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价40元跌至17元,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北向资金持续增持

NO.1

在过去三年,医疗保健大类资产表现没有最差只有更差,无论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各种药品或器械生产企业,还是处于行业上游的原料药厂商,甚至是在实验室里就能躺着赚钱的各种创新药研发外包企业,它们的股价动辄腰斩,有些甚至从高点下来跌走了超70%。这家营收规模在原料药细分领域中能排进前三的普洛药业,就是其中之一。

从2021年10月开始,普洛药业的股价在创下40元高位后,开启了近一年的单边下跌模式,最低跌至2022年9月的15元,跌幅高达62.5%,相应地,公司的PE估值从50倍降到22倍、PB估值从10倍降至3.7倍,估值降幅超过50%,而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劲。

据财报显示,尽管公司的毛利率在上述期间不断走低,再叠加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导致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营收仍然在继续前进,2022年同比上年增加了26亿,增幅达30%,创历史新高,同时推动净利润也创出了历史新高。换言之,本轮股价下跌的罪魁祸首是过去相对高估值吹起来的泡沫破灭了。

说起公司的估值,在过去十年,PE达到50倍的时间段有4次,分别是2015年4月至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2020年7月至8月、2021年9月至11月,这4次的相对高估值恰好在股价图表上形成了四次相对高位。

当前,尽管公司的股价相比2022年9月时的低点并没有再创新低,但进入2023年,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出现明显改善,一季度营收增长46%,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57%,使得PE估值进一步下降至19倍,已处于过去十年的低位。

NO.2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3年3月至今,由于市场资金在TMT上面的虹吸效应,使得公司的股价从反弹的24元又回落至17元,但是,北向资金的持股数量占其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却从3.8%一路逆势提升至5.7%。

说起北向资金,自2018年2月以来,它们近乎疯狂地不断加仓买入公司的股份,直至2019年的9月,持股比例从0.1%逐步攀升至8.5%,后来随着基金的大举加仓医药白马股,它们才开始慢慢减持,到2022年1月,持股比例下降至仅3.5%。

当前,北向资金选择了再一次逆势增持。其动机,或许有三点:

首先、进入2023年,上游原材料(化工品)价格已经回落,使得公司硬性成本下降,叠加销售费用的减少,运营效率提升,使得综合毛利率开始回升。

其次、在一季度财报中显示,公司的传统原料药业务营收继续增加,多种主要产品产销量位居全球或全国前列,稳固行业龙头地位,这项业务的集中度向头部公司集中是大势所趋,当前的CR4还不足5%。而依靠原料药延伸出来的、且有着高毛利率的创新药研发外包服务,有超过三分之一是针对兽药,相比普通人用药,不受医保政策的影响,这项业务的营收在一季度继续大幅增长。

最后,处于历史相对低的估值也是吸引北向资金逆势增持的动机之一。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1211 周记吾财102
云南白药真的被低估了吗? 近几年,云南白药的股价长时间在70元
三股价值被严重低估翻番在即
海天22年报23一季报主要数据
三聚环保 分析2016.10.22
道氏技术: 钴价上涨 股价低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