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工匠文化中的汉字
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之一的汉字,蕴涵古代先民智慧,包罗上古社会万象,其中不少就是工匠文化的结晶,仅以“工”“攻”“差”等字为例,即可豹窥一斑。一、“工”字墨斗是工匠取直的重要工具,特别是木匠、瓦匠等,干活时随时带在身边,不可或缺。墨斗有木制,也有用牛角等材料制做的。墨斗中部有一个凹坑,称墨仓,里面填有蚕丝或棉花等,用以储墨。前部装一手摇轮,用来缠墨线。墨线从墨仓前面一小孔进入,穿过墨仓,然后从墨仓后部小孔牵出,尾端系一小木棍或带钩小钉,放线时,钩住一边,称定(钉)钩。放完线后,摇轮把墨线收回去。甲骨文“工”字常见写法为上“丁”符、下“ □”符。“T”符似从墨斗尾部拉出的线段,“口”符为甲骨文“丁”字,指墨线尾端的丁状定钩。甲骨文“工”字实是墨斗放出的一段墨线(绳)的象形字。“工”字读音与“弓”同,可能源于放线时,墨线提拉似弓。墨线是工匠取直的“准绳”,破木板、垒墙面,都要以墨线为标准。荀子《劝学》中有“木直中绳”句,就是说木头顺直合乎墨绳线。走线为工,偏线则拙,工是“标准”的化身。东周时期景王石鼓文中有“吾车既工”句,工即指精工,合乎标准。甲骨文“工”字是墨线中绳的象形字,这证明早在商代,我们的先民已在使用墨斗了。“工”符是墨线,是字根,缘此组成的合体字,不论“工”符作形符还是声符,都与墨线及其取直的功用发生联系。例如“功”字,右边“力”符表示用力,左边“工”声有一直的意思。“功”字本义指长时间一直用力。“攻”字,左边“工”符,右边“支”符,意谓放线时墨线落下时的击打。虹豆起名也有意思,“豇”字左边是“豆”符,表示豆类,右边“工”符表示直流,豇豆长在架子上,一根根长流流地垂直挂着。“杠”字左边“木”符指木类,“工”符有直意。杠指直长的一段圆木,即杠子。“缸”字,左旁“缶”符指陶器,右旁“工”符指深直,农家水缸、菜缸、面缸等大都是垂深的筒形。“江”字,左边“水”符,指与水相关,右边“工”符,指陡直。江指两岸陡垂直下的深水流(深直流急的海沟也称江)。“肛”字,左边“肉”符指与肉体相关,右边“工”符有直下意。肛字指直肠末端部分。二、“攻”字工匠使用墨斗时,通常左手拿墨斗,先把轮线用少量的清水浇湿,把墨盒内的棉花浸上墨汁。如一个人放线,先把墨斗的定钩固定在木料的一端点,把墨签压在墨盒中的棉花团上,左手掌与拇指或靠住或放开线轮,控制轮子的转动。沾墨的细线拉紧压在木料的另一端点后,右手捏住墨线线中段,垂直于木面向上提起,有一定力度后适时一放,墨绳啪的一声回弹,便可击打出一条笔直的墨线(当然,左撇子也可以左手弹线)。甲骨文中,“攻”字有左旁“工”符、右旁“殳”符的写法。有左边“工”符,右下“又”符的写法。还有“工”符居中,左有“大”符,右有“又”符的写法。后人多不知其所以然,不敢贸然认为同一字。其实这些异体字,指向一也。“工”符示墨线,线边“手”符,或左,或右,或左右皆有,意思一样,都是示意用手捏墨线,即打线。“殳”符则直接提示击打。用拇指和食指把墨线提起来,然后一松手,啪的一声,墨线就击打在木头上。很明显,这是一个会意打墨线的动作。故《说文》:“攻,击也。从''支'',''工''声。”意即攻就是击打。从“支”,“工”声,当为从“支”,从“工”,“工”亦声。“攻”为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中,“攻”字仍异体多样,右旁从“殳”或”支”,又或从“又”,甚者干脆省掉,形与“工”同。秦统一规范后,小篆统一作“攻”。三、“差”字木匠师傅放线,多数情况下,一线到位,但也有调整的时候。调整就是改线,就是重新放线。改线后,为了防止日后下锯时,原线和调整线分不开,就在调整后要保留的中线上打个“×”符,表不此符为识,依此下锯,这是木匠之间通用的技术语言。甲骨文中有个字符,是在墨线线段“工”符中段打个“×”这个字符正是木匠师傅调整线的象形,是“差”字的原始图符。调整线是原线其后的第二条线,故《说文》:“差,贰也。”又,这两条线近似差不离,但有区别,不一样的。故《说文》又说:“差,不相值也。”以“×”为别的两条线,二者质量不一。带“差”符的线优异选用,不带“差”符的线则差池弃用。故“差”字既含有出奇、特异之褒义,又兼有不足、短缺、不好之贬义。《甲骨文合集》:“矰师才差。”又曰:“矰才差。”增师、矰指同一个人。才,哉也,语气叹词。差,奇异也,是对增的褒奖评价。意谓矰师这个人啊奇异。“×”是符号,是标识,有明显的区别意义,故“差”字经常用作差别之义。《荀子··荣辱》:“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仪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差,别也。带“×”符的线,消除了原线的误差,故差字引申有误差之义。《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差,过失差错也。带“×”符的线,为选择下锯的线,故“差”字又引引申有选择义。《诗·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差,选择也。带有“×”符的线,下锯必须照此执行,故“差”字又有执行命令、遣使等义项,如差役、差遣、出差等。金文中,“差”字字变为上下结构的会意字。东周《叔夷钟》“差”字,上部为“华”符省,下部为“左”符。华”符有当中剖开的意思,此指下锯破木。左符与墨线有关。小篆“差”字同金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匠老师傅分享放线墨斗,木工工具制作方法,墨斗可以这样做?
鲁班与传统木工工具墨斗的故事-设规矩、陈绳墨
【新提醒】舟山民间流传的墨斗谜语
关于木匠的那点事儿:墨斗
墨斗功用结构
父亲的墨斗(董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