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犯罪侦查情报导侦机制研究(上)

摘要】:面对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经济犯罪时代特征,建立和完善经侦部门情报导侦机制势在必行。情报导侦机制的运行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更需要健全的情报信息流转机制的保证。在情报信息的采集获取方面,要拓展公安系统、社会资源和秘密手段等渠道,并采用人工录入、部门交流、网络检索等方式录入情报信息系统。在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方面,首先要对研判的类别进行划分,然后围绕犯罪主体、客体等具体要素实施研判,最终将研判结果以支持实战、特色手段、制度建设等形式呈现,助推经济犯罪侦查工作。

关键词】:情报导侦;经济犯罪侦查;情报技术;公安管理;

“情报导侦”是“情报主导警务”理念在侦查部门实际工作中的简称和具体化,即以情报信息指导、引导以至于主导侦查破案工作。侦查机关应以强制力主导或依托于大量收集和利用情报信息,来支持和推动侦查工作向信息化、精确化和资源集约化方向发展

情报主导警务理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由英美警察学者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安全形势而提出并付诸实施。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经济犯罪的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显著增长,经济犯罪中隐蔽型、智能型犯罪显著增长,经济犯罪主流化趋势日趋显著。但受制于传统思维,被动式的侦查工作模式呈现出与信息化显著不适应的特点,侦查人员疲于奔命,侦查效率不高,负面效应凸显。加之经侦警力增长的相对有限,只有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经侦情报信息工作,提升情报信息研判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才能实现准确预测、先发制敌、科学决策、精准打击的战略和战术对策,于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经侦警务模式的核心理念。

01
情报导侦机制概述
(一)情报导侦机制的时代背景——经济犯罪行为特征剧变

1.经济犯罪职业化、组织化、体系化特征凸显

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类犯罪为例,犯罪分子多以地缘、亲缘关系联结,形成紧密的犯罪组织。在个别农村,不仅整个家族从事侵权造假犯罪,甚至整个村庄、乡镇都有许多成员从事造假活动,形成制假村、制假乡。在犯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等级分明,制假设备技术先进并延伸至制假活动的上下游而形成“一条龙”式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趋势。

再以银行卡犯罪为例,在犯罪链条中从生产“白卡”、窃取卡信息、制造伪卡到盗提现金整个犯罪链条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化特征。在杭州等地出现的信用卡诈骗、窃取信用卡信息案件中,犯罪组织成员利用伪造的身份到西餐厅等高档消费场所应聘工作,先后成为杭州多家知名餐厅服务人员,他们通过采用安装银行卡读卡器的方式,在消费者用餐完毕买单时,通过银行卡信息采集器刷卡窃取顾客银行卡信息,并趁顾客输入银行卡密码时偷看顾客密码,之后复制伪造银行卡并通过ATM取款或者通过地下钱庄POS机刷卡套现等将卡内钱取走。该团伙先后在杭州作案80余次,涉案金额逾110万元。

2.经济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专业化、隐蔽化

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侦查实践中,有犯罪分子将生产窝点与分装窝点实行跨区域分离,并将窝点设置在城乡接合部、乡村偏僻区域或者以正规经营的厂房作为掩护。在产品物流运输方面,犯罪团伙多采用一人多号、上下线单线联系、人员货物分离运输、使用物流公司发货、分散多地存储等方式逃避公安机关打击。此外,在浙江省公安机关侦破的系列职务侵占案件中,也有银行营业员通过在银行内部营业系统安装木马软件的方式删除银行营业系统内记录的收银记录,以此来侵吞银行营业款。

3.经济犯罪向虚拟网络社会迅速蔓延

在我国网络市场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繁荣,网络市场经营主体数量飞速增长,消费用户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交易成交额突飞猛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移动商务类应用成为拉动网络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半年,手机支付、手机网购、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76亿、2.70亿和1.68亿,半年度增长率分别为26.9%、14.5%和25.0%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犯罪日益扩张,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给国家和群众造成严重损失。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2015年3月20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5)》显示,2014年,我国发现恶意“钓鱼网站”页面数量增至93136个,较2013年增长2.1倍。网络经济犯罪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1)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该类犯罪主要包括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或商标标志,未经许可将他人的注册商标作为网站的装饰装潢使用,以及将他人商标相同或者相似的文字恶意注册成网站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等。

(2)网络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该类犯罪主要包括利用网络销售掺假、掺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商品。以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一直是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高发区域,包括京东、亚马逊、一号店在内的多家主流电商平台都曾爆出供货公司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据以供应廉价奢侈品假货的丑闻。另外,近年来由于在微信上开店从事微商交易没有经过实名认证、不需要个人信用担保、不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没有从业人员营业执照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同时遭举报查封的违法成本很低、缺乏完善的投诉维权渠道,微商销售的大量“代购”、“海淘”实际为高仿甚至假货,成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重灾区”。

