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100多年前谁杀死了马嘉理?

五,谁杀死了马嘉理?

现在,如果读者有兴趣,随便找一本历史教科书,或者上网查一下,有关马嘉理事件的记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修筑一条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的铁路,同治十三年(1874),英国上校军官柏郎北领武装探路队近200人,从缅甸出发,探测到我国云南的路线;英国驻华使馆的职员马嘉理,也奉公使威妥玛之命,从北京经云南到缅甸接应,准备年底与柏郎在八莫会合。光绪元年正月(1875),马嘉理和柏郎率领武装探路队不事先通知地方官,就擅自闯入云南,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曼允山寨的景颇族人民力阻英国侵略者通过。正月十六日,马嘉理向当地群众开枪逞凶,群众义愤填膺,将马嘉理及几名随行的中国人打死,并把探路队赶回缅甸,这就是“马嘉理事件”,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

这是百度上搜来的的一个解释。

还有这样的报道:

“19世纪下半叶,英帝国主义为打开从缅甸北部入侵云南的通道,不断蚕食云南边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国驻印度总督派英军上校柏郎率领全副武装的“勘测队”,以来云南勘测绘制地图为名,妄图入侵云南。

按照事前约定,由马嘉里前往缅甸接应。马嘉理是英帝国主义殖民者驻华使馆的翻译、间谍。他沿途从北京到云南一路刺探军政要情,绘制山川险要地图,标示驻军情况,并把掌握的情报向柏郎进行了汇报。

得知英军即将入侵的消息,各族军民纷纷组织起来,严阵以待。当时驻守边防的腾越镇左营都司李珍国到芒允召开大会,动员组织各族人民进行抗英战斗准备,给予侵略者以迎头痛击。

马嘉理带领英军向中国边境进发,听说前面有数百名中国武装人员要进行阻截,多疑的柏郎下令部队停止前进,打算探明情况再做打算。马嘉理自告奋勇前往探路,柏郎带队随后跟进。行至雪例已近傍晚,狡猾的柏郎不敢留宿,命令部队返回班西山下宿营。伏击的军民探知柏郎大队人马在后,故意让过马嘉理一行。马嘉理一行于14日晚来到芒允,宿于佛寺,认为平安无事,16日依原路返回接应柏郎。行至芒允街户宋河边时,受到守候己久的腊都、儿通瓦等20多名景颇族义军的劝阻和痛斥,但骄横的马嘉理不但不听忠告,反而开抢打死1人。

群情激奋,腊都、儿通瓦等忍无可忍,被迫将马嘉理及其随从4人杀死,讨回了血债。

次日早,柏郎得意洋洋地率领侵略军如入无人之境,被埋伏在班西山前阻击侵略者的军民们拦住。柏郎气焰嚣张不可一世,首先开枪向我爱国军民射击。我方爱国勇士被迫进行反击,一时间,班西山下枪声大作,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柏郎看我人多势众,更知若中了见血封喉的弩箭,连上帝也没办法相救,又得知马嘉理等5人已为他做出了“榜样”,大批中国援军即将赶到,大惊失色,威风顿挫,赶忙仓皇逃窜出境。

“马嘉理事件”发生后,虽然中国军民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理应由英殖民者向我国赔礼道歉,抚恤被马嘉理无端屠杀的中国人。但依仗有洋枪洋炮,英帝国主义颠倒黑白,要求清政府“赔罪”,并提出许多无理苛刻的要求。一向被洋人吓破胆的晚清政府屈服于压力,讨好洋人,以“盗匪劫杀”为名,将腊都、儿通瓦等23位少数民族抗英勇士斩首,把积极主张抗英御侮的腾越镇总兵蒋宗汉、同知吴启亮革职,将左营都司李珍国革职下狱。

1876年清朝廷派李鸿章在山东烟台与英国大使威妥马签订屈辱的《中英烟台条约》,除“抚恤”、“赔款”、“惩凶”、“道歉”外,还同意允许英帝国主义者开辟印藏交通,通往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开辟宜昌、芜湖、温州、北海等地为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等。“马嘉理事件”中反侵略斗争的壮举以一个难言的结局载入中国近代史。”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对马嘉理事件的了解同上面的报道差不多,当时,我也是义愤填膺,对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行为鼓掌叫好,但是,事情的真相却并非如此。

让我们现在回到100多年前,看一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英国使馆翻译马嘉理来到云南后,云南巡抚是岑毓英,岑巡抚热情的接待了他,并派候补通判周祥等将他护送到腾越。到达腾越后马嘉理又受到了腾越镇左营都司副将衔候补参将李珍国的几天招待。

1875年1月17日,马嘉理到达了八莫(即新街),与前来的柏郞探路队会合。2月6日,马嘉理与探路队离开八莫前往蛮允,2月18日越过了中缅边界。进入了云南。

在行进过程中,这个英国探险队不断听到会有华兵“来抗阻探路之员”的消息。为了确保行路的安全,马嘉理就率领他的六个随员先行出发探路。21日,马嘉理和他的六个中国随员遇到了当地以打劫为生的野人腊都、儿通瓦等人,这些野人向马嘉理索要过山礼,马嘉理不给,并试图反抗,在争斗中,马嘉理一行全部被野人杀死,财物也被野人抢走。这就是马嘉理被杀的简单经过。

