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鬼吹灯》中的摸金校尉,在这个“帝陵收割机”面前小巫见大巫

中国古代的帝陵,往往修建的十分巨大,并且陪葬品丰厚,正因为如此,帝陵也常常被盗墓者觊觎。比如唐朝的帝陵,在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几乎被盗掘一空。宋朝的统治者为了吸取唐朝帝陵被盗的惨痛教训,提倡实行俭葬。但就是在两宋交替之际,出现了一位帝陵“收割机”,使得中原大地的帝陵仍惨遭劫难。

两宋之际中原一带冢墓发掘殆尽。配图来源于《寻龙诀》

帝陵收割机横行中原

北宋灭亡之后,金朝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北方的汉人,选择扶植了北宋降臣刘豫作为傀儡,当上了“齐国”皇帝,定都大名(今河北大名县)。后来刘豫迁都中原腹地的汴京,开始了极为不光彩搜刮财宝活动,其重点就是对中原地区的帝陵及民间无主的陵墓。刘豫,假以淘沙之名,大肆毁掘开封、洛阳一带的陵墓,致使这两地的“冢墓发掘殆尽”,历代帝陵惨遭盗掘。

史书记载:“刘豫僭立,见兵士卖陵中玉碗,即置陶沙官,再发河南山陵及发民间无主坟墓。”

帝陵“收割机”刘豫

公然设立官方盗墓机构

为了方便盗墓,刘豫设立了中国历史上正史明确记载的一个官方盗墓机构:“淘沙官”,专门从事金子生产的人,便叫“淘金者”,或“淘沙者”。

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以刘从善为河南淘金官,发山陵及金人发不尽棺中水银等物。以谷俊为汴京淘沙官,发民间埋窖及无主坟墓中物。”

“淘沙官”与曹操所置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是一个意思。

恶贯满盈,南国君民共愤

公元1132年前后,南宋与金人的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刘豫征召登记乡兵十多万,将开封、洛阳这些当年北宋东西两京的荒坟古冢及北宋的皇家陵墓,盗掠一空。

短短八年间,建造精美的北宋皇家陵园被焚烧殆尽,可悲的是,它们不是亡于敌国之手,也并非毁于后世盗贼,而是被这个朝代曾经的臣子刘豫盗掘。更为过分的是,宋哲宗赵煦的尸骨被挖出后,乱抛在地,曝晒日下。

数十年后的1148年,南宋南宋太常少卿方庭顼出使金国,在拜谒北宋皇陵的时候,亲眼目睹哲宗遗骸暴露于野,内心无比悲愤,亲自用自己的衣裳包住哲宗的尸骸,用双手挖得一坑,将哲宗重新掩埋,磨得鲜血淋漓。常少卿回到临安之后,将北宋皇陵的情况奏报给高宗赵构。赵构大哭出声,满朝君臣悲痛,有人羞于前皇被辱竟拔剑自刎。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听闻此时,写下悲怆已极的诗作《闻虏乱有感》:

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丸澜。

洛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


相关阅读:1000多年了,我守护着宋陵,看惯了太多的春秋

宋陵石刻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八大摸金校尉
“盗墓皇帝”刘豫,他把北宋皇帝的陵墓都给刨了
埋葬7位帝王的皇陵,考古专家认定无考古价值,如今沦落成庄稼地
中国史上12大名人盗墓案
中国历史上十二大名人盗墓案
曹操动用上万人,挖开这个国君的陵墓,竟养活了全军1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