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迪士尼持续疲软,靠降价能解决问题吗?

上海迪斯尼在近期有些疲软,尽管现如今没有人可以将具体“疲软程度”用数字统计出来,但是这个消息依旧撩动着众多业内人士的心弦,迪士尼公司CEO鲍勃·英格尔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在第四季度财务电话会议上,他坦言目前迪士尼需要就上海迪士尼乐园疲软的状态采取些许行动。


 “我们采取了降价措施,相对较低的价格可以把客流量从低谷当中拉会来”。鲍勃·英格尔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这些客流量的暂时性跌落并不是长久的”。


与此同时,他也相信公司能够从降价策略当中获得收获,并最终走向一个良好的结果。


“我认为目前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消费信心在降低的外在表现罢了”。 尽管如此,在谈到对中国市场的预期时,鲍勃则直抒胸臆,他认为这一切都不会影响迪士尼的在华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迪士尼总部一直没有停止在华投资的步伐,在今年早些时候,就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投入了一个崭新的玩具故事乐园。对此鲍勃英格尔还表示还会有后续的投入不断涌现进来。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迪士尼在华投资同比增幅高达4.9%。投资包含主题乐园,基础设施,文化娱乐以及园内娱乐设施建设等8项内容。


“我们依旧相信中国主题公园生意市场是非常不错的”鲍勃·英格尔说道 。


实际上,迪士尼在上海的相对疲软并不能掩盖其在全球范围内优越的表现,今年前三季度,迪士尼在主题公园的收入已经达到了203亿美元。


在美国本土,迪士尼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与此同时,个人消费同比增长高达9%。


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拿手上的钱去购买门票,食物以及购买一些商品。在支出方面,费用同样也增长了不少,包括了一个针对于迪士尼员工的5500万美元的员工奖励金。


显然,美国国内业务从来也不可能成为鲍勃·英格尔的担心所在,深厚以及丰富的IP积淀让迪士尼有自信维护住自身在世界范围内主题公园头把交椅的地位。


对此,美国主题公园研究协会副会长卡尔娜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也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相比于在欧洲等地,迪士尼在美国的品牌认知度是非常强的,可以说是不容撼动。


与此同时,在国际业务拓展方面,迪士尼同样不甘落后,巴黎迪士尼与香港迪士尼明显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因为二者已经将自己的收益大幅提升,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更高的游客入园消费。


无法撼动


尽管在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在近期有些疲软,降价措施的营销策略也已经全面铺开,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影响迪士尼对于中国市场的整体预判,全球最大人口基数的事实让那些想在中国增长利润的跨国企业都难以忽视,也绝不会因为轻易的受困于“小风小浪”,从而影响到整体在华的战略评估。


对此,德国明斯特大学旅游产业研究协会会长斯潘松先生则直抒胸臆的认为中国市场对于迪士尼依旧异常重要,上海的降价只是一段小插曲罢了。


斯潘松还补充道:“无论内部的‘小波澜’是以何种形式呈现,迪士尼与中国市场依旧处在蜜月期,而这份蜜月期至今已经持续了将近30年”。


实际上,尽管迪士尼在中国只有两座迪士尼(香港和上海),但是中国游客对于迪士尼的印象早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就悄然形成了,经典IP的不断涌现已经让当时处在对外开放初期的中国人大开眼界。



毋庸置疑的是,伴随着米老鼠等众多经典IP涌入中国,迪士尼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品牌。


或许迪士尼本身也没有想到自身的品牌认知度可以在中国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如果说2005年9月在香港营业的迪士尼主题乐园还是浅尝辄止的话(毕竟香港对于中国依旧是具有其特殊性的),2016年在中国上海开启营业的迪士尼乐园也就标志着迪士尼文化已然进入了中国大陆。


值得关注的是,迪士尼在主题公园选址方面从来不会只看中潜在游客数量,而是综合了受众群体,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传播强弱等诸多因素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


而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座,亚洲第三座,世界第六座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显然承载着很多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的情怀(目前这批人都已经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了中坚力量),因为经典IP带来的影响是永远存在的。


事实上,迪士尼乐园对自身IP的不断维护更是让中国游客可以持续的对迪士尼保持热情与热度。


对此,斯潘松说道:“迪士尼看中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对迪士尼品牌的高度认同,这也决定了其与中国的‘蜜月期’无法被打破”。


斯潘松还补充道:“如果迪士尼对自身品牌没有可持续性的维护,中国游客也不会如此长期对其保持高度的热情,显然,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或许我们至今也无法用数字以及精准的统计逻辑来测算出此次降价到底会给上海迪士尼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是有一点是可以完全确认的,那就是迪士尼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


与此同时,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所发生的一切绝不会影响到中国游客对于迪士尼的品牌粘合度,毕竟双方已经“联姻”了将近30年,“分手”对双方都没益处。


转自:旅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迪士尼乐园 之三十六(23
上海迪士尼17年游客破千万,收入破百亿,但是为什么上海人不去?
【走遍中国】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迪士尼为什么如此赚钱,连王健林都“甘拜下风”
王健林误判?上海迪士尼1年盈利,无奈中国同行亏损中混战
打脸王健林!上海迪士尼开业后交了份漂亮成绩,但它需要担心的仍不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