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的国,贵族的道

春秋初期的国

封建时代的国,大概是指一个城市圈。

春秋时的国,指城墙以内,城墙以外的部分耕作区域为郊外。再更远出为野。

住在城郊的称为鄙夫。

因此当时的中国大体只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安徽、江苏,但是可以存在接近200个国家。

每个国家的人口也极少,空旷的荒野地带非常多,在城郭之外是放牧民族戎狄。戎狄于华夏诸侯都是杂处的。

这种邦国林立的情况有些像现代游戏《文明》中的开局时候,每个城市人口少,附近的地块开发利用率低,再偏远的地方是野蛮人随时出没。城邦随时可能被攻破。此时一般都是积累人口,待人口增多,提升战力,然后继续筑城发展。

春秋时期,随着人口增加,不断的对旧有城池进行吞并,新建新城池。

城池多了便需要分封大夫进行管理。

国君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以下只称名。

随着时间发展,人口增多。大夫开始被赐为氏族。大夫有氏,即有世袭封地,如同小的国家。

后来,大夫被城为子。称子即为封君。

封建制度由此继续推进。原先的侯国如同新的中央,大夫采邑如同小侯国。

于是产生了一大批有封地的世袭贵族。

西周时代的封建制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当时诸侯会盟频繁,诸侯畏惧长途奔波劳苦,常常使大夫代为效劳,诸侯高卧王宫。

大夫之间既然有了外交,就往往互相支援。诸侯大权开始旁落。

春秋时的道

春秋时的古代贵族文化为后世所仰慕。

春秋时代的贵族大都为国君的后裔,国君的儿子多,能有才能又不在君位的多封为封君。

贵族对于古代宗教已经怀有开明的态度,实则不十分迷信。

“天道远,人道近。”

当时的诸侯国之间虽然不断有兵戎相见,但大体趋势还是守和平,重信义。

在外交上往往一首诗,一封信就解决了外交纠纷,辞令巧妙为后世传颂。

春秋时代打仗也能重人道讲礼貌,道义在当时的地位超出富强和攻取胜利。

没有战国时代各种阴谋诡计。

约定好时间地点来战。

打仗都是等着对手列好阵,然后才互相厮杀,所谓渡河半渡而击,是不可想象的。

此等是人品可鄙的,非贵族的,没有信义的。

在后世看来实在是独有的幽默,实在是当时中国贵族文化发展到一种极高尚、高雅的境地。

更多有意思的春秋贵族事迹出于左传记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一样的孔子
名为“毒士”,他在楚汉争霸中,屡建奇功,为何被后世如此看待
冬晖聊历史:外交榜样叔孙豹
故纸堆里寻安全 | 肆叁:怀璧其罪,旦夕福祸旧相识
到底什么是“封建”?
春秋系列:斗伯比诱诓少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