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感冒中医治疗小妙招

 /     / 

 最近气温明显下降,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中医认为,当人的体质虚弱,生活失调,卫气不固,外邪乘虚侵入时就会引起感冒。目前对感冒的治疗也无特效药物,中医把感冒归为外感(外邪)疾病,其辨证施治,效果较西医单纯抗病毒、抗菌、对症治疗为优。

中医辨证治疗冬季感冒


 感冒在中医上可以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和时行感冒等,所以在选用中成药的时候,因为药性的不同,寒、热、温、凉的区别,应该对症用药。如果是风寒感冒,用了凉药,就像“雪上加霜”,往往会使药物没有效果或者拖延病情;如果是风热感冒,用了热药,则会“火上浇油”,使病情加重。

风寒型感冒


易发人群:老年人、小孩或体质虚弱者,因起居不慎、偶感风寒而获病。

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骨节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

治疗:以辛温解表为法,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丸等药物。


风热型感冒


病因:风热感冒多因感受风热邪气而获病。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象浮数等。

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用于风热感冒的常用中成药有柴胡滴丸、穿心莲滴丸,羚翘解毒片(丸)、羚羊感冒片等。


时行感冒(流感)


 时行感冒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较快,病情重,高热、怕冷寒战、流涕、头痛剧烈、肢体疼痛、疲倦无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中医应用清热解毒、疏风透表类中药治疗,例如犀羚解毒丸、时疫清瘟丸、牛黄清宫丸、清温圣宝丹、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


预防感冒小妙招


1

艾灸


 寒邪入侵机体可引发肌肉酸痛、头痛、肩背僵硬等不适症状。采用“温和灸”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用艾条,在人体穴位或患处的皮肤表面,直接或间接的温灸,以温运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目的。因此,对于阳虚的老年人,借助艾叶本身的辛温之性,以及艾灸法对阳气的补充和激发作用,即可达到增強人体阳气的目的,从而能够抵抗寒邪侵袭,防治感冒。




2

中药


 古代养生家认为可以服些中药,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流感可取:板兰根,贯众,甘草,水煎服用;

 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取:大青叶,蒲公英,羌活。水煎服用。可灭杀各种病菌病毒,对防治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3

冷水洗脸


 冷水洗脸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可早晨用冷水洗脸,15天后逐渐增加至每日早、中、晚各1次。洗脸后屏住呼吸,将面部浸入冷水中5~10秒。随后拭去水分,用手摩擦头和面部至热,每次1~2分钟。用冷水洗脸,即使在平时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情况下,身体亦能适应,不易着凉而发生各种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



4

足浴


 在足浴盆里,加上生姜,切碎,入水1500毫升,煮沸5~10分钟,再加入凉水,使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泡脚半小时上下。生姜辛温,具有疏风散寒的功效。通过生姜水泡脚,可有效的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另外,通过足浴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能及时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




4

穴位按摩


 我们身上有一处“大椎穴”,这是督脉代表穴之一,别号百劳,位于大椎第一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相交会最集中的地方。中医上,把大椎穴称作是“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大椎穴内可通行督脉,外可流走于三阳。这个穴位,除了能够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以调节六阳经经气。正是因为大椎在督脉上的特殊地位,临床上经常取用大椎穴来防治各种疾病,把大椎穴当作是治疗疾病、保健的要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感冒 不同病症的取穴方法
中医教你食疗妙招
4种感冒久治不愈 可能是吃错药
小儿推拿2个穴位,远离呼吸道感染与风寒感冒!(视频版)
老中医教你: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