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忆安:未来,让我们愉快的拼爹吧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这个日子里,我本应给全国的老师们说几句拜年的话儿。但是很抱歉,我这人脾气臭,有话不说如鲠在喉。在这里,我得对全国绝大多数教师说声“对不起”,我知道这事儿不赖你们,我更知道,你们中间的很多人对这事儿也不满,也无奈。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所谓的“快乐教育”。这个理念是英国人提出,在美国推广,然后咱们从美国那儿学过来的,近年来颇受教育界推崇。据说这种教育“注重引导”,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果真如此,那当然是功德一件。但我非常认真的问一句:可能吗?或者换句话说,即便可能,要花多大代价,投入多少成本?

  “快乐教育”注重实物展示、实验,同时需要教师掌握儿童心理规律。毫无疑问,实物展示和实验所用的教具肯定是钱换来的。受过专业儿童心理学培训的教师,不仅比能教孩子认字算数的教师薪资水平高,而且很难找。即便找得到,按照“快乐教育”的原则,教师要深入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兴趣爱好,一个教师又能教得了几个学生?

  像这样的教育,需要投多大成本下去?在一年学费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私立学校里推行这种教育可能不难。可如果在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公立学校里推广这种教育的话,首先没钱买足够的教材、教具,其次没钱聘高水平教师,即便聘到了,一个教师管几十个学生,研究学生心理?研究你妹!不让学生玩死就不错了。

  也许,有些人真的信了“快乐教育”的宣传,这些人不是坏人,仅仅是傻逼而已。既然是傻逼,恐怕也就不再适合担任教育工作了,找个地铁口儿要饭去吧。另外有一部分人,绝对是企图以“快乐教育”为借口,给自己减轻教学任务压力。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饱受诟病,闹得好像只要一提背书就犯了多大罪过一样。可是很多基础知识只能通过背诵来掌握,认字要靠背,乘法表要靠背,外语要背、理科的定理定义背、元素周期表要背。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应该清楚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的兴趣确实可以引导,但大多数时候孩子们是缺乏耐性的,很难在一个方向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仅仅依靠“引导兴趣”,能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吗?

  现在搞教育的,动辄说“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有了基础,在基础上阐发,孩子才有素质可言。不错,确实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但创新得在前人基础上对吧?哪怕是做饭也得先知道哪个是盘子哪个是碗,那个傻逼要是端着夜壶装酒说自己是创新,那他妈的叫扯骚!

  很多标榜自己有“独立人格”,能够“独立思考”的二百五都诅咒应试教育。但你们真的知道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吗?知道应试教育出现之前,中国是什么样的吗?

  历史上,中国人在很长时间里是靠拼爹的。出身好,前途一片光明,出身不好,就只能一辈子屈居人下。你能有多大成就跟你能力关系不大,看爹。

  南北朝时期,中国曾经有个选拔人才的方法叫“九品中正制”,把人分成上中下三品,三品里再分上中下。品级越高,前途当然越好。但当时就曾有人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叫“士庶天隔”,只有出身于“士”这个阶层的人,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隋唐两代推广科举,对统治者来说是选拔人才的同时抑制豪门士族的势力,对普通百姓来说则是增加了一条出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百姓来说不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起码,他们可以有这个梦想。

  然而科举制实行的初期制度不完善,豪门士族还有能力影响科举制度。比如唐代科举,分为几科,除去非常设的俊士和因标准太高而取消的秀才等科外,最高的是进士,其他还有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科。

  唐初的宰相多是进士科出身,明经虽然不如进士,好歹也有机会做大官。而明法、明字、明算等科就要差得多,有时候连幕僚都当不了高级的。豪门士族为了把持进士这样的好出身,创造性的发明了“行卷”,就是在考试之前先收买一些无耻但有名的文人,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最好能收买主考官。当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是做不到的。因此唐代的科举依旧是一种变相的拼爹。

  到了宋代,科举制才逐步完善起来,出现了糊名和誊录等避免考生是舞弊的手段。这种手段让考官无法推测谁,但考试制度上还是存在漏洞。因为考试不是标准化的,主持科举的人有很大操作空间。王安石时期限定了考试内容,明代出现八股文,科举才真正完善起来。

  科举制,让穷人家的孩子,能靠自己的智慧跟豪门士族的孩子一比雄长。通过相对公平的手段竞争上升空间。在中国,走出这一步花了整整一千年。现在倒好,老祖宗花上千年时间给我们挣回来的宝贝,就因为洋人放了几个臭屁,就想扔了?

  达官显贵和资本家当然讨厌应试教育。人家的爹给力,拼得起。哪怕从小不学习,大字不识几个,只要把爹砸出来,立马放躺下一帮平头老百姓。咱行吗?你爹是部长还是世界五百强的董事?你不认真学习好好考试,靠爹能吃一辈子吗?你自己是什么人?当了多大官挣了多少钱?你的孩子要是不学习不考试,指望你就能有出息吗?

  反对应试教育,支持“快乐教育”的人动辄以美国为例。可你们知道美国人的教育现状如何吗?经过几十年的“快乐教育”,普通美国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连四则运算、百分比都已经不会了。这是“快乐教育”还是“快乐文盲”?不错,美国确实有精英阶层,他们的精英阶层从小都要接受最严酷的教育,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对“快乐教育”推崇备至的人,你们知道不知道,提出“快乐教育”的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终生未娶,连个孩子都没有。你们真能接受一个根本没有养育过子女的“社会学家”对中国人的孩子指手画脚?他把自己都没走过的路指给咱中国人的孩子,你们真不怕孩子们掉到沟里去?不怕中国掉进沟里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尊重我的老师,因为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当年,我的老师逼迫我学习,因为我很顽劣,所以受过很多处罚。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曾流着眼泪一遍又一遍的抄生字、补作业。清楚的记得高考前汗水滴下额头,浸湿手里的课本。

  那种感觉确实苦。但只有吃苦,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经历艰辛之后,掌握知识、获得成功时所感受到的喜悦,比悠哉悠哉的玩耍嬉戏要强烈得多。

  古训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希望所有教育者都能记住这两句话,不辛勤、不吃苦,那孩子们就只能拼爹。

  拼爹用不着进学校去学。要是你们只会教孩子这个,不如滚回家里混吃等死算了。

  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别怪我在教师节里给大家添堵。现在有太多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根本配不上这两个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建社会后期最高学府国子监没落原因:纳粟入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高考,凭什么如此销魂
复旦教授钱文忠: 别再和我说“快乐教育”,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教育“提前化”会害了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