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历史之中的女祠背后的文化习俗

明清时期,在徽州这个“厅祠林立”的社会中,有的宗族专门兴建了女祠。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还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强化呢?是男女平等意识的萌芽,还是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和束缚形式的改变呢?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存在着完全相反的回答。有人认为,“女祠的出现和发展有其社会历史根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活化石记载了中国妇女抗争与觉醒的早期珍贵资料”(注:见《徽州女祠初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与此相反,有人则认为,“徽州女祠的建筑不仅不能说明徽州妇女地位的提高,相反它正说明了徽州以忠、孝、节、义为中心的封建伦理观念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的严重,是“封建伦理杀害妇女的见证”。

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值得商榷。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女祠兴建的动因和目的说起。据《潭渡黄氏族谱》记载,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歙县潭渡黄氏宗族兴建女祠。该谱《新建享妣专祠记略》说:“吾乡僻在深山之中,为丈夫者,或游学于他乡,或服贾于远地,尝违其家数年、数十年之久,家之绳勉维持,惟母氏是赖。凡子之一身,由婴及壮,抚养教诲,从师受室,以母而兼父者多有之,母氏之恩何如其重耶!正幼恃母慈,长承母训,以有今日。”

但是,“窃见吾乡设立宗祠,敬祀其先,统之以鼻祖,于报本追远之意可云得矣,然多祀祖,而不及妣。蒸尝时祭,子孙入庙,顾瞻座位,母氏之主咸阙如,于私心每有未安者”。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潭渡黄氏宗族“庀材鸠工”,建造了“潭渡黄氏享妣专祠”。其宗旨是:

报本之礼,祠祀为大。为之寝庙以安之立之,@④主以依之陈之,笾豆以奉之佐之,钟鼓以飨之;登降拜跪,罔敢不虔;春雨秋霜,无有或怠;一世营之,百世守之,可云报矣。(注:《茗洲吴氏宗典·家典凡例》。)

一言以蔽之,建造女祠是为了“报本”,报慈母养育教诲之恩。

能不能说,女祠的兴建是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意识的萌芽呢?或者是“封建伦理观念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的加重呢?我们认为,不能这样说。因为,徽州宗族祠堂只“奉男主”、不“@①女主”是极个别现象,不具有社会普遍性。笔者见到的徽州族谱几乎都直接、间接表明,徽州宗族祠堂既供奉男祖先神主,又供奉女祖先神主。歙县《桂溪项氏族谱》卷二二《祠祀·供奉神主龛室规》记载说:

寝室之制,龛座三间,中为正寝,左右为昭穆室,供奉规则,具列于后:始祖以下五世考妣,聿开巨族,泽利后人,其神主敬宜供奉正中,永远不迁。

各祖考妣神主,捐职考职未邀封典神主,例捐贡监文武庠生神主,并安昭穆室,五世则迁。

休宁县《茗洲吴氏家典》是徽州研究者很熟悉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此书“冬至祭始祖图”,左为“始祖考牌位”,右为“始祖妣牌位”(按:神主又曰“主”、“木主”、“栗主”、“牌位”);“立春祭先祖图”,左为“先祖考牌位”,右为“先祖妣牌位。”绩溪县城西周氏宗祠《祠规》中关于不准进入祠堂的神主的规定,间接说明这个宗族的祠堂,既供奉男祖先神主又奉供女祖先神主。《祠规》规定:一、殇亡及室女,均不许进主;二、派丁男妇有忤逆乱伦及犯奸为匪经官者,并卖妻女与人为妄者,即行革出,生死不许入祠;三、同姓不宗及义子外姻入继者,均不许入祠(注:见《徽州女祠初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这个宗族的《祠规》表明,除了这三条规定以外的男、妇神主,均可进入周氏宗族宗祠。《歙新馆著存堂鲍氏宗谱》卷二《江太孺人传》记载,新馆鲍氏宗祠著存堂也是同时供奉男女祖先神主。据这个传记载,支丁鲍立昂早殇,未婚妻汪氏年幼,誓不改嫁。因父母相逼,自缢殉夫。新馆鲍氏宗族议定:考《祠规》,未娶而殇者神主不得入宗祠。但是,“今其聘汪氏以贞烈著,女既心为立昂妻,即不得以殇论。为此,合族公议:为立昂、汪氏立嗣,得并入祠配享。盖合族以贞烈为重,不以常格拘者”。

徽州许多宗族族规家法中关于庶母神主“不可祠堂”的规定,也间接地说明了这些宗族的祠堂不但供奉男祖先的神主,同时也供奉女祖先的神主。休宁县《茗洲吴氏家典》记载说:“庶母不可入祠堂,若嫡母无子而庶母之子主宗祀,亦当嫡母之侧。”这个规定说明了两点:一、嫡母神主与男祖先的神主一样,共同供奉在祠堂里;二、庶母神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入祠堂,只是必须“@①嫡母之侧”。

据朱熹的《家礼》记载,祠堂内既供奉男祖先神主,又供奉女祖先神主。该书《通礼·祠堂》载:“旁亲之无后者,以其班”,则注曰:“伯叔祖父母,于高祖;伯叔父母,于曾祖;妻若兄弟、若兄弟之妻,于祖;子侄于父,皆西向主,椟并正位。”又载:“正至朔望则参”,则注曰:“主人盥、、升,启椟,奉诸考神主置于椟前;主妇盥、、升、奉诸妣神主置于考东;次出主亦如之。”又载:“有事则告”,则注曰:“凡言祝版者,……于皇高祖考、皇高祖妣,自称孝元孙;于皇曾祖考、皇曾祖妣,自称孝曾孙;于皇祖考,皇祖妣,自称孝孙;于皇考、皇妣,自称孝子。”《祭礼·初祖》载:“降神参神”,则注曰:“主人盥,升,奉脂盘诣堂中炉前,跪告曰:‘孝孙某,今日冬至,有事于皇始祖考、皇始祖妣,敢请尊灵,降居神位,恭伸奠献。’”《祭礼·先祖》载:“前一日设位陈器”,则注曰:“设祖考神位于堂中之西,祖妣神位于堂中之东。”《祭礼·忌日》载:“作主”,则注曰:“府君、夫人共为一椟,……椟用黑漆,且容一主,夫妇俱入祠堂。”

徽州人对朱熹异常崇拜,将《家礼》奉为宗族圣典,“炳如日星”。徽州宗族的族谱和族规家法之中,几乎都有“恪遵《家礼》”、“须依文公《家礼》”、“遵依《家礼》”、“并遵文公《家礼》”、“遵行《家礼》”、“悉遵朱子《家礼》”、“谨遵朱子《家礼》”等等规定。徽州人“遵行《家礼》率以为常”,“非敢于《家礼》有所损益也”(注:《绩溪城西周氏宗谱》卷首《祠规》)。绝大多数宗族祠堂既供奉男祖先神主,又供奉女祖先神主,是忠实地执行《家礼》的一个具体表现。

既然绝大多数宗族祠堂都是男女祖先共“享祀”,那末,极个别不“女主”祠堂的宗族兴建女祠,专门供奉女祖先神主的举动,就设有什么多大意义了。它既不表明“社会文明进步”和“妇女抗争与觉醒”,也不说明“封建伦理观念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的加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
明代福建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研究——兼论福建兴化府唐明间的宗族祠庙祭祖(二)
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及龙潭宗祠研究
拜开族宗祠祭文
【族谱知识】 何为宗祠
古代祭祀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