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说到青田,更多人首先想起的也许是青田石和青田石雕,一座青田石雕作品《葡萄山》就把青田石的细腻温润和青田石雕艺人的巧夺天工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令青田人更自豪的应该是他们从他们的祖先古越人那里继承来并充分发扬光大的稻作文化-稻鱼共生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5年6月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古越人最迟在7000年前就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稻作文化和渔猎文化。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6000多年前的稻谷遗存,碳化稻谷就有250吨,同时出土的还有木桨、陶舟、结网工具和多种鱼骨。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形容“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春秋末,越国首富陶朱公范蠡开创中国堰塘养鱼历史,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记述“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的养鱼生产实践。


       在这片水草丰茂、物阜民丰的大地上,吸引了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秦王赢政、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等一代代枭雄征战讨伐,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国攻破,越国分崩离析,到汉武帝时,一部分越人迁入中原被汉化,不愿归附汉朝的越人,逃往浙西南山区、广西贵州、福建、岭南,分别被为称为山越、西越、闽越、南越,统称为百越。

       据考证现代的吴语,闽语和粤语 ,少数民族的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台湾原住民,甚至泰国的泰族、 缅甸的掸族 、 越南的京族和芒族语言 ,都与百越民族的古越语语言同源。

       “饭稻羹鱼”(以稻米为主食,以渔获为羹肴)的饮食文化流淌在百越后裔的血管中,无论是逃往浙西南的山越、还是逃往更僻远的贵州从江、广西龙胜,甚至逃往岭南山地的百越苗裔都把稻作文化从河网平原带到崇山峻岭。青田人如何整理梯田的未见文字记载,从其它百越的后裔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唐昭宗年间(889—904年),时任广州司马的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载广东西部山区农民利用草鱼食草习性熟田除草的情形:“新泷等州山田,拣荒平处,以锄锹开为町疃。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买鲩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及种稻且无稗草,乃齐民之上术也。”利用草鱼的食草习性去除杂草熟化土壤,而且在后造也没有稗草,这也为现代的试验所证明,现代试验证实用除草剂防治杂草,杂草很快又衍生,而稻田养鱼的随着鱼的长大,取食杂草能力更强,不但能吃掉稻田的杂草,而且能吃掉稻底多余的脚底禾和后期的无效分蘖,后造防除杂草的效果更长,而且能改善水稻的通风透光条件,这是水稻栽培农艺上有价值的技术革新。

       广西龙胜的壮瑶族先民在修筑龙脊梯田时先沿等高线挖去表土,然后用条石或夯实土层筑土埂,然后回填上下的表土。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价值在于青田先人把原本在平原沼泽生长的水稻带到高海拔的山地,把鱼带进本来较单纯的稻作系统,形成一个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水稻、杂草为生产者,昆虫、鱼为消费者,细菌、真菌为分解者。水稻杂草利用太阳光能为整个系统固定生产有机物,鱼吃杂草、昆虫和病菌菌核,并通过在水体的流动,疏松土壤、增加氧气供应,为水稻提供优良生长环境,鱼排出的粪便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供给水稻吸收。在对自然环境小的改变的情况下做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达到产出品的最大化、多样化,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


      根据研究,每亩稻田养鱼相当于增加优质有机肥500公斤,增加纯氮7.9公斤,一季稻田养鱼后,有机质增加41%,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13%、23%和42%。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发病率减少47%、36%,二化螟、稻飞虱减少80-100%。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有自己的特色:

 1、青田人在山顶保护水源涵养林,人居住山的中上部、水田在山的中下部。由于田块不大,青田模式在田中不开鱼沟、鱼氹,采用平田式,但会在房前屋后修鱼坑,在冬季利用鱼坑让鱼种过冬,或把一些大规格鱼从田中捞起放养在鱼坑,食用或出售时方便捕捞。



   2、青田模式放养的经过驯化的鲤鱼品种,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由于用流动的山泉水灌溉,鱼无土腥气、鱼鳞可食,并可作为一种观赏鱼种出售。


3、青田人会在春夏季采集樟树叶、苦楝枝叶、黄荆叶压青作肥,既是一种优质绿肥,又能起到驱虫防病的作用。



我赞同如果经过适宜的改良,青田模式很容易完成有机农业的转化过程的观点。如选育多年生水稻或恢复高秆芒长稻种,完善鱼沟鱼氹稻田鱼工程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模式,增加虾、蟹、鳖等饲养品种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点赞 | 稻鱼共生的生态学效应
时事地理 稻田养鱼,稻鱼共生
【农业模式】绿色农业新模式—— 稻鱼共生
守护中华农耕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