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也曾感觉生活之路越来越窄

(这张图我也不知道谁拍的,但我太喜欢这些戏太足的主子们啦)



也许不仅仅是春倦,最近很多人都有一种“无能为力”感。


有一些无力是比较现实的:88年的“中年妇女”,40岁被退休的“职场精英”,令人沮丧的长辈亲自上场的相亲节目,日日飞涨的房价,迭代太快的技术与行业,还有登机广播一样的“上升通道已关闭”、“红利已消失”的文章,这些都会时不时让人恍惚一下,心想是不是又错过了什么,又来不及搞什么,又被时代抛弃了什么的。


经济学家曾说: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是死的。这句话很好玩,因为虚无主义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把时间拉到足够长的长度里,这一切也都是旧瓶旧酒——我相信狄更斯就算生在古埃及,他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也会年年被人提及。毕竟,每个时代都自认风起云涌、浪花淘尽英雄。


其实还有一种无能为力感,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取次花丛懒回顾,是连续摁掉三个清晨的闹钟,或者窒息于一潭死水的关系却没有什么理由摆脱的颓,是躺在沙发上玩消除游戏或B站上不停刷弹幕的面无表情。


我经常听很多人抱怨对生活的不满,细细问下去,又没有什么确实的不满。大家有吃有喝,同样在每个节日从善如流的买东西,街面上天天有新电影新网红店新自行车取乐。但是也觉得没劲,努力工作或好好恋爱,再或者想突然大变活人,背后也是一眼望得到的现实,看到这些,简直在沙发上更不想起身。


是不是,偶尔也觉得生活之路越走越窄?不知此身何所寄,往往“忽然东风起,翩然斜向西”? 这感觉来得很突然:你突然意识到大成就恐怕不是那么好实现,既不能纳斯达克上市,也不能京沪中心买房,啊想推动社会进步跟我也没关系,那么不如小宇宙圆满愉悦吧!然后又突然意识到岁月静好已成过去式,常态是目不暇接;工作越来越像”搵食“,恋情中暗藏着套路,无话不说的密友说多了也无话可说,你甚至不爱出门,原因是“是因为手机不好玩吗”?





记得八十年代有一篇著名的讨论,题目是《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在当年曾引起无数青年轰轰烈烈的讨论。时代是不一样了,但我想所有的“年轻人”,还是会突然有一种这样的感受。


但我想这其实是一种波浪式前进。你可能突然意识到从前所受的教育和技能,曾有的经验和经历,已经不足以诠释和支撑当下。但你又一时没有找到“突围”的办法。“想要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但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你真的可以确定吗?


我觉得很多烦恼,尤其那样如云中雾中的迷茫,都是意识中并没有厘清现实或内核的逻辑统一性。而有趣的是——


《泰晤士报》并一家调查机构对“Z世代”的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调查显示,Z世代是二战以来最为保守的一代人。(Z世代 Generation Z 指在1990年代中至2000年后出生的人,也就是95后和00后。)


为什么越来越宽容自由的社会环境会培养出更加保守的一代人呢? 政府的首席科学顾问 Mark Walport 爵士称,“沉浸于数字世界”导致了社会的急速转变,这对年轻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他表示社交媒体和电脑游戏的流行让孩子们“更少有时间和机会参与传统意义上的危险行为”,但也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到了网络上的“恶意内容”。


这是来自调查报告中的内容。事实上结论可能更有趣。反叛精神已经被享乐主义代替,全球一体化和分享经济已经让离经叛道再无其他出位可能。而社交网络其实会形成更封闭狭隘的小圈子——你关注的大多是你喜欢的人,那么就会越来越少听见不同思维发出的声音。当小圈子发出看钱看脸的声音时,你不知如何辩驳,就会下意识的被这样的价值标准带去不安的世界。而更参差多态的网络世界或多元观点,和你现实生活的平淡孤闷形成对比时,你需要一个道理来说服自己并非全无价值,而这时往往会使用更保守的道德观进行衡量。