(3)网络传销犯罪。网络传销犯罪多披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赚”、“淘宝直营”、“网络广告”等外衣,本质上还是以“拉人头”、“团队计酬”和“收取入门费”等方式拉人入伙、发展下线。主要的模式包括几种:一是传统传销犯罪的“网络版”模式,如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实施网上实物传销,将“销售规则”设计为销售管理系统,通过发展下线推销产品运作。二是点击广告模式,以点击广告获利为诱饵,要求参加者以缴纳会员费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会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加入以骗取财物。三是网络虚拟传销模式,依购买产品份数的多少将参与人分为不同级别,加入的会员形成上下级的金字塔结构,对会员投资和收益分配实施网格化的管理,上线通过发展下线抽佣提成,会员每周固定分红获利。

(二)情报导侦机制的构成要件

1.专门的情报信息平台和情报研判应用系统

(1)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和高度共享的情报数据资源。经济犯罪本身的跨部门、跨地域等特征,导致经济犯罪侦查所需要协调调度的情报信息资源散落于公安机关不同部门甚至不同的单位、机构和人员之间,尤其是各数据库之间信息数据资源独立分布、难以兼容和共享,不仅不同警种、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需要通过电话询问、发文请求其他地区公安机关协作甚至派专人拷贝的方式来收集,甚至经侦部门使用的内部查询、搜索数据库之间也存在职能分散、内容重复、数据不兼容等问题,这就直接影响了情报工作的效果和情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打破警种、部门、地区之间的信息壁垒,整合公安、其他行政执法单位、行业协会、企业和人民群众等情报信息源,助力经侦工作开展。

(2)专业情报技术手段。包括数据搜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公安专业情报技术手段。一是情报信息获取技术。其主要功能在于对公安情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判断,并对海量信息过滤、精简后得到标准的、有主题需求的情报信息,包含文本自动分类技术、数据抽取技术、关键词生成技术、网络攻防技术和数据恢复技术。二是情报信息存储技术。其主要功能在于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经侦数据自动合成后产生新的特征与性质的数据,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三是情报信息传递技术。该类情报技术的关键是实现异构网络环境下不同业务信息系统平台的兼容性处理和数据的一致性处理,包括异构网络平台体系架构技术、异构网络平台信息传递技术和业务数据交换技术等。此外在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方面,还有情报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关联分析技术、数据模型构建技术和数据取证技术。以广东警方研发的“犯罪拼图”研判系统为例,首先对涉嫌犯罪的情报信息线索进行登记,然后通过数据库关联的形式与涉案嫌疑人员和单位等进行关联,之后通过技术拓展和与犯罪嫌疑人DNA信息、涉案物品等信息资源库作对比串并,最后通过“拼图系统”进行关联拓展,从线索出发拼出全案可视化的逻辑图和网络图。

2.高素质的情报信息研判人才

经侦情报工作属于知识密集型工作,其效果直接取决于情报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因此对经侦情报工作人员的选拔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标准。一要有丰富的侦查办案经验,熟练掌握经济犯罪侦查的程序和办案时限等方面的规定;二要懂信息科技,对网络信息技术等有充分的了解;三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四要具有超前的情报意识。此外,结合经济犯罪组织化、智能化日益凸显等特点,还需要定期对经侦情报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培训,打造经侦复合型人才。

3.专业的情报信息研判流程

(1)领导重视与调度。目前多数省份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设有专门的情报技术支队,通过各业务支队管辖领域犯罪情报研判专员和地市级经侦支队情报联络员掌握和汇总情报信息,并由情报支队牵头负责组织经营线索,对线索进行统一调配协调后发往直属支队和地方支队进行落地协查,统一行动集中收网。以广东经侦部门发起的打击银行卡犯罪“海燕1112”专案收网行动为例,在公安部经侦局和公安厅主要领导的指挥部署下,广州、深圳、茂名等8个地市公安局,分成60多个行动组,雷霆出击,共打掉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缴获POS机51台,侧录器35台,涉案银行卡1056张,现金赃款45万元,电脑21台,枪支1支,子弹8发。

(2)情报部门积极作为。在情报导侦的工作模式中,经侦实战单位和一线侦查人员负责发现和侦查新型经济犯罪案件、挖掘经侦情报源和获取第一手资料;情报分析部门和情报专职人员负责分析研判经济犯罪风险和深入挖掘经济犯罪情报源,通过情报信息的深度研判在涉案资金分析、资金流向排查、线索扩展串并、网络数据取证等方面发现深层次经济犯罪线索、提炼技战法、服务侦查决策以反哺实战。

(3)业务部门倾力配合。在情报信息的收集获取方面,需要一线办案民警提供情报源和技战法素材,同时也需要与交警、出入境、治安等不同职能部门整合协调机动车管理信息、出入境管理信息、宾馆入住等信息。在情报导侦的结果转化方面,则需要一线办案民警将情报技术和技战法投入使用,并及时向经侦情报部门反馈结果以促进情报导侦工作的完善。

作者:刘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析刑侦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信息化侦查措施与传统侦查措施的结合,刑事侦查学论文
公安大数据解决方案的使用可以提高警署侦查能力
加强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的四点建议
运用大数据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
浅谈如何做好经侦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