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船还有三斤钉,明王朝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灭亡了呢?

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明朝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在规模并不是很庞大的农民起义和仅仅几十万人口的满族鞑子面前就倒下了。这实在是令人费解。很多人都对明朝的灭亡感到痛心,但要是让你说一说明朝为何灭亡,你能说得出来吗?

有人说明朝亡于党争,当时的文官团体互相攻击,党派斗争十分激烈。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道貌岸然的东林党了,许多人认为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东林党和它的对手们的斗争干扰到了大明政府的正常运行。但是哪朝哪代都有党争,而且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虽说东林党闹得确实有点过分,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争不仅不会使天下灭亡,反而会稳固君主的统治。所以党派斗争只能说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而正确答案其实是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过于庞大,甚至压过了皇权。大家都知道为了将明朝打造呈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朱元璋废除了有千年历史的丞相制,可惜到了明朝中后期朱老爷子的苦心毁于一旦。

当时的那些信奉理学,心学的文官们有着类似宗教似的狂热,鄙视一切非科举出身的人员,他们把持朝政,压抑皇权,为了他们的信仰与教条不怕流血牺牲,其直接结果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哪怕是拖出去打板子,打的屁股血淋淋也只会增加他们吹嘘自己的资本。他们的楷模是被民间吹上天的海瑞海青天,这哥们就是憋足劲和皇上对着干,但实际上他自己根本只会空谈,说一些礼仪廉耻之类的空话,对百姓实际上贡献很少。

明朝灭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搞反了农业和商业的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重农抑商?因为气候,河流,地理的因素决定了我国是个农耕国家,不像欧洲以商业为主,所以我国大部分人口是农业人口,这就决定了粮食生产安全是中国古代的第一要义,没了粮食,百姓就要造反。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禁止海外贸易,正是为了限制农业人口从事非农行业,导致粮食减产。

而明朝末期由于海上贸易的活跃,江南大部分地区都改种经济作物,大批的农民开始从事海上贸易。结果就是江南人口的口粮需要湖广供给,到了明末战乱时候,江南富商们有钱买宅子,买地,却买不来粮食,清兵南下后,南方四镇的二十万精兵因为没有军粮,全部投降清兵,政府无粮,征兵也困难。而全靠江南粮仓供养的北方更是倒了大霉了,南方没人种地上哪凑粮食啊!估计是明朝因此灭亡把清朝吓得够呛,直接来了个闭关锁国,可惜时代变的太快。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明朝末期土地大量兼并,导致流民大量出现;崇祯皇帝御下无方;当时征兵政策的改变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使庞大的明朝被只有区区数万兵力的满族鞑子取而代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崇祯临死前想起一人,才明白为何明朝江山毁在他手里,不是袁崇焕
天启皇帝临终前为什么告诉崇祯: 魏忠贤不可杀!
园土兄,高层的政治斗争和人事变动只是历史的表象
评: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水平比崇祯强多了,清朝估计要亡
明朝的覆灭,“阉党”与“文臣”各占一半,这其中“文臣”更可恨
明末党争:“东林党”和“阉党”,“东林党”是怎样一个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