。半衰期较短药物多用于入睡困难,多引起记忆障碍、撤药综合征。半衰期较长的药物适合焦虑、易激惹和睡眠障碍的维持治疗,多引起嗜睡和运动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嗜睡、头晕、共济失调、记忆障碍、呼吸抑制、耐药、成瘾和撤药综合征等,能增强酒精和抗精神病药镇静作用,突然停药可致抽搐。治疗AD者睡眠障碍是为了减轻失眠、易醒,以增加舒适程度,减轻家属和照料者负担。

药品选择(据存其他症状而定):①合并精神病样症状:睡前予抗精神病药,可选镇静作用相对较强药物,如奥氮平和喹硫平、奋乃静。②合并抑郁:睡前予有镇静作用抗抑郁药,如三唑酮和米氮平等;③只有睡眠障碍或焦虑症状,考虑苯二氮类药。注意苯二氮类药可引起或加重意识障碍、跌倒、激越,应避免大剂量或长期使用。

治疗推荐:①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简单的环境和心理社会干预对轻度BPSD有效。②美金刚、ChEI对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改善作用。③选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痴呆严重的精神病样症状,尤其有攻击行为者。

丰台区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全科(李雪峰)2022年11月1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是干货|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综合管理
​老年人为何会那么“精神”?
以为是精神病结果却是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不要忽视
医学界医生站
常见神经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治
老年痴呆知识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