当不安全感并没有突围方向的时候,人会呈现 外嗨内颓的“走窄感”。但有些事的奇妙之处在于,你一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么它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创业导师们孜孜不倦的说,不要跟趋势作对,要去最有前景的行业。要看准风口,这样才能飞起来。我觉得这话有一半是对的。毕竟这个时代如此放松又保守,有一些人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另一些随波逐流或顺流而下也没什么。博主我本人也倡导忽软忽硬,只要你都软硬得宜。


所以不要怕“走窄感”,那也许是一个你梳理并且再次成长的契机。不安全感和保守主义,往往一戳就破,源于没想开。而意识一旦成为显意识,随之而来的行动可能会让你好受一点。


讲道理呢件事呢,属于讲又不听听又不做做又做不好的无奈范畴。人们往往还是愿意有一些特别现实的小妙招,能先把自己从云里雾里的迷茫中捞出一只手来。所以我也愿意试着给出一些梳理孤闷茫然的建议。毕竟,知行合一的行,胜过无所不知。





① 人性是永恒的,请去经典中寻找


无论世道怎么变,科技如何发展,商业模式怎么新,人性是永恒的。去看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王尔德、兰陵笑笑生……他们为你解释。不要看成功人士的成功学,感情专家的统计学,生活达人的碎片罐头鸡汤。脱离人性范围的思维方式是怪异且有迷惑性的,如果你感到混乱,去经典里寻恒久不变,而读历史会让你梳理万事万物的脉络和逻辑。


②  主动站到人生的米字路口


如果已经选准一条路,就要硬着心肠走下去。我的一位女友曾坚定的说“我相信我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必有成就。”我很佩服并羡慕她,她没有那些慌乱不安。但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幸运有一条不悔的路,反而可以头脑风暴,预设一个复杂的路口,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如果我不做这份工作、不做这件事,那么我还能做什么?我还想做什么?我有资格做什么?你不必急着去选,而是要去拥有那份能力,无论是先前的兴趣还是后天的资历,甚至是莫名的机缘,都做好准备,去争取多一条路可以走。


③ 不要期待华丽转身,不要动不动就同归于尽


你的一切就是一个绵长的生活,不太可能彻底切断。幻想可以全新的自己或全新的世界是幼稚的。要学会对世界谈条件,或部分妥协。


没有经历过完整商业社会契约精神的人,是不会妥协的,他们只会同归于尽。他们会因为客户是个傻逼就不做生意,会因为对方出轨就要把他搞臭,会因为对方在微博上说了自己不爱听的话就要发起人肉,会因为某人批评了自己喜欢的歌手就在朋友圈拉黑他。哦我不是说你也这么傻,但你肯定经常有掀桌冲动,想的是“老子不干了”。但尽量让自己有求同存异之心,其实你会受到启发;然后有美剧中那种在规则下充分撕逼的态度,学会有条件妥协。就好像我以前会说谁谁是傻逼然后拉黑他。而我现在已经可以非常平静的看着他的话说:“这也是一种说法。”


④ 学会区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界限


我曾写过《没有边界感,就永远拎不清》一文,但现在看来不止于此。很多人的走窄和狭隘感,都源于不能理解公共生活的意义,喜欢把一切关系混淆成私人关系,喜欢用特定情感意义代替公共人际交往准则。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他们就是想成为“例外”,一旦不可得,就会特别失落和愁苦。


而私人生活是一件完全不必对任何人交代的事。无论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你都应该知道这不是公共事务,无需交代。一旦明白这一点,你就会踏实笃定太多。


然而 point 是:所有人间关系本身都不会带来乐趣和益处,而需要毫无依赖的迎建,无需努力的共识, 不必昭告的付出。需要寻找毫无现实意义的友情,纯粹玩乐的伙伴,心灵相通的影迷,沉默跑步的队友,之类。他们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角度,并且有永不聚餐的快乐。


⑤ 动起来


这一切如果只发生在沙发上,或手机里,就毫无意义。你还是会更觉得生活之路越来越窄。


其他林林总总,等我想起来再单独开篇。祝宽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生活的境界,有豁达的人生
100句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表达人性残忍的哲理句子
人性中最残酷的现实
自律,就是学会做难而正确的事
星光不问赶路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