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依据黄帝内经,做好秋季养生

什么时候是秋季?每年的立秋的第一天到立冬的前一天,为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中医的养生理念:法于自然,顺时养生。
顺应自然以养生的两重含义:
一 是顺乎自然之意。即顺乎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养生。
二 是指顺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以养护调摄。
中医养生学里一条极其重要养生的原则: 春应肝而养生, 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 冬应肾而养藏。
四季养生与五脏的关系: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
中医养生的内容:
情志养生
饮食养生
起居养生
运动养生
经络养生保健
秋季与中医的关系——燥:
燥邪,是指其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性质的外邪。初秋多发为温燥,深秋多发为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外感燥邪,耗伤津液,可见口鼻口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容,小便短小,大便干结等症状。
2、燥易伤肺: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易损伤肺津,影响宣肃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咳,或痰中带血及喘息胸痛等症状。
天人合一”是《易经》哲学思想的精髓。人与自然是一个
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
自然界的产物,随着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而生化收藏,达到颐养
天年的目的。《内经》与《易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
?
一、情志养生
在《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提出了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秋季养生之精神调理:
进入秋季,萧瑟秋风、绵绵秋雨常常令人顿生愁绪,有些多愁善感之人往往会在这种秋雨中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
多和朋友聊天,这样会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应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
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新鲜空气既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从而消除烦人的秋愁。
二、秋季养生的饮食宜忌
1、秋季养阴
进入秋季,燥气过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
燥邪为病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易伤肺,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故外界燥邪极易伤肺和肺所主之地。
二是燥盛则干,燥邪耗伤津液,人体会出现一派干涸之象,如鼻干、咽干、口干、舌干、皮肤干燥皱裂,大便干燥、艰涩等等。
故应遵循 “秋季养阴”的法则,选择滋阴润燥、滋补润肺、清热降火的膳食。
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可食用。
银耳:性平。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强心健脑等作用。 。
蜂蜜:调理肠胃,养气润肺。常服蜂蜜对于心脏病、高血压、肺病、眼病、肝脏病、痢疾、便秘、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等都有良好的辅助医疗作用。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大枣: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秋季养生需注意:
秋季养生“少辛增酸”益肝肺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也就是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而酸味收敛肺气,增强肝脏的功能,辛味则发散泻肺,因此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健胃消食为主。建议首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芹菜、茄子、黄瓜等瓜果蔬菜,但要适量。红豆、绿豆、薏米、白扁豆等也需适当搭配,不仅能清热降温,而且可以增进食欲。
一方面,立秋后应多喝开水、淡茶、菜汤、果汁及豆浆牛奶等防止口鼻干燥、皮肤粗糙、便秘症状出现,另一方面,建议限制摄入粗糙纤维与刺激性强的食物,以保护肠黏膜和肠道功能。对于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最好适当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服用具有健脾补胃功效的莲子、山药、扁豆等食物。
  宜食:多吃橘子、柠檬、猕猴桃、草莓、葡萄、山楂、菠萝、芒果、柚子、梨、苹果、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兔、黄鳝、鲫鱼、黄鱼、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食物。 养生保健
  禁忌: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的调味菜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多吃坚果慎吃瓜防疟疾 养生
疟疾又叫冷热病,是夏秋之交儿童常发的疾病。该病由疟原虫经由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症状是寒战、高热。另外,民谚有“秋瓜坏肚”之说,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天时大量吃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但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而脾阳不振会引起腹泻、下痢、溏便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早餐喝粥健脾开胃:
1、清热莲子冬瓜粥:莲子性平,具清热、降火、利尿、治水肿的功效,且能提升食欲,适合夏日食欲不振的体虚之人,而冬瓜又是夏日中最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代表性蔬菜。
2、红豆薏仁粥:红豆,性平,对于水肿、脚气等均有疗效,对于生理期间的女性更具调理作用。薏仁性微寒,具健脾、补肺、清热、利水的功效,因此红豆薏仁粥可健脾除湿、降低胆固醇、美肤、解毒,更可促进排便,预防便秘或胃肠道的疾病。
3、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并可治湿热所致的嗓子痛、便秘等。
三、秋季养生之起居调理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阳气的生长,使肺气得以舒张 。
保持室内一定湿度,并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性生活应有所收敛 ,借助秋冬收藏之性以涵养阴精 。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
秋凉宜冻 :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秋高气爽,是户外活动锻炼和旅行的大好时光。
四、秋季养生的运动
1、安全适宜的运动
秋天宜练减肥功,尽管一年四季皆可减肥,但还是以秋天减肥效果最好。因为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肥胖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出汗多,能量的消耗较大,脂肪细胞代谢也较快,因而肥胖程度有所减轻。到了秋天,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脂肪细胞开始逐渐积聚,以防止热量扩散,加之脂肪细胞的组织结构较好,并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在夏季虽然可以萎缩,但一般不会死亡,到了秋天便又会重新活跃起来,如果这时不加以抑制,人体就开始趋于肥胖,
但这时也正是我们减肥的最好时节。
2、运动保健的要点
感冒或发烧时不要从事剧烈运动。否则会加重病情。
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否则容易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
运动强度要得当,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和少年儿童。
跑步速度要由慢到快地逐渐增加,运动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运动时最好不要用口呼吸而用鼻子。这样对呼吸系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坚持有氧运动,提高健身效果。
3、适宜的秋季运动
游泳,慢跑,瑜伽,太极拳,八段锦
4、季节性疾病
呼吸系统---流行性感冒
心血管疾病--心梗,脑溢血, 高血压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酗酒后肝损伤,腹泻
神经系统--头痛
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如腰腿痛,冻疮。。。
五、经络穴位保健
合谷穴: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大拇指横纹与虎口垂直处,拇指所指最高顶点.
上呼吸系统疾病主 治冒头痛,脸部瘫痪,口腔炎,喉咙痛,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手指关节痛,多汗,皮肤粗糙等
内关穴(救命穴):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腕横纹上两寸
足三里(长寿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也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膝眼以下三寸
气海穴:肾俞气海为任脉要穴,为”气之海洋。肚脐眼以下三寸脐下1.5寸。
关 元 穴:关元穴是任脉要穴,培补元气。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
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3岁老中医的养生秘方粥
适合秋季吃的3种果!帮你把一整年的阳气收敛起来
芒种给孩子准备2碗糖水,祛湿热、消暑气、清心火!
秋季吃什么菜最润燥?简单食材吃出养生效果
立秋节气之养生文化概论
药食同源:国家级名老中医 朱良春独创五脏养生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