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名字源于黄帝炼丹如今却要改名!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安徽省最出名的地方无疑是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黄山市,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 ,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137.37万人

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地域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将原越国的百姓迁徙至新安江上游一带,设立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这是黄山市地域最早的行政区划建置,距今已有2218年。“黝”、“歙”二县的县名,来自于古越语地名的发音。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于始建国二年,贬广德王为公,改黝县为愬虏。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黝、歙二县属东吴领地。三国吴永安元年,避吴主孙休名讳,改休阳县为海阳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吴国,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并黎阳县入海宁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始新县为新安县,并遂安、寿昌入新安县,隶婺州。改新安郡为歙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归附唐朝,被封为越国公。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五代十国时期,歙州先后属吴、南唐(江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平歙州人方腊起义,改歙州为徽州,辖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县,州治歙县。徽州名称的由来,一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一说“徽”为美义。


元至元十四年,改徽州为徽州路。元贞元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歙、休宁、黟、绩溪、祁门县和婺源州。至正十七年,朱元璋部攻克徽州,改徽州路为兴安府。至正二十四年,又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洪武元年,曾经是朱元璋重要根据地的徽州府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降婺源州为县。洪武八年徽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改隶南京。清顺治二年,徽州府隶属江南省。中华民国元年裁府留县,徽州所属各县直属安徽省。

如果说1934年婺源改隶江西成为肢解徽州的开始,那么1983年和1987年的两次行政区划变动则使徽州再次分裂:1983年徽州地区的太平县属徽州一府六县,而为原明清时宁国府辖地)与原徽州府治(今歙县)所辖的汤口等地划属安徽省直辖,成立县级黄山市。

1987年县级黄山市撤销,并入由“徽州地区”改名为黄山市的地级市。两次区划变动有其内在联系,这便是所谓的徽州改名事件。徽州改名事件中,撤销了1983年在黄山脚下成立——省辖县级黄山市,与原徽州地区合并组建地级黄山市,从此,徽州不复存在了。与此同时,将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绩溪划给了宣城管辖,使得原徽州地区被搞得残缺不全。

如今,黄山想再次改成徽州?虽然安徽省的得名也和徽州有关系,但是改名还是慎重,不知道你们怎么想?

文:凌晨小米粥

微信公众号:凌晨小米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州改名“黄山”?
一座为了旅游业而改名字的城市
游江南·皖南·徽州黄山
安徽省名气最大的城市,诞生了徽商、徽文化!
黄山市行政区划
安徽省黄山市八大名人,你知道黄山市的哪些名人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