而后来柏郞的整个探险队被围困的起因则是腾越镇左营都司副将衔候补参将李珍国的主谋。

当时,腾越这个地方因为早先发生叛乱,战火纷飞,地方的一些绅士就办起了保护村庄的民团,以防范叛乱分子的骚扰。在英国探险队没来的时候,这些地方绅士们听到有传言说,有洋兵数千将由缅甸来腾越,这些绅士一方面不想让洋人来,一方面又怕叛乱分子乘机混入腾越,就写信给担任腾越镇最高军事长官的大清国副将李珍国,一起商量怎么办。

本来,李珍国作为大清任命的腾越地区的军事长官,有维护地方稳定的职责,他又曾接待过马嘉理,完全可以向这些士绅们解释清楚,打消这些绅士们的疑虑,退一步说,他还可以把这些情况向岑巡抚报告。但是,李珍国却都没这么做,他为了贪图钱财,招集了几千人,布置要隘,阻击英国探险队,李珍国也不是有心要杀害外国人, 他想的很简单,将英国探险队拦阻回去, 以此为借口,开销口粮, 向地方索摊银钱。所以,到了22日,李珍国就纠集了当地的众多兵丁,将柏郞探路队围困在了腾越附近的雪烈,英国探险队被迫撤回。这就是马嘉理事件的整个真实经过。

以上的经过并非我的猜测和杜撰,都是当时大清帝国与英国交涉的史料,读者如果有疑虑,可以再看看下面这封信,是当时担任湖广总督李瀚章给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格维讷写的信,里面详细介绍了马嘉理被杀的经过。原文如下:

“查各国人持照游历, 原系条约准行, 中国地方官原该保护, 不意马翻译行至中途忽然被害, 柏副将又复被阻, 此是中国对不起贵国的事。

本大臣于上年五月间钦奉上谕来办此案, 当以案情重大, 若不查明底细, 何从办理? 深恐到滇后耳目难周, 不能详悉确实情节。因于起程后密派湖南绥靖镇总兵李胜改装易服, 扮作卖布客商, 赴大理、永昌、腾越、蛮允一带详细察访。又恐各凶犯知本大臣前来办案, 闻风远逃, 飞信密致云南抚台赶紧派丁拿获, 并将案内关涉之李珍国诱令来省备讯。本大臣李于十月十六日抵滇, 本大臣薛二十二日亦到, 立将腾越厅同知吴启亮、腾越镇总兵蒋宗汉奏参革职, 归案审讯。其时凶犯已解省, 派员研讯, 供认抢杀马翻译官不讳。所获犯人有生长在野山者, 有本系内陆人民逃难住在山上者, 有生小被野山掠去者, 此种人向以抢劫为生。十一月间, 李总兵由腾越、蛮允密查回省, 得悉拦阻洋官入境, 实系威大臣照会中所说之李珍国主使。合之本大臣沿途所闻及抵滇后探听情节均相符合。传讯腾越地方官, 逐细盘问,

腾越绅士所供亦复相同。又将李珍国奏参革职。查询起衅之由, 缘腾越久被回匪窜踞, 阖境十八练绅士齐心办团, 始将城池攻克, 回匪余党逃在关外时图报仇。同治十三年腊月, 绅士等风闻有洋兵数千由缅甸来腾, 深虑关外余回乘机混入, 欲齐团自卫本境。因李珍国向为团首,时在蛮允、猛卯一带, 遂写信约他回来。绅士之意, 谓洋官安稳过境, 自当听其行走, 倘有回匪混入, 必须截阻。孰知李珍国向本好事, 一得此信, 顿起贪利之心。招集多人, 布置要隘。亦非有心杀害外国之人, 不过欲将柏副将等拦阻回去, 藉为开销口粮, 向地方索摊银钱地步。至马翻译官已于先一日至蛮允, 李珍国尚不及知。兹先论马翻译之事。马翻译起初本与柏副将同行, 于光绪元年正月十三日到南崩, 有过路人向老缅官说, 闻得户宋河一带有匪人挡路的信。柏副将皆不放心, 惟马翻译官不信, 说去年来时清静好走, 断无其事, 遂自行前进。带同幕友跟役五人, 并通事李姓于十四日到雪列, 寻野人头目护送。该头目因天晚不肯送行, 李通事见该头目等形迹可疑, 不敢同往。马翻译因令李通事在雪列听信, 仍同幕友人等前行。十五日到蛮允住宿缅佛寺内, 十六日意欲折回, 往迎柏副将。才行十五里到户宋河边黄果树下, 忽遇野山贼匪索过山礼, 马翻译放枪伤死伙匪一人,乃该匪等一齐动手, 将马翻译官戕害, 抢去马匹、物件, 同行四人一并被戕。该匪等又往缅佛寺抢劫, 看守行李之汉人一名当即逃跑。此马翻译官被害之情形也。柏副将于正月十三日马翻译起身后, 十五日亦即行抵雪列。因驮子行李未到, 又折回南崩, 留石雨田与李通事作伴, 在雪列听马翻译之信。十七日柏副将即在班西山脚下被人拦阻,其中有野山之人, 有土司地方之人, 亦有向来跟随李珍国之人, 均系李珍国驱使。此外, 又有回匪李国[帼]沦之子及其党羽, 因李国[帼]沦正法后逃在野山抢劫为生。又抢杀马翻译之野匪亦有一起人闻南崩河来有许多驮子, 皆去打劫。此两种人却非李珍国所使。以上各等人数无凭查考, 约计总在二千内外。柏副将等遇见后即放洋枪打伤数人, 李珍国遣往之人及回子、野匪均无好军器, 不过刀棍土枪, 远远呐喊, 未敢逼近。柏副将买嘱驮货土人, 在山后树林中放火, 人众惊惶, 均各逃窜, 柏副将等亦即折回。此柏副将等被阻之情形也。

当拦阻柏副将等, 李珍国却未亲往, 仍在猛卯驻扎, 额游客到彼曾与见面。李通事、石雨田两人在雪列打听信息, 十六日走出数里, 见有人牵马翻译之马, 并持马翻译物件, 料系前途失事, 分路逃跑。石雨田不知下落, 想必死多活少。李通事被匪捉住, 夜间逃走, 后又被野匪捉到硐内, 使他挑水砍柴。过了二十余天, 又逃出来, 一路求乞, 回到腾越。李通事即系李珍国之族侄, 自小避难到缅, 学得缅话, 在彼处作生意, 与领事官认识, 商人亦多熟识。此人因先接家信, 欲回家探视老母, 故柏副将约他同行。李通事有驮子四个, 内系货物并银五百两, 在柏副将驮子一起。李通事名含兴, 现亦在省备质。计自上年十一月至今三月之中, 审讯凶犯, 盘诘主使, 以及开导绅众, 即度岁之时亦未少息。此本是我们中国应办之事,

好在凶犯业已审实, 主使又已查明, 赃物亦有搜获, 见证亦复提到。李珍国虽坚不承认, 自系畏罪狡展。而查访明白, 供证确凿, 此外又另有凭据, 何从逃避? 现在办到如此地步, 幸与威大臣来信所云解案各犯原属切实, 见证供词无非可靠两层均属相合。威大臣这几句话甚可佩服: 凡办案皆应如此。而此案关系两国大事, 更不能稍有含糊。今将查办情形录送贵大臣查照。”

至此,马嘉理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清楚了,事情很简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马嘉理被杀,是一个恶性的刑事案件。柏郞探路队被阻是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一些地方官员的利欲熏心造成的涉外事件。与抵御外侮,反抗侵略毫无关系。因为,柏郞探路队进入云南,是得到大清国的允许的,根本不是非法入侵,试想一下,英国会派一支不到200人的军队入侵云南吗?而且,还专门去请求大清国的批准,索要护照,至于说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为了商业利益,在经济上入侵中国,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毕竟是与非法入侵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因此,马嘉理事件,如果非要找出错误大的一方的话,无疑是大清国。

本来是很清楚的事情,史料确凿,距离现在也不遥远,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在现在人们看到的有关马嘉理事件的解释,都是另外的样子:马嘉理是侵略者,他是被云南人民反抗侵略被杀的,活该。

在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看来,虚假的历史陈述并非毫无价值,它对于历史研究者的作用在于,这些虚假的历史陈述存在的原因以及它出现的根源。如果我们不带任何主观的色彩去分析,会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这些结论不仅对于我们如何认识当时晚清的历史有好处,对我们现在也有很大益处。

当然,我很清楚,为马嘉理翻案,肯定会背上很多骂名。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一下。试想一下,现在,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如果我们自己,为了扩大内需,想开拓非洲的市场,于是,通过政府的协议,我们组织了一只贸易商队,在取得合法手续的情况下,进入了这个非洲古国,由于这个古国连年战火不断,为了安全起见,这个商队配备了一些武器。由于人生地步熟,当时的中国使馆还派了一名翻译协助这个商队工作。

在行进过程中,由于有谣言说,当地一些武装分子准备袭击我们的商队,于是,这名翻译就自告奋勇带着几个人前去探路,最后,不幸遭遇到了当地的土匪,所要财物,翻译奋起反抗,最后,一行数人全部被杀。当地的保安司令此时也纠集了当地的一些部落士兵,围攻我们的商队,最后,商队最后被迫退出了这个非洲古国,我们的政府要求使馆,向整个国家进行交涉,彻底调查这个事件,并确保不再发生类此事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珍国与“马嘉理事件”
开眼看世界之郭嵩焘(3)——一人先觉使西洋
百年风云(1840~1950)1875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江西诗人‖【李珍元诗选】
云南买